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陜西省“十五”期間縣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30日   來源:陜西日報
  “十五”以來,特別是2003年陜西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決定》以來,陜西省縣域經濟獲得長足發展。全省107個縣按照《決定》要求,結合本縣不同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以特色經濟為依託,以發展農産品深加工、推進工業化為重點,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新路子,使陜西省縣域經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十五”期間,陜西省縣域經濟取得長足發展,並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各地立足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資源優勢,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的路子。一批主導産業的形成,為“十一五”期間更快更好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3年,陜西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於加快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決定》,把發展縣域經濟放在建設西部經濟強省的高度,進行了全面部署,極大刺激了陜西省縣域經濟的發展。各地根據自己的特點,頒布了一系列優惠措施,發展特色産業。在此基礎上,涌現了各種類型的發展縣域經濟的模式。
  以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為依託,以發展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組織為重點,走農業産業化經營的路子。自2001年起,陜西省先後出臺了5個政策性文件,並每年拿出15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農業産業化經營發展。據了解,僅去年陜西省各類産業化組織發展到1.3萬個,其中龍頭企業1592個,專業市場361個,專業合作經濟組織9800多個。龍頭企業輻射並帶動了農戶增收,與農戶簽訂合同、實現利益聯結的企業佔龍頭企業總數的80.6%,真正實現了企業與農戶雙贏。
  蘋果業的迅速崛起,已成為陜西省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5年來,陜西省的蘋果産量由當年的不足400萬噸增加到今年的580萬噸。陜西蘋果産量佔全國總産量的份額由19%增長到2004年的27%,佔世界蘋果總産量的比例也由6.4%增長到9.4%。全省綠色蘋果基地面積達到240萬畝。僅蘋果一項,陜西省就創下了5個全國第一:全國蘋果面積最大的省份;全國也是世界連片面積最大的産區;全國最大的優質蘋果産地;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基地;全國最大的蘋果濃縮果汁加工基地。蘋果産業已成為一些地方縣域經濟的支柱産業。
  國家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把陜西省農民從傳統的廣種薄收的生産方式中解放出來,也帶動了縣域經濟的轉型,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延安市作為全國惟一的退耕還林試點市,與1998年相比,農作物種植面積雖然減少了400多萬畝,但農民人均糧食産量仍然穩定在400公斤以上。同時,林果、草畜、棚栽三大産業蓬勃發展,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在榆林市,目前的退耕還林後續産業總産值已達28.5億元左右,其中養殖戶産值19.4億元,勞務輸出産值6億元,經濟林果産值2.9億元。
  積極實施工業化戰略,推進城鎮化建設,是壯大縣域經濟的有效途徑。一些縣依靠資源優勢,積極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推動工業化進程,迅速步入經濟強縣行列。特別是曾經輝煌的陜西省鄉鎮企業,抓住機遇,通過大力催生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成為縣域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點。去年底,全省鄉鎮企業從業人員404.9萬人,當年新轉移農村勞動力12萬人,為農民支付工資總額191.8億元。全省已有51個縣區鄉鎮企業實現增加值佔縣域經濟GDP的30%以上,有65個縣區的鄉鎮企業實交稅金佔縣級財政收入的比重超過30%。(記者 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