今年啟動的“中國民間四庫全書”,當屬世界上最巨大的編纂工程!它包括《中國民間故事全書》、《中國歌謠全書》、《中國諺語俗語全書》和《中國民間史詩敘事詩全書》4套書籍,將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和全國10余家出版社共同完成。13日上午,“出版界支持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成果發佈會暨簽約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之所以將這一編纂工程稱為“四庫全書”,是因為其意義與清乾隆年間《四庫全書》同等重要,所不同的是,“清四庫全書”收羅的是已成書的各種典籍;即所謂的精英文化;而“中國民間四庫全書”收集的是至今還流傳在民間的口頭文學作品,即民間文化。
新中國成立後,曾對我國各民族、各地區(除港、澳、臺外)的民間文化遺産進行廣泛的調查和收集。50多年來,該協會共收集了數以千萬計的各類民間文學作品,總數達40多億字。如今,由於種種原因,這些資料絕大部分散落在基層文化單位,如不及時予以搶救,就有“得而復失”的危險。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説:“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啟動‘中國民間四庫全書’,就是一個再搶救的過程。它將為人民保存一份最精彩、最有價值的文化遺産——人類記憶遺産,同時也保護了中國各族人民共同擁有的最為珍貴的知識産權。”
據介紹,“中國民間四庫全書”所包括的4套書籍均將採用按縣分類方式,原則上每縣一卷,小部分將兩縣一卷,每卷30萬字左右。目前,全國共有2800余縣,如此計算,“四庫全書”的總卷本有近萬之多。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辦公室副主任王錦強透露:“目前,資料蒐集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接下來將是大量的整理、編輯及出版洽談工作,整個工程大約歷時15年。”
作為“四庫全書”的“打頭炮”,《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正在陸續出版。記者翻開新近下線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共12個縣的12本分卷本,內容大體包括民間神話、傳説、故事和笑話。每一卷本均附有插圖約30幅。《故事全書》接下來還將推出山東棗莊卷、河南信陽卷、湖北宜昌卷、河北秦皇島卷、吉林遼源卷、內蒙古巴彥淖爾卷等。中國民協計劃用6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全部縣卷本的編纂出版任務,總數字約8億4千萬。(記者 江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