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海南省以文明生態村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載體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14日   來源:人民日報

    海南省以文明生態村建設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載體,目前已建成文明生態村5200多個,佔全省自然村總數的22%。建設文明生態村已成為全省570萬農民的自覺行動。

    海南省農村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70%,農村城鎮化水平低,農民收入少,過去農村臟亂差,人無廁、畜無圈,與旅遊大省地位不相稱。從2001年開始,海南省制定出臺了建設文明生態村的具體標準和要求,包括“一池三改”、“四化”、“一場二室九制度”等。

    一池即戶戶要建沼氣池;三改即改廁、改灶、改圈,解決農民衛生、照明、做飯的燃料和養殖業等問題;“四化”即人畜飲水要凈化,農村道路要硬化,農民住宅城鎮化,村莊庭院全綠化;“一場二室九制度”即文明生態村要有一個體育場,有黨員活動室、村民文化室,建立《村民衛生公約制度》、《黨支部廉政建設制度》、《村民民主生活會制度》、《黨支部、黨員聯戶幫扶制度》等九項制度。

    儋州市和慶鎮的美萬新村,實施文明生態村建設前窮得人都跑光了,原先200多人的村子只剩下38人。在文明生態村的建設過程中,兩任黨支部書記黃業前和林燈帶領全村農民,實施山頭種桉樹,山腰種橡膠、柑橙、龍眼等果樹,山坡養牛羊,山根種香蕉,山溝建池塘(水面養鴨水下養魚)的熱帶高效生態農業措施,全村很快變為富裕村,跑出去的人都回來了,目前全村人口達256人。全村58戶人家中有42戶蓋起二層樓,16戶農民蓋起了每戶240平方米的別墅,全村孩子全部免費上學,村民都有了養老保險。

    對於建設文明生態村的資金,海南採取了“一個為主、四個幫助和政府補貼”的辦法,即農民自己出資、投勞為主,本村富裕戶、本村在外工作人員、華僑華人幫助,政府適當補助。全省文明生態村建設資金80%靠農民自己解決,政府主要進行科學規劃、制定標準、組織實施、狠抓落實。用這種辦法,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什納村建起新瓦房44幢,戶戶有沼氣池,建成8條總長2000米的村間水泥路,860米排水溝,建有文化室、籃球場,全村實現了綠化、美化、亮化、凈化,縣上只支持了300噸水泥,其餘全是農民出資。

    經過5年努力,全省5200個文明生態村的15.6萬戶72萬農民都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小洋樓;140萬飲水困難的農民全部用上了自來水;農村電網改造全部完成;2688個行政村中已有2420個村通了公路,農村公路里程達17135公里,全省570萬農民中500萬人出門便是公路。建成沼氣池15.9萬個,農民每年節約照明電費達1.9億元,燃用沼氣燒水做飯洗澡每年節約熱帶雨林和灌木120多萬畝,有效地保護了海南的生態環境。沼氣池建設帶動了養殖業和種植業發展,5年來全省增加生豬和牛羊200多萬頭,2005年全省用沼氣池的有機肥料擴種瓜菜面積達60多萬畝,有力地促進了循環經濟發展。(記者馬應珊)

 
 
 相關鏈結
· 讓鄉村像城市一樣美 石家莊文明生態村建設紀實
· 海南今年建1680個文明生態村 全省達7000個左右
· 天津召開文明生態村創建推動會部署下步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