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宜昌11月16日電(記者江時強)中華鱘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劉燈紅對新華社記者説,三峽大壩對中華鱘的生存環境構成了一定影響,但未對中華鱘構成毀滅性影響。
中華鱘生長在一億四千萬年前,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物種之一,屬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它生在長江,長在大海,每年夏秋自長江口洄遊至金沙江産卵繁殖,幼魚長到15厘米左右重回東海、黃海。
修建水利樞紐工程,使中華鱘的自然繁殖受到不利影響,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國家就採取科技手段對中華鱘進行搶救性研究保護,在葛洲壩下游規劃建立了珍稀魚類自然保護區,還在長江口規劃建立中華鱘保護區。1981年1月,葛洲壩工程大江截流後,阻斷了中華鱘自長江口洄遊到金沙江的通道,中華鱘洄遊至此即被阻隔在壩下江段。因此,位於葛洲壩上遊38公里的三峽大壩不存在影響中華鱘洄遊通道的問題。
劉燈紅認為,三峽大壩2003年6月蓄水、通航、發電後,短期內使其下游中華鱘的血液循環、新陳代謝發生一定程度障礙,但一段時期後又會恢復平衡。
我國高度重視中華鱘的研究保護,專門建立了中華鱘研究所,累計投資3700多萬元,對中華鱘進行繁殖研究及搶救保護。
劉燈紅説,“中華鱘研究所已形成穩定的生産繁殖體系,穩定的大規格的放流能力,每年可形成5至10萬尾放流能力,已放流100萬尾,從技術層面看,中華鱘資源保護前景是樂觀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