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成都落實科學發展觀 環保與經濟發展和諧共處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28日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成都11月28日電

    新華社記者 劉海

    2002年,位於西部的四川省省會成都市提出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在隨後的3年裏,成都把近百戶工業企業遷出了中心城區,完善地下管網,並使污水處理率達到全國領先水平,環境保護的理念深入心中。創模,讓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在這個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和諧共處。

    東調:企業發展與環保雙豐收

    2003年12月6日,當矗立了幾十年的高煙囪在爆破聲中轟然倒下的時候,不僅是鋼鐵廠的職工,成都整個東郊工業企業的職工都逐漸明白,這是該向過去只看經濟發展不顧環境影響的做法徹底告別的時候了。而如今,攀鋼集團與成都鋼鐵廠重組成立攀成鋼公司,已將廠區搬遷到成都青白江區,投資近15億元建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生産線和配套環保設施,新企業的污染排放總量大幅削減,企業發展獲得新的機遇。而這一切都源於2001年8月成都啟動的東郊工業區經濟結構調整工程。

    東郊曾是成都引以自豪的工業區,先後聚集了兩百多家大中型企業。但過度集中的企業導致“三廢”排放量大、城市熱島效應突出;更為嚴重的是,污染物排放嚴重超標,制約了成都向東向南發展戰略的實施。

    據成都市東郊工業結構調整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曉棠介紹,東郊兩年前的地價已經超過100萬元一畝,而成都郊區的土地不過10萬元左右一畝,一個中型企業至少也有近百畝的土地。利用這100萬元和10萬元的土地級差,企業可以獲得一個億的資金,除了彌補搬遷損失、進行廠區建設和技術改造外,企業還可實現一次脫胎換骨的改造。

    老國有企業--成都前鋒廠是成都進行東調企業中利用“土地級差”模式的首例。2003年1月,成都市土地儲備中心對凈面積為57畝的該廠部分土地實施拍賣,最終以每畝176萬元成交。如今投資1億元、佔地200畝的前鋒新廠已經在高新區建成。而在原來的舊址上,萬科地産的一幢幢時尚住宅樓也拔地而起,把城市裝點得更加美麗。

    目前,成都已經完成了東郊近百戶工業企業的調整,90%的企業主動遷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西區、新都、青白江等方向。其中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新都重點發展機械、電子、建材、食品等加工工業,青白江重點發展化工、冶金工業,一個高技術、低污染的産業結構鏈正在形成。

    城建:4億撬動60億 10年工程3年完成

    3年改造80公里地下管網,一年建成3個10萬噸以上污水處理廠,與其説是資金決定速度,倒不如説是體制換來效率。

    過去的成都老街道眾多,地下管網基本失效,大街小巷污水四溢,眼觀極差。2002年,成都決定對中心城區水環境進行治理,不僅涉及街道雨污分流、城區河道整治,還包括兩個10萬噸和一個3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建設,初步概算需要60個億。如果依靠政府撥款,需要10年時間才能完成。成都市政府當即決定引入民間資本進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2002年9月,成都市成立興蓉投資有限公司,以市場化的方式向社會融資,整體運作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據成都市興蓉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文全介紹,政府先期拿出了4個億作為啟動資金,隨後公司開始與銀行合作進行“集合委託貸款”,,發行兩期債券共募集到5億元,最後通過銀行貸了30多個億。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成了水環境建設工程中的關鍵。

    2002年開始,成都興蓉公司在兩年時間把40億元貸款全部用於上千條街道和城市公用管網的雨污分流地下管網改造工程,徹底解決雨污分流、污水截流與污水處理廠不配套的問題,共改造城區地下管網80多公里。王文全告訴記者:“成都創模,40個億都‘埋’到了地下!有了這個基礎,才有今後穩定的收益啊!”管網一配套,污水處理廠建設快馬加鞭,在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上,成都採用BOO方式(即投資者建設--投資者擁有--投資者營運),政府運用特許經營權,吸引民間資本投資、建設和營運,政府承諾購買其污水處理服務。與BOT方式相比,這個模式因不回收投資者的資産,避免了投資者的短期行為,有利於投資者高質量建設、營運和維護;由於不存在移交資産的問題,將使複雜的污水廠的招標和營運期間的監管管理更加簡單。

    2004年10月,成都僅用了1年時間,就建成了兩個10萬噸和1個3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現在,成都城區生活污水處理率已經接近80%,步入全國先進行列。

    生活:因創模而改變

    如果説府南河是成都的“母親河”,那沙河就是與成都工業共同成長的“生命河”,過去曾被沿岸企業污染的沙河如今已是面目一新。生活因水而變,一條河、一個湖的治理對市民來説就是創模給生活帶來的最大好處。

    在成都市民心中,位於城市東郊的東湖公園一直都是一個美麗的夢,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歷屆政府都把東湖改造寫進了市政公園的規劃,但佔地1200多畝的東湖片區以前是工廠集中區、城鄉接合部、低窪棚戶區,拆遷改造的成本巨大,難以實施。

    2002年初,成都提出整合土地資源,將東湖市政公園與周邊區域進行捆綁式開發的構想,即將東湖公園建設作為周邊房地産開發項目的必要條件。華潤集團經過測算,按要求取得了項目的開發權,其中公園按BOT模式,由華潤公司出資,按城市規劃要求修建東湖市政公園。投資商在確保不收門票的前提下經營管理10年,10年後無償交由政府部門管理。西部地區首次採用BOT模式建造的市政公園就由此誕生。

    東湖公園建成後,再現“湖天一色”的美景,成為府河、沙河交匯處的一道亮麗風景。已經68歲的“老成都”王金明大爺看著粼粼湖光,一個勁地感嘆:“沒想到在我有生之年還能看到東湖的新生。簡直不敢相信十幾年幹不了事,一兩年就搞好了!府南河、沙河、東湖,這些都是給我們老百姓辦的大實事啊!”3年創模路,每個人心中都有切身的感受:東郊企業少了,土地升值了,這裡已經成為集生活居住、科技産業、旅遊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區域;週末休閒的去處更多了,生態型農家樂、水景公園,都是喜好休閒的成都人的最佳去處;路更通暢了,城市幹道、中小街道的拓寬,人們出行更加方便,大街小巷再也不見污水橫流,每個成都人心中都有著自己的感受,生活因創模而變,生活因創模而更加美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