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記者李惠子 俞錚)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最近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説:“中國鼓勵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究開發機構。”此時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已成為這些創新能力極強的業界巨頭的內在需要。
西門子(中國)通信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技術官李萬林博士17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外資企業如果僅僅在中國搞銷售,會被看成純粹的商人;如果單純搞生産,會被當成朋友;如果搞研發,就會被看作自己人。”
他説:“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必須在中國本土建立最強大的研發隊伍,迅速響應市場需求。中國有十分優秀的研發人才,開發出來的新産品價格低,有市場競爭力。”
知名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呂政研究員説:“包括設立本地研發中心在內的國際産業轉移是跨國公司全球資源配置的必然結果,中國在國際産業轉移中的地位不斷提高。”
商務部的一項調查顯示,截至2004年6月,跨國公司在華設立了600多個研發中心,累計投入研發經費40多億美元。專家指出,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研發機構不僅可以培養一大批本土研發人才,其技術外溢也有助於提高中國企業的技術水平,推動中國企業開展技術創新。
然而,僅在幾年前,是否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在西門子德國總部曾引起激烈的爭論。李萬林的德國同事這樣質疑:“為什麼把研發放到中國去?他們做研發,我們做什麼?”
儘管遇到了阻力,李萬林仍然領命于1998年在北京組建了西門子(中國)移動通信研發中心,並同本地夥伴大唐電信開始開發基於中國標準(TD-SCDMA)的第三代移動通信(3G)技術。
李萬林説,西門子最初在中國的研發活動只局限于用戶界面應用的本地化開發和調整,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方面的研究並不多。但今天,西門子在其全球部署中,已將TD-SCDMA技術研發總部設在中國。公司還打算將更多高端産品的研發中心也搬到中國,使其在中國的研發,不僅服務於中國,也服務於全球市場。
西門子(中國)通信集團已分別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杭州建立了研發中心,擁有1000多名研發人員,研發項目涵蓋了從網絡到應用,從硬體到軟體的各個層面。在未來移動通信系統——超3G方面,西門子的中國研發中心也走在了最前沿。
據李萬林介紹,西門子2005年在全球申請了5700項專利,比上一年增長了15%,其中絕大部分是發明專利申請。作為申請專利最多的德國公司,西門子擁有4.7萬名研發人員。公司2005年的研發投入達52億歐元,佔年銷售額的7%。
李萬林説:“創新不只是研發人員和工程師的事,每個人頭腦中都要有創新意識,每天都要有創新活動。創新並不僅僅在高技術領域,為生活帶來任何一點便利的新想法都是創新。”
他説,西門子的創新遊戲規則不允許嘲笑或批評任何新想法,無論它們最初顯得多麼荒謬,因而,西門子營造了一個寬鬆的創新環境。西門子通信集團每年設立幾千萬歐元的全球創新基金,資助約30個創新想法的實施,這30個想法是從西門子全球員工成千上萬個新念頭中篩選出來的。西門子全球各個業務部門會通力合作,努力把這些原始想法開發成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産品。
西門子等跨國公司對研發的高度重視日益影響著中國企業。總部設在深圳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研發上投入了3500名工程師以及40億元研發經費,使其在該領域躋身世界第一陣營。華為的研發經費佔其年銷售收入的10%,掌握了1028項專利,這在中國企業中極其罕見。
據統計,1991年至2003年,中國大中型企業研發經費佔銷售收入的比重始終徘徊在0.4%至0.8%之間,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費用也僅佔銷售收入的3%左右。在發達國家,企業的研發經費投入一般佔其銷售額的3%左右,高技術企業的這一比例超過5%。
華為總裁任正非説:“我們的國際競爭力源自比較強的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我們的戰略是長期按不低於銷售收入10%的比例投入研發。”
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到2020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將佔國內生産總值的2.5%。國家將鼓勵企業成為研發投入、技術創新活動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以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