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上海十一五期間建“四個中心”提升國際競爭力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14日   來源:文匯報

    形成“四個中心”的基本框架,是上海“十一五”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是上海城市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標誌。聚焦上海“十一五”發展亮點,以此為先,當在情理。

    就大的格局而言,“四個中心”實際是“三加一”的關係,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建成了,就形成了經濟中心。現在,隨著洋山深水港的正式開港,航運中心的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由此將有力帶動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建設。另一方面,金融又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加快推進金融中心建設,必須依託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的建設。

    完全可以相信,經過五年的努力,上海可望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之一,並確立起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這樣在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互動融合中,將共同支撐上海逐步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經濟中心城市。今天的報道,從一個側面就此展開了解析,或許可對讀者有所裨益。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將帶動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建設,從而進一步推動上海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切實增強上海的國際競爭力。這是參加中共上海市委八屆八次全會代表的共識。

    洋山使太平洋“距離”縮短 上海港開始向樞紐港邁進

    早在洋山港開港慶典舉行之前,全世界一流的集裝箱班輪公司的巨頭們就已經開始為洋山港開港而設計新的全球航線網絡圖了。全球排名第三的法國達飛輪船中國有限公司總裁王保裁告訴記者,過去,達飛公司排定進上海港的集裝箱班輪航線的要素是空船進港,或者乾脆將上海港作為第一港;而從洋山港開港後,不僅可以滿載進港,還可以將過去的第一港改變為越洋前的最後一港。毫無疑問,這表明上海港在國際遠洋集裝箱班輪航線網絡上,將承擔比過去的喂給港更為重要的角色,開始向樞紐港的目標邁進。

    從喂給港向樞紐港的轉變,是上海港向國際航運中心邁出的一大步。別看法國達飛的集裝箱巨輪同樣從上海港出發,如今的意義完全不同了:過去,由於長江口航道的制約,其8000箱位的集裝箱船,只能空船進港,5000箱位的集裝箱船最多“半船”進港。以其美東線為例,該公司集裝箱船在上海港裝載重箱後,還要依次挂靠寧波北侖港、深圳鹽田港和香港和記黃埔的碼頭,再從香港跨越太平洋,駛往美國洛杉磯的長灘港,這樣,集裝箱從上海港運往美國洛杉磯的時間就要十六七天;而現在,航線可以“倒”過來排,將洋山港作為最後一港,滿載的集裝箱船從洋山港直接駛往洛杉磯最多只需要十天。船運時間從十六七天縮短到十天,對貨主來説,等於將太平洋的“距離”縮短了。由此,上海港對貨主的吸引力自然大大增強了。

    空海河鐵陸“五管”齊下 匯聚四面八方物流人流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並不僅僅局限于洋山深水港。就在洋山港開港前夕,浦東鐵路一期工程開通了,將連接華東鐵路網的鐵軌一直鋪到了蘆潮港集裝箱中心站;上海港在與武漢港、南京港等長江“黃金水道”的沿線港口聯手結盟之後,又與江陰港和溫州港合資結盟;上海長江輪船公司為連接“江海運輸”而研製的江海兩用平底集裝箱船已經建成,可實現洋山港與長江的“無縫轉運”;上海長途客運南站也在洋山港開港同日開站;浦東國際機場的擴建工程不久也將邁開新的步伐……空運、海運、河運、鐵運、陸運,“五管”齊下,互相推動、融合,加上國家唯一的保稅港區——洋山保稅港區的啟用開放,將充分發揮上海港的功能優勢,匯聚四面八方更多的物流、人流,帶動相關産業的發展。

    航運中心建設戰略性突破 帶動貿易和金融中心建設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陸世敏認為,上海要在2010年初步建成“四個中心”的基本框架,這不僅是上海“十一五”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還是上海城市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標誌,更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上海人民的重要使命,是國家戰略的體現。“四個中心”中的航運、金融和貿易中心,都是屬於現代服務業,彼此是相互促進的:航運中心帶來了物流和人流,自然進出口的貿易量加大了;貿易量的快速增長,又將推進金融産品的創新,帶動金融業的快速發展。由此可見,“四個中心”是“三加一”的關係,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建成了,就形成了經濟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戰略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宣國良教授認為,上海港實施的“長江戰略”,使上海港與“黃金水道”沿線的區域性樞紐港建立起了以資本為紐帶的戰略聯盟,將上海港的輻射能力一直延伸到長江上遊城市。從目前的發展態勢看,在航運中心建設上取得戰略性的突破,能迅速形成巨大的經濟能量集聚勢頭,帶動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建設。航運交易的增長,必然帶來船代、貨代等仲介服務的繁榮,保稅港區的建成,還將帶來臨港經濟的飛躍發展。他説,相信通過“十一五”的努力,隨著國際航運中心基本框架的建成,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成為亞太地區航運市場有影響力的交易中心和定價中心,通過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互動融合,共同支撐上海逐步成為經濟結構合理、發展活力強勁的國際經濟中心城市。(記者鄭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