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延安12月22日電(劉書云、宋米)69歲的延安市子長縣史家畔鄉農民張秀英因患右丘腦內囊後肢出血,22日在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成功地接受了由北京專家通過互聯網遠程遙控機器人實施的神經外科手術。這標誌全國首例互聯網遠程遙控第五代機器人神經外科手術獲得成功。
22日9時30分,張秀英進入手術室,有幸成為國家863計劃先進製造與自動化實用技術領域“遠程腦外科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臨床應用研究”項目受益的第一人。在北京操作此項手術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的王田苗,海軍總醫院副院長、全軍神經外科中心主任田增民及該院的專家進行遙控操作主手術,全軍神經外科中心副主任、碩士生導師趙全軍等專家親臨延安與延大附院的專家一起執行手術任務。
這例手術的操作步驟是,先在病人頭部貼附4個Mark點識別,實現無框架手術定位,進行CT/MRI掃描,然後將圖像多重輸入主控計算機,進行三維重建,進行虛擬手術定位空間,確定手術靶點,規劃手術路徑,再固定病人頭部,保證現實手術操作空間,再進行Mark註冊,實現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的相互映射,最後機器人為術者準確導航,提供手術操作平臺,進行相應的操作。
10時10分,手術獲得成功。
延大附院院長馬柏林説,科技部把“863項目--機器人腦外和骨科手術”放在延安,放在我們醫院,這是對我們醫院綜合實力的充分肯定。我們經過長達3年的準備,投資300多萬元,培訓人員、建設網絡、裝修改造手術室,使這一定位準、創傷小、費用低、質量優的項目得以成功實施。今天,我們通過互聯網遙控為這位腦出血病人實施手術,使手術時間從過去開顱的四個小時左右縮短為40分鐘,省去了好多程序,減輕了病人的痛苦,非常成功。這是國家扶貧科技項目帶給延安人民的巨大實惠。
趙全軍説,通過公共互聯網運用第五代機器人實施遙控操作手術目前在全國尚屬首例,它的創新點在於:突破了距離的限制,集醫學、計算機和自動化技術為一體,解決了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的映射、機器人運動軌跡控制、遙控操作視覺識別等難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