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十項工程夯實廣東經濟根基 3條鐵路同時開工建設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18日   來源:南方日報

    年終歲末,廣東基礎設施建設捷報頻傳:鐵路建設三箭齊發,洛(陽)湛(江)鐵路岑溪至茂名段、廣珠城軌和廣深港客運專線廣深段18日同時開工建設,內構珠三角城際高速客運網,外拓廣東鐵路出省大通道。高速公路建設更是迎來收穫季節,本月底,廣東出省通道粵贛高速粵境段和渝湛高速粵境段將正式通車,至此,廣東省與陸路相鄰省區全部實現通高速公路。

    熱火朝天的公路和鐵路建設,是廣東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縮影。伴隨著2005年即將過去,我國第十個“五年計劃”也將完成。在過去的五年,尤其是近三年來,廣東省投入超過3000億元的資金,加快以交通、能源、水利為重點的十項工程建設,重金夯實廣東經濟發展“根基”。

    廣東省發改委提供的最新資料表明,預計到2005年底,十項工程完成投資約3280億元,建成投産96個項目,全省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35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3090公里左右;一批重點電源項目陸續建成投産,預計2005年底全省電力裝機容量達到4800萬千瓦……一個個項目的建成投産,為廣東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動力。  

    十項工程投逾5000億 重金夯實“根基”

    進入“十五”,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廣東經濟步入又一輪快速發展時期。針對經濟運行中制約廣東經濟新一輪發展的新瓶頸,廣東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提出加快能源、交通和水利等建設,實現基礎設施建設新突破。

    從2003年開始,廣東省委、省政府啟動十項工程建設,總投資達5470億元,項目總數209個,十項工程涉及高速公路、軌道交通、電力、LNG、石化工業、汽車工業、高技術産業、水利、環保、社會文化事業等眾多方面,重點抓交通、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培育和擴大産業規模,突出抓好一批成長性好、輻射力強的重大項目。按照廣東省政府定下的時間表,十項工程在2003年以內必須全部動工建設,2005年大部分項目建成,2006年全面建成。

    國內外發展的實踐證明,重大項目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是新經濟增長點形成的重要前提,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地區的經濟結構、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增長速度。十項工程的啟動建設,進一步提升廣東省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調整優化産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我省區域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廣東經濟建設也由此進入一個歷史黃金期。  

    交通運輸品質昇華 “泛珠”體系正形成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廣東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該省的交通建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指出:“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廣東要謀劃新的發展,交通建設仍然是關鍵環節”。

    2003年6月,張德江書記在提出了建設“泛珠三角經濟圈”的概念之後,又多次在全省性的會議上指出:這個構思能否形成和發展,“關鍵在交通”。

    對於張德江書記的戰略構想,廣東省交通廳迅速作出反應,一場通衢建設高潮隨之到來。“十五”期間廣東的交通建設更注重對經濟和生活品質的昇華。

    惠河高速公路二期開通、廣清高速公路開通、陽茂高速公路開通……一條條嶄新的高速路把相對發達的珠三角城市群與欠發達的粵東、西、北地區連接起來。驅車從廣州出發到省內任何一個地級市實現全程高速,廣州到佛山只需半個小時,到梅州、潮州、湛江市也只需四五個小時,全省人民期盼的“一日生活圈”終於實現。京珠高速公路廣東段開通、渝湛高速公路開通、粵贛高速公路開通……一條條出省公路大通道又讓廣東21個地級市攜手邁進泛珠經濟圈。

    在高速公路網快速拓展的同時,廣東也加速謀劃珠三角快速客運專線網絡和出省鐵路通道的建設。2003年11月2日,張德江書記在廣州珠島賓館會見了鐵道部長劉志軍,就廣東鐵路規劃與建設達成共識:省部齊心協力,加快鐵路發展。目前,廣東省正在重點規劃建設珠三角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系統,隨著廣珠城軌和廣深港客運專線廣深段的開工建設,涵蓋珠三角九城市和港澳的“一小時經濟圈”雛形已顯,這將大大提升珠三角綜合運輸網絡的質量和檔次。在優化內部鐵路網絡同時,鐵路主幹線及出省通道建設也全面提速,武廣客運專線已啟動建設,連接大西南的洛湛鐵路今日動工。至2005年底,廣東省落實建設鐵路線9條,建設總里程2164公里,使該省鐵路出省通道增加為10條。一張貫穿東西南北、省內網絡完善、與其它運輸方式相協調,並與泛珠省區緊密相連的鐵路網,也呼之欲出。加上港航與民航取得的矚目成就,一個內聯泛珠、外聯世界的現代化水陸空交通體系正在南粵大地形成。  

    能源結構優化升級 “引擎”效能增強

    如果説交通是經濟發展的“路基”,能源則似經濟發展的“引擎”。為滿足經濟發展對用電的需求,緩解供電緊張局面,優化電力結構,廣東省重點建設了一批大型骨幹電源和輸變電項目。電力工程共25個項目,至2005年底,預計完成投資639億元。

    與“九五”建設不同的是,“十五”期間,廣東省在能源建設方面不僅尋求單純量的增長,更追求質的提升和結構的優化。首先表現在佈局方面的不斷改善,如廣東電源佈局正由珠三角向東西兩翼和山區擴展。汕尾電廠項目這個粵東最大火電基地正崛起于汕尾紅海灣畔;在汕頭灣,華能電廠二期擴建一台60萬千瓦機組也將於年底全面建設運營。兩個骨幹電廠的建設將在廣東電網東部末端的粵東地區,建起強有力的電源支撐點,惠及周邊1000多萬群眾的生産生活。

    其次表現在電源結構和調峰性能的不斷優化。廣東在新一輪電源建設中,氣、核、油、煤電並舉,清潔、環保、安全、高效的新電源不斷優化廣東能源結構。在珠三角電網負荷中心,新上的是清潔環保的LNG燃氣電廠;在陽江,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投資興建的大型商用核電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在湛江,奧裏油發電廠引進了委內瑞拉多年研究開發的新能源——奧裏乳化油,其燃燒值既高於煤,而價格又遠遠低於其他燃料油。即便是火電,也正在走向新型環保化的和諧之路。  

    承前啟後立足高遠 奠定發展後勁

    統計數據顯示,廣東省旨在為經濟發展打穩“根基”的十項工程均進展順利,並取得重大成果。十項工程各項目,尤其是隨著交通、能源等領域重大項目的順利進展,推動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增添了發展後勁,將使該省的現代化進程大大加快。

    如果説“九五”期間廣東基礎設施建設是突破“瓶頸”之舉,追求與經濟發展的“基本適應”,那麼,“十五”期間的廣東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近三年來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大規模的投入,則為廣東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適度超前”的發展空間。

    走過“瓶頸”制約階段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階段,廣東“十五”基礎設施建設更為從容,立足高遠,著眼于質量和檔次的提升。

    據了解,在即將到來的“十一五”期間,廣東省將繼續重點建設綜合運輸、能源保障、水利等十大工程,估算總投資約1.5萬億元(其中“十一五”期間投資1.1萬多億元),將新增高速公路2000公里,新增鐵路營運里程1100多公里,新增220千伏以上電網線路14280公里……

    “十五”期間的十項工程不是結束,而是開始。一個更為高漲的建設熱潮將在“十一五”期間到來。(記者 蘇冬 通訊員 黃建庭)

 
 
 相關鏈結
· 廣東産業集群發展迅猛 首批15個升級示範區授牌
· 廣東河唇至湛江增建鐵路二線 2007年投入運營
· 1-10月廣東工業增加值超七千億元
· 1-10月廣東完成工業增加值超7000億 增長16.9%
· “廣東第一橋”主塔封頂 預計明年底建成通車
· 廣東首條生態環保高速公路正式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