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全國統一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本月正式運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16日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新華社

    近兩年來,人民銀行貫徹落實“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國務院領導的指示精神,組織商業銀行建設的全國統一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于2006年1月進入正式運行。這是我國企業和個人徵信體系建設中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基礎建設。

    企業和個人徵信體系是社會信用體系的主體,是現代金融體系運行的基石,是防範金融風險,保持金融穩定,促進金融發展,推動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礎。有無健全的徵信體系,是市場經濟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

    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是各商業銀行的信用數據信息共享平臺。主要採集和保存個人在商業銀行的借還款、信用卡、擔保等信用信息,以及相關的身份識別信息,並向商業銀行提供個人信用信息聯網查詢服務,滿足商業銀行防範和管理信用風險的需求,同時服務於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建立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既要實現商業銀行之間信息共享,方便群眾借貸,防範信貸風險;又要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只能經當事人書面授權,在審核個人貸款、信用卡申請或審核是否接受個人作為擔保人等個人信貸業務,以及對已發放的個人貸款及信用卡進行信用風險跟蹤管理,才能查詢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

    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始建於2004年初,並於同年12月中旬實現15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和8家城市商業銀行在全國7個城市的聯網試運行,2005年8月底完成與全國所有商業銀行和部分有條件的農村信用社的聯網運行,經過1年的試運行,于2006年1月正式運行。

    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收錄的自然人數已達到3.4億人,其中有信貸記錄的人數約為3500萬人。截至2005年底,收錄個人信貸餘額2.2萬億元,約佔全國個人消費信貸餘額的97.5%。現在,任何自然人無論在國內任何地方、也無論在哪一家商業銀行留下的借款和還款記錄,或開立結算賬戶時填報的基本信息,商業銀行的基層信貸審查人員均可在經當事人書面授權後,進行查詢、實現共享。許多商業銀行已經將查詢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作為貸前審查的固定程序。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在全國商業銀行各分支機構開啟了5.2萬個查詢用戶終端,目前每天個人信用報告查詢量已達到11萬筆左右,在提高審貸效率,方便廣大群眾借貸,防止不良貸款,防止個人過度負債,以及根據信用風險確定利率水平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人民銀行將繼續加強與其他政府部門和機構的協商、合作,繼續完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逐步完整採集個人的身份信息和社保、住房公積金、稅務、教育、法院、公用事業等單位的相關信用信息,通過整合,使分散的債務信息變為個人的財富和生産力,更好地服務百姓、服務社會。

    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通過建立個人信用記錄,使個人過去的信用行為對未來新的信用活動産生影響,以制度約束個人養成重信用、守合同、遵守法律的行為準則和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正式運行,將會大大推進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水平。

五種措施確保個人信用信息隱私安全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記者張旭東)全國統一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于2006年1月正式運行。其中的個人信用報告包含了大量個人信用隱私,不過這些信息將會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護。

  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負責人16日介紹説,徵信中心採取了五種措施來確保個人的隱私安全:

  授權查詢。除有關部門特殊需要外,沒有個人書面授權,沒人能看到個人信用報告。當然,如果個人已經從某家銀行借了款,或用了其信用卡,那這家銀行將無需徵得個人同意,就可以查看個人信用報告:銀行把錢借出後,需要隨時了解個人最新的情況,確保銀行資金的安全。

  限定用途。《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管理暫行辦法》有明確規定:除了本人以外,商業銀行只有在辦理貸款、信用卡、擔保等業務時,或管理貸出去的款、發出去的信用卡時才能查看個人信用報告。

  保障安全。存儲著個人信用報告的數據庫是非常安全的。個人信息是通過保密專線從商業銀行傳送到徵信中心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人為干預,由計算機自動處理。整個系統採用了國內最先進的計算機防病毒和防黑客攻擊的管理系統,其安全性是國內一流的。

  查詢記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還對查看個人信用報告的商業銀行信貸人員(即數據庫用戶)進行管理,每一個用戶都要登記註冊,而且計算機系統還自動追蹤和記錄每一個用戶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的情況,並展示在個人信用報告中。

  違規處罰。《辦法》明確規定,商業銀行如果違反規定查詢個人的信用報告,或將查詢結果用於規定範圍之外的其他目的,將被責令改正,並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涉嫌犯罪的,則將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同時提醒説,個人在填寫信貸業務申請表時,要留意申請表中的授權查詢條款或其他書面授權文件。要定期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根據信用報告中的查詢記錄判斷是否有可疑情況,發現未經個人授權的查詢,請及時報告徵信中心。

信用記錄:有“借”有“還”再借將不難!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記者毛曉梅、張旭東)俗話説“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良好的信用記錄對個人最大的好處就是為個人積累信譽財富。

  中國人民銀行16日宣佈,全國統一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于2006年1月正式運行。這標誌著我國個人徵信體系建設邁出了重要一步。

  央行徵信中心負責人説,現代社會中個人應盡可能早些建立自己的信用記錄。不從銀行借錢並不等於信用就好。沒有歷史信用記錄,銀行就失去了一個判斷個人信用狀況的便捷方法。

  所謂徵信是指專業化的信用信息服務,為了更方便服務,通過第三方機構將每個人的信用信息集中起來,在需要的時候供個人和信貸等機構使用。

  對一個人來説,如果信用報告反映他是一個按時還款、認真履約的人,銀行肯定喜歡,不但能提供貸款、信用卡等信貸服務,還可能在金額、利率上給予優惠。

  如果信用報告中記載的這個人,曾經借錢不還,銀行在貸款時就要慎重對待,並極有可能讓其提供抵押、擔保,降低貸款額度,或提高貸款利率,甚至會拒絕貸款。

  針對普遍存在的“個人徵信系統是搞黑名單”、“信用污點會跟人一輩子”之類的錯誤理解,央行徵信中心負責人作了明確解釋和澄清。

  個人徵信系統只是如實客觀地記錄個人原始的信用信息,不加任何主觀判斷,有助於個人獲得更公平的信貸機會。此外,一次失信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對個人産生一些影響,但所謂的“信用污點”絕對不會跟人一輩子。在國外,一般的負面記錄保存7年,我國也將儘快出臺相關規定。(完)

蘇寧: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預計在今年上半年聯網運行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記者張旭東)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16日説,在全國統一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于1月正式運行後,我國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預計在今年上半年聯網運行。

  蘇寧是16日在“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正式運行新聞通氣會”上講這番話的。他説,到2005年12月15日,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順利實現主要商業銀行聯網試運行,並在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四省市提供實時查詢服務。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全國所有商業銀行和有條件的農村信用社全國聯網運行。

  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前身是“銀行信貸登記諮詢系統”,始建於1997年,2002年初步建成投入運行。這個系統採用地市、省市和全國三級數據庫體系。主要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採集企業的基本信息、在金融機構的借款、擔保等信貸信息,以及企業主要的財務指標,全國各商業銀行與該數據庫聯網查詢。在這一系統多年運行基礎上,2005年人民銀行啟動全國統一的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建設。截止2005年11月底,系統收錄借款企業452萬戶,人民幣貸款餘額17.36萬億元,約佔全國金融機構貸款餘額的90%,基本涵蓋了全部企業貸款。

  蘇寧説,全國統一的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建成後,其防範貸款風險和為金融監管、貨幣政策服務的功能將比銀行信貸登記諮詢系統有較大提高。

是否按時交納電話、水電費等信息也有望記入個人信用報告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記者張旭東、毛曉梅)中國人民銀行16日宣佈,全國統一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于2006年1月正式運行。這一數據庫目前已收錄的自然人數已達到3.4億人。這意味著,這個數據庫裏已容納了3.4億個個人信用報告。

  個人信用報告就是全面、客觀記錄您的信用活動,反映一個人的信用狀況的文件。人民銀行介紹説,報告中除了已記錄了個人基本信用信息外,日後個人是否按時交納電話、水電費等信息也有望記入個人信用報告。

  目前,報告中主要包括了以下信息:

  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個人的姓名、身份證件、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基本信息。這些信息告訴商業銀行 “這個人是誰”。

  個人在銀行的貸款信息:何時在哪家銀行貸了多少款,還了多少款,還有多少款沒還,以及是否按時還款等信息。

  個人的信用卡信息:辦理了哪幾家銀行的信用卡,信用卡的透支額度以及還款的記錄等信息。

  個人的信用報告被查詢的記錄:計算機會自動記載何時何人出於什麼原因查看了信用報告。

  據介紹,隨著數據庫建設的逐步推進,除了以上信息外,個人的個人信用報告還將記載您的社會保障信息、銀行結算賬戶開立信息、個人住房公積金繳存信息、是否按時繳納電話、水、電、燃氣費等公共事業費用的信息,以及法院民事判決、欠稅等公共信息。(完)

 
 
 相關鏈結
· 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管理暫行辦法(人民銀行令第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