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建設新農村:貴州遵義“四在農家”創建活動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0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貴陽2月6日電(記者劉子富、李忠將)遵義市在廣泛深入開展“四在農家”(富在農家增收入,學在農家長智慧,樂在農家爽精神,美在農家展新貌)創建活動中,市委、市政府創新思路,創新機制,轉變作風,率領各級黨政幹部進村入戶,調查研究,為農民辦實事、做好事,讓農民得實惠,使幹部受教育,搭建起溝通黨心民心的橋梁,提高了黨和政府在農村的執政能力。

創新運行機制

    創新“黨政引導、村組自治、部門服務、資源整合”的運行機制。黨政引導,就是各級黨委、政府到位不越位,既把“四在農家”創建活動擺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強領導,協調推動,又切實保護好、發揮好農民創建的積極性,充分發揮農民創建的主體作用,組織動員各級各部門及社會各界積極支持創建活動,科學引導,因勢利導,不搞強迫命令,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義;村組自治,就是依靠農村基層組織、村組幹部和村民代表,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發揮農民群眾的創造力,自主開展創建活動,實施有效的自我管理,保障農民權益;部門服務,就是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帶著點子、帶著項目和資金,深入創建點為民辦實事、做好事;資源整合,就是在引導、挂幫過程中,整合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資源,將人、財、物捆綁使用,形成合力,發揮最大效益。

    桐梓縣大河鎮七十二村坐落在黔渝公路、鐵路沿線,著名的七十二道拐彎多坡長,過往汽車、火車速度慢,過去個別村民“靠山吃山,靠路吃路”,幹起了非法營生。開展創建活動以來,縣、鎮幹部進村實施綜合治理,開展法制教育,提高村組自治水平,組織村民巡邏護路,幫助發展柑橘、蔬菜産業,使農民人均年收入從1000多元上升到2000多元,村民安居樂業,黔渝公路、鐵路沿線也成了“文明大道”。

創新投入機制

    創新“政府補助、部門幫助、社會贊助、群眾自助相結合”的投入機制。各部門從政策、項目、資金上向創建點傾斜,四年來共投入2億元。其中,各級財政補助2400萬元,部門幫扶和社會捐資2500多萬元,農民投資和投勞折合共1.5億元。2004年,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協主要領導分別抓一個創建點,市財政投入300萬元,收到良好效果。2005年市級財政投入840萬元,由市委書記傅傳耀、市長盧守祥率領42名市級領導幹部,深入各縣(市)、區指導創建工作。金融、電信、電力、煙草等企業緊密配合,紛紛捐助錢物,積極支持創建活動。據測算,包括部門幫扶資金在內,遵義市對“四在農家”活動每1元錢的財政投入,能帶動5元的農民群眾投入,政府以“四兩撥千斤”的辦法,撬動了農村巨大的消費市場。

創新發展路子

    創新“著力點小、切入點實、著眼點遠”的農村發展路子。各地從“七個一”和“五通三改三建”抓起,農民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順民心,合民意。傅傳耀感慨地説:“農村工作沒有一呼百應的事,就連免農業稅都有不同意見,‘四在農家’創新了農村發展路子,深受農民歡迎。”

    農業稅取消了,計劃生育工作步入制度化,農村工作抓什麼、怎麼抓?遵義各級幹部普遍感到“四在農家”創建活動使幹部有了一個抓手。

    習水縣土城鎮黃金灣村的蔬菜種植遠近聞名,但因一座山與公路相隔,蔬菜要靠肩挑背馱送到山外裝車,既費力又耗時,影響新鮮蔬菜外銷。市、縣幹部進村了解這一情況後,積極籌措資金,幫助村民實現打通連接山外隧道的迫切願望。目前隧道已經開挖,環村公路同步動工。村支書袁光亮説:“打通隧道後,運一車蔬菜出山至少節省20個勞動力。”村民熱情高漲,在大種蔬菜的同時,新發展400畝龍眼,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超過3000元。

溝通黨心民心的橋梁

    在每個創建點都用民主管理的辦法運作,從群眾最直接、最急迫、最實際的問題抓起,不違背群眾意願,不搞強迫命令,不搞形式主義,不搞瞎指揮。真心誠意為農民謀發展,找致富路,溝通了黨心民心。

    仁懷市合馬鎮羅村村曾是以偷盜、賭博、鬥毆、抗糧而聞名的“刁民村”,村裏臟亂差,村民沒有安全感,幹群關係很緊張。市委書記到村裏推廣水稻栽培技術,與農民發生拉扯,被拖下水田,圍觀群眾不但不伸手拉一把,反而圍觀大笑。村委會主任趙溫海説,那時,幹部進村,群眾以冷眼、嘲諷,甚至拳腳相迎,幹部沒有幾人結伴不敢進村。

    市委書記傅傳耀説,農民到底想什麼?急什麼?要什麼?農村工作抓什麼?怎麼抓?幹群關係如何改善?“四在農家”創建活動給幹部一個抓手,幹部有幹頭,農民也就有盼頭,基層幹部有作為,在群眾心中就有地位。

    2003年羅村村開展創建活動時,幹部進村入戶了解民情,村裏一條年久失修的水渠讓幹部記挂在心。村民説,這是一條康熙年間修的引水渠,全長2.5公里,因年久失修,無人問津,村裏農田無水灌溉、人畜飲水困難。

    修復水渠成為鎮、村幹部決心為村民幹的第一件實事。籌措資金、組織群眾,短時間內,清澈的河水重新流進村寨。如今500多畝稻田旱澇保收,人畜飲水不再犯愁。

    修復水渠讓“冰封”已久的黨群關係“解凍”。建沼氣池、修公路、改廁所、美化環境、建圖書閱覽室、修文體場所……“七個一”和“五通三改三建”順利展開,一年多時間,村容村貌得以改善。

    站在村裏,能看見山上連片的枇杷,山下綠油油的竹苗和反季節蔬菜。人均年收入由1000多元增加到2000元,農民喜上眉梢。

    遵義縣茍江鎮天民村村民岑光貴説:“幹群關係變了,過去群眾找幹部,幹部在打麻將。現在幹部走村串戶,魚水深情又回來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