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廣西“十五”期間64萬人口脫貧 324萬人解決溫飽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30日   來源:人民日報華南新聞

  記者29日從廣西區扶貧開發辦採訪獲悉,“十五”期間,廣西堅持以2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4060個貧困村為主戰場,以農村未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和初步解決溫飽的低收入貧困人口為扶貧對象,以扶貧規劃為工作基礎,以覆蓋貧困農戶的産業開發、改善貧困群眾生産生活條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提高貧困農戶勞動者素質的培訓為工作重點,使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區貧困人口5年間減少了64萬,初步解決溫飽但不穩定的農村低收入人口則減少了324萬。

  據廣西扶貧辦主任胡德才介紹,經過5年的扶貧開發,廣西2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1176元增至2004年的1586元,連續4年增長超過6%,高於全區水平。今年上半年這28個縣的農民人均純收入982元,比同期全區平均水平高6.4個百分點,增幅創1997年以來最高水平。4060個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1058.49元增至2004年1370.3元,年均增長7.36%,比同期全區水平高1.23個百分點。

  5年來,廣西農村貧困人口正在不斷減少。全區農村未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已由2000年底的150萬人下降到目前的86萬人,初步解決溫飽但不穩定的農村低收入人口由650萬人下降到目前的326萬人,分別減少了64萬人和324萬人,降幅分別為42.7%和49.8%。

  經過5年的建設,廣西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明顯改善。5年來,新建改擴建貧困村四級公路和通自然村(屯)道路4.12萬多公里,使貧困村通公路率由2000年的14%提高到2005年的47%,提高了33個百分點,在西南貧困區域中處於領先水平。在貧困村建沼氣池76萬座,4060個貧困村的沼氣池入戶率高於全區水平。特困區域的東蘭、巴馬、鳳山三縣的基礎設施及其他公共設施由原來全區最差水平一躍達到全區中等以上水平。

  在扶貧工作中,廣西利用外資扶貧躍上了新臺階。5年來,共引進國外、境外無償資金折合人民幣2.363億元,比“九五”時期增加7倍多。此外,還從國外引進扶貧貸款折合人民幣2.5億元。(龐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