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山東省利津縣黃河河務局破解黃河遠距離輸沙難題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27日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濟南12月27日電(丁錫國、張吉山)黃河泥沙資源豐富,但如何通過管道進行長距離運輸,一直是困擾其開發利用的技術難題。最近,由山東省利津縣黃河河務局研究成功的一項新技術,成功地將管道輸沙距離由原來的幾百米增加到5000米以上,使黃河泥沙有了更多利用價值。

    多年來,黃河泥沙的主要用途就是加固堤防,但隨著地方經濟發展的加速,近年來,沿黃地區用於城市建設的土方需求大增,為了節約耕地,一些地方要求直接從黃河裏取土。由於城建工程離黃河距離較遠,過去,一直採取汽車機械運輸的辦法,成本高、進度慢、效益低,可是,如果採取吸泥船或泥漿泵管運的辦法,遠距離輸沙卻又是一個難以克服的難題。

    從2003年起,利津縣黃河河務局承擔了“匯流集漿器組合系統研製及跨河穿管取沙施工技術研究”“挖塘機和匯流泥漿泵組合輸沙試驗研究”等科技攻關項目,他們在遠距離輸沙中間加集漿器降低能耗,利用電能作動力,同時可根據需要在管道中間安裝加力機,實現能量有效轉換和連續接力,達到遠距離輸沙的目的。經過努力,研究項目取得成功。山東省科委組織的專家鑒定説:高效輸沙系統採用不同高壓泵串並聯有壓輸送方式,將輸沙距離由原來的幾百米增加到5000米以上,生産效率比沿用30年的吸泥船輸沙設備提高3.7倍,生産成本同比降低30.4%。

    利津縣黃河河務局研製成功的高效輸沙系統,代替了傳統落後的吸泥船和汽車運輸,其經濟效益顯著。目前,這一技術已在山東沿黃的菏澤、淄博、濟南、濱州、東營、德州六市的黃河標準化堤防建設和地方經濟建設中推廣應用,避免挖地40500余畝,增收節支近6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