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2005年社會事業得到加強 國債工程建設取得成效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27日   來源:發展改革委網站

    2005年是“十五”計劃最後一年。黨中央、國務院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從解決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入手,努力增加社會事業投資,改善公共服務設施條件,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全年實際安排社會事業國債資金122多億元,著力加強社會事業薄弱環節基礎設施建設,國債工程項目建設取得了新的成效,開拓了社會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一、實施農村教育兩大工程,推進農村義務教育普及和鞏固

    一是繼續實施國家西部“兩基”攻堅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全面普及和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是教育發展重中之重的任務。2004年起國家開始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這一工程是實現“兩基”攻堅目標的重要措施之一。在2004年安排國債資金15億元基礎上,今年繼續安排國債資金15億元,建設項目973個,建設規模236萬平方米。為體現向西部和農村地區傾斜,資金85%安排給西部省區,鄉(鎮)、村兩級學校的比重超過90%。這批項目建成後,可新增學生29.4萬人,新增寄宿生33.7萬人,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教學和生活設施將極大改善。

    二是繼續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建設。為加速改變我國農村學校教學資源匱乏、教師短缺和師資水平不高的問題,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國家做出了以信息化帶動農村教育加快發展的戰略決策,決定2003-2007年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運用信息技術的手段和方式,把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引入到課堂,把優質教育資源輸送到邊遠山區、少數民族地區及貧困地區。在前兩年安排國債資金12億元的基礎上,今年國家繼續安排國債資金10億元,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共在28個省(區)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建設45324個教學光盤播放點、96419個小學衛星教學收視點、18790間初中計算機教室,項目總投資474951萬元。目前,工程建設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年底前即可投入使用。這將進一步提高農村學校遠程教育覆蓋程度,使約5000萬農村中小學生受益,其中,貴州、青海、西藏、新疆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將提前兩年基本完成規劃建設任務,使具備條件的地方基本實現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的全覆蓋。

    二、實施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三大工程,構築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保障條件

    一是啟動實施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實解決農村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精神和國務院部署,在2004年安排10億元國債資金試點基礎上,2005年國家繼續安排中央國債資金30億元,擴大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的試點建設,支持中西部地區貧困縣、少數民族自治縣、邊境縣的鄉鎮衛生院和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重點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艾滋病、結核病和血吸蟲病疫情嚴重縣的鄉鎮衛生院傾斜,共安排支持7537個項目,其中鄉鎮衛生院7116個、縣醫院265個、縣婦幼保健機構99個、縣中醫(民族醫)醫院57個。在改善農村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和裝備條件的同時,項目的建設與改革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衛生技術人員培養等措施同步推進,爭取到2010年建立起基本設施齊全、衛生服務隊伍專業素質較高、管理高效的農村衛生服務網絡,並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相協調,從整體上改善農村衛生服務條件,滿足農民群眾的基本醫療保健服務需求。

    二是繼續加強醫療救治體系建設。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國家安排中央國債資金于2003年啟動了醫療救治體系建設,主要加強市、縣傳染病院(病區)和急救中心建設,以提高醫療救治和應急救治能力,預防和控制重大傳染性疾病,應對恐怖威脅、中毒、自然災害、安全事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依據《醫療救治體系建設規劃》及建設進展要求,在2003-2004年安排42億多元國債資金用於醫療救治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基礎上,2005年國家繼續安排中央國債投資15.3億元,用於市級緊急救援中心和傳染病醫院(病區)以及縣級傳染病病區的醫療設備、急救車購置,共配置60余個品種、2.4萬多臺(套)設備。至此,全國醫療救治體系建設中央安排的57.6億元投資已全部下達。目前,中央集中招標採購工作已結束,有關方面正在進行組織驗收、轉運和培訓工作。隨著醫療設備、車輛等陸續到位和體系建設的加快推進,將為明年底全面完成醫療救治體系建設任務打好基礎。屆時,將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一起發揮整體效益,全面提升我國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水平。

    三是繼續實施農村巡迴醫療車項目。據國家第三次衛生服務調查,我國貧困農村(四類農村)地區有18%的家庭距最近的醫療機構超過了5公里,有25%的家庭到最近的醫療機構的時間在30分鐘以上,農民看病難問題突出。為了有效解決農村地區農民看病難的問題,在2003年安排國債資金2.2億多元為中西部貧困縣購置1004台農村巡迴醫療車(包括車載醫療設備)的基礎上,2005年國家繼續安排中央國債資金17.4億元,再為中西部縣級醫療機構配備巡迴醫療車767台,實現了對中西部所有縣的覆蓋,使中西部地區每個縣都擁有1輛農村巡迴醫療車。目前,農村巡迴醫療車及其車載設備的集中招標工作已經結束,有關方面正在組織設備採購合同的簽署、設備驗收和轉運等相關工作。農村巡迴醫療車正常運營後,將以縣級醫療機構為依託,用最便捷、最直接的方式送醫送藥到鄉村,宣傳普及衛生知識,為農民提供便捷、優質、低價的基本醫療服務,切實解決邊遠貧困地區群眾出行看病難的問題。

    三、實施廣播電影電視三大工程,豐富農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繼續實施廣播電視“西新工程”。為解決邊遠地區群眾收聽收看廣播電影電視問題,2000年國家即開始實施“西新工程”。根據國務院批復的“西新工程”第三期建設方案, 2005年下達國債投資6.3646億元,新建、擴建一批廣播影視基礎設施,新增和更新一批設備,配置200輛電影流動放映車。三期工程建成後,西部地區廣播覆蓋和實驗能力將會得到進一步提高,少數民族語言電視、電影譯製製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是繼續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工程自1999年開始實施,目前已解決了9700多萬農民收聽收看廣播電視問題。自2004起村村通工程任務轉向解決5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廣播電視盲點,2004年已安排國債資金4億元,2005年繼續安排3億元,帶動地方政府安排財政配套7億多元。目前,國債資金已撥款到位,各地配套建設資金也已基本落實,工程設備招標採購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各地正抓緊設備運輸、安裝、調試工作,至此,全國已經完成近60%的“村村通”建設任務,2005年年底前可以使全國8萬多個5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解決約3000萬農村群眾聽廣播看電視問題,使他們至少能夠收看到4套電視節目,至少能收聽到2套廣播節目。

    三是繼續實施農村電影放映“2131”工程。為豐富農民文化生活,“十五”期間國家啟動實施農村電影放映“2131”工程,力爭在21世紀初,使農村每村每月能看上一部電影。工程實施以來,國家每年安排專項資金1000萬元,用於購置流動電影放映車和放映設備,發放給中西部地區的632個國家級低收入縣和革命老區、災區。五年來,共放映電影近2000萬場,觀眾近50億人次。在“2131”工程的推動下,全國農村電影放映市場逐漸復蘇。

    四、實施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增強基層計生服務能力

    為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戰略目標,進一步完善農村基層計劃生育服務網絡,改善設施條件與裝備水平,提高服務能力和質量,2005年國家安排2億元國債資金,用於農村基層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建設。國債資金主要支持中、西部地區的縣級計劃生育服務站和西部四川、內蒙古、陜西、甘肅、重慶、貴州6個省(區、市)的中心鄉(鎮)計劃生育服務站建設,共安排縣級服務站項目250個,中心鄉(鎮)服務站試點項目166個。建設內容包括為縣、中心鄉(鎮)的計劃生育服務站建設業務用房和配置基本的服務設備,其中業務用房建設以改擴建為主。預計到今年年底,大部分建設項目可以完成並投入使用,將完成建築面積約34萬平方米,使項目所在地區的基層計劃生育服務設施條件明顯改善,服務質量顯著提高。

    五、啟動實施紅色旅遊建設項目,促進愛國主義教育和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發展紅色旅遊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要決策,對加強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促進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改善紅色旅遊發展的基礎條件,配合中央關於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的統一部署,國家今年安排專項資金7億元,用於支持48個紅色旅遊重點景區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以上項目實施竣工後,將使項目所在景區的環境面貌得到一定改善,景區內的交通、供水、供電、消防等必要的基礎設施基本配套,大大增強景區的吸引力和接待能力,促進紅色旅遊健康協調發展。

    總之,經過“十五”的努力,國家投入社會事業領域的510多億元國債資金,建成了一大批直接服務於基層的公共服務設施,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群眾上學、就醫和文化生活的條件,對於促進社會公平公正和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發揮出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相關鏈結
· 十一五期間我國志願服務政策和制度將基本建立
· 2005年中國在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都取得新發展
· 我國政府不斷加大社會事業投入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 民政部公佈10月份民政事業發展統計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