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青藏高原六年間地質大調查 全面揭開其神秘面紗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23日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張曉松)廣袤的青藏高原蘊藏著哪些資源?它的自然環境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在這個曠寂荒涼的地方是否曾有古人類活動?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過去6年間,我國近千名地質工作者行程25萬公里,進行了史無前例的青藏高原中比例尺地質調查,在礦産地質、生態環境、古人類學調查等方面取得重要新發現,初步揭開了籠罩在世界屋脊上的神秘面紗。

  “青藏高原將成為我國新的銅礦基地,一個巨大的礦産寶庫之門已經打開。”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孟憲來介紹,銅是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和工業原料,但我國的銅資源卻十分緊缺,自給能力只有30%,每年都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地質大調查發現了多條規模巨大、具有重要工業前景的銅多金屬成礦帶,資源儲量數以億噸計。如:在崑崙山-阿爾金地區木孜塔格-慕士山發現800公里長的銅多金屬成礦帶,同時發現的還有大九壩礦化蝕變帶、庫木庫裏盆地砂礫岩型銅礦化帶、可可西裏湖大規模砂岩型銅礦化帶等。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地質活動較為活躍的地區之一,被稱為“世界上最佳的野外實驗室”。通過這次調查,科研人員全面揭開了青藏高原大地構造的奧秘:

  ——在西藏措勤地區新發現的大量雙殼類化石和植物化石,將對重新劃分南北大陸邊界、解釋板塊漂移過程産生重要影響;

  ——在喜馬拉雅地區新發現的藍片岩、在羌塘帶新發現的榴輝岩等,將為提示青藏高原結晶基底和構造格局提供重要證據;

  ——在噶爾-申扎-波密等地新發現的20多條蛇綠混雜岩帶,將對重新認識特提斯大洋的消亡和岡瓦那大陸與歐亞大陸間碰撞過程與機制提供新的資料。

  這次青藏高原地質大調查還發現了眾多古人類活動遺跡和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在薩嘎東、窮裏西北部發現古人類活動遺跡5處,獲得石器、陶片等350件,其中有4處為舊石器時代的産物,距今約為1萬年,1處為新石器時代的産物,距今約為5000年到7000年。此外,在祁漫塔格山峰的山前二級地衝洪積扇中也發現了石器,在拉孜幅發現了古墓群。

  孟憲來表示,已完成的青藏高原中比例尺地質調查是我國地質工作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青藏高原地質調查與研究已從路線調查和零星研究,發展到系統的面狀調查與多學科綜合研究。

  “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分兩個階段繼續在青藏高原開展地質調查與研究:第一階段從2006年到2007年,通過編制各礦物帶地質志、地質礦産圖等,匯總形成整個青藏高原數據庫、系列圖件和地質報告,為政府和社會各界提供一個基礎地質平臺;第二階段從2008年到2010年,在綜合研究基礎上,總結青藏高原主要資源與能源地質背景和潛力,摸清自然旅遊資源家底,查明地質環境狀況與發展趨勢,向國家有關部門和西藏等地政府部門提交制定國土資源基礎資料與開發整治規劃建議。(完)

 
 
 相關鏈結
· 青藏高原環境由於地質作用等原因不斷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