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兩項目入選聯合國第三批“非物質遺産”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2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巴黎11月25日電(記者楊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5日在巴黎公佈了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簡稱“非物質遺産”),中國申報的“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和中國、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榜上有名。其中“蒙古族長調民歌”也是我國首次與外國就同一非物質遺産聯合申報並得到通過的項目。

    “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是流傳于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各種木卡姆的總稱,是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以“十二木卡姆”為代表,包括“刀郎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木卡姆音樂現象分佈在中亞、南亞、西亞、北非19個國家和地區,新疆處於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最東端。作為東西方樂舞文化交流的結晶,分佈于古代“絲綢之路”東段地區的維吾爾木卡姆記錄和印證了不同人群樂舞文化間相互傳播、交融的歷史。因此“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被人們讚譽為“華夏瑰寶”、“絲路明珠”。

    “蒙古族長調民歌”是一種古老的文化形式,早在蒙古族形成時期就已經存在了。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草原和蒙古民族遊牧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承載著蒙古民族的歷史,是蒙古民族生産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誌性展示。蒙古族長調民歌也是一種跨境分佈的文化。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國是蒙古族長調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佈區。為了更好地共同保護好這一遺産,中國與蒙古國就蒙古族長調民歌聯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了申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8年1月決定啟動“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項目,將具有重要價值的、瀕危的並制定了10年完備拯救計劃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列入“非物質遺産”名錄,從而更好地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2001年,該組織公佈了包括中國“崑曲藝術”在內的第一批19項“非物質遺産”;2003年,該組織又公佈了包括中國“古琴藝術”在內的第二批28項“非物質遺産”。本次公佈的“非物質遺産”共有來自世界數十個國家的43個項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