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匯聚“國家級”智慧 上海洋山港力破世界性難題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03日   來源:文匯報

    洋山深水港區是世界上唯一建在外海島嶼上的離岸式集裝箱碼頭,這一奇跡是怎麼實現的?洋山同盛港口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歸墨昨天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為了實施好這一國家戰略,我們依靠“中華牌”,匯聚起“國家級”的智慧,才力破了建港過程中的世界性難題!

    洋山深水港建設面臨著諸多世界級的難題:大海激流、“海底高墻”、軟土地基和海中防腐等。上海市深水港工程建設指揮部深知:建設規模這樣宏偉的工程,決不是哪一家設計院、哪一位專家可以獨自承擔的,必須匯聚起全國第一流的專家和建設者的智慧,同時借鑒國際專家的“外腦”,才能承擔起建設好這一體現國家戰略的重大工程的重任!

    在上海國際港口工程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鬱勤耕的辦公室裏,記者讀到了長長一份洋山港建設“智囊團”的名單:兩院的院士劉濟舟、文聖常、邱大洪、謝世楞、孫鈞、魏敦山,國家級勘察大師袁浩清、張文龍、莫群歡,港口設計大師顧民權、王汝凱、牛恩宗、崔健球,國家級港口專家曹右安、徐光、肖大選、鄒覺新……

    在北風凜冽的小洋山島,在顛簸的施工船上,在簡陋的工地建設指揮部裏,正是這些來自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的學者專家,和上海的專家及建設者一起,應對了建港過程中一個又一個世界級的挑戰。

    洋山港一期工程吹填量高達2500萬立方米,其碼頭集裝箱堆場原來是水深負20多米的海中汊道。從過去的負20米左右,到建成後的正7米,等於在海中築起了一道30多米的“高墻”,如何保證這堵“海中高墻”的穩固?這樣高的吹填層是坐落在一個海底淤泥質的軟土帶上,怎麼防止軟土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影響?

    專家和建設者一起首創了“斜頂樁板樁承臺結構”。這一結構能在碼頭水工結構與駁岸之間有效防止高填土層産生的側向變形。建設者在一期工程碼頭駁岸處一根緊挨著一根打下了1574根“密排鋼管板樁”,每根樁的直徑1.7米,長度在50米至60米之間;加上一期碼頭打的1285根樁,總共打了2859根樁。洋山港區二期工程設計的密排樁直徑更粗,達到1.9米,長度也更長,平均為60米左右,總共打了2253根。這5112根樁每根都是精心設計過的:每根樁究竟多長、打在哪,都有明確的規定,以確保它們穿過海底的淤泥層、亞黏土層、黏土層、粉細砂層和粘性土混砂礫層,將樁腳準確地“站”在岩基或樁基持力層上。這一獨具匠心的設計方案,在國際招標中一舉勝出。現在,這5112根樁已經全部打下,初步得到的數據與專家們當初的理論計算結果極為相似!(記者鄭蔚 張艷)  

 
 
 相關鏈結
· 上海洋山港今泊3艘集裝箱船 為下月開港“熱身”
· 上海洋山港舉行反恐大演練港口設施保安進入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