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統計局:“十五”時期社會經濟發展回顧系列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06日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十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

    “十五”時期的五年,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是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五年,是我們戰勝各種困難大踏步前進的五年。五年來,面對世界經濟低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石油價格大幅上漲、恐怖主義猖獗等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災害的衝擊,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戰勝了非典等突發災難,有效地抑制了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市場經濟體制繼續完善,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一、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十五”時期,通過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積極有效應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國民經濟實現了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國內生産總值由2000年的99215億元上升到2005年的182321億元,平均每年以9.5%的速度遞增,比“九五”時期平均增速高0.9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産業增加值分別達到22718億元、86208億元和73395億元,平均增長速度分別為3.9%、10.7%和9.9%。

    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我國在世界的地位持續提高。預計2005年我國的經濟總量將超過意大利、法國和英國,躍至世界第四位,我國國內生産總值佔世界的份額也將提高到接近5.0%。人均GDP則由2000年的7858元(949美元)提高到2005年的13985元(1707美元)。人均GDP步入1000美元-3000美元的新的發展階段,在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挺進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二、工農業生産迅速發展,生産能力持續大幅提高

    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産在波動中得到加強。“十五”前期,農業生産特別是糧食生産曾一度陷入低谷,2003年糧食産量只有8614億斤,已低於1991年的水平。面對這種嚴峻局面,黨中央、國務院採取了多項支持“三農”的政策,特別是宣佈用三年時間全面取消農業稅,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産積極性,2004年農業生産出現重要轉機,糧食獲得大豐收,全年糧食總産量達9389億斤,扭轉了1999年以來連續5年下降的局面。2005年在2004年豐收的基礎上又增産291億斤,總産量重新登上9600億斤臺階,達到9680億斤。棉花、油料産量分別達到570萬噸和3078萬噸,比2000年增長29%和4.2%。

    工業生産持續快速增長。“十五”時期,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以及近幾年固定資産投資的快速增長刺激了對工業品的需求,也帶來了工業生産能力的迅速擴大,工業生産持續快速增長,煤炭、冶金、電力、建材等産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2005年工業增加值突破7萬億元,達到76190億元,比2000年增長了67.5%(按可比價計算),平均每年增長10.9%,比“九五”時期平均每年10.2%的增速高0.7個百分點。2001年至2005年五年間共生産原煤87.4億噸、發電量9.7萬億度、鋼材13.1億噸、水泥42.8億噸,分別比“九五”時期五年的産量高21.4億噸、3.7萬億度、7.6億噸和15.7億噸。

    三、固定資産投資快速增長,基礎設施和基礎産業得到明顯加強

    “十五”時期,在國家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的作用下,民間投資得到明顯恢復,外商投資依然活躍,在各類投資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快速增長。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達到88604億元,五年年均增長20.2%(按累計法計算),比“九五”時期平均每年增長速度高9個百分點。2001年至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完成29.5萬億元,比“九五”期間增加15.6萬億元,超過了1981-2000年20年間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總和。

    與此同時,通過發行國債,擴大投資,“十五”時期集中辦了一些多年來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這五年,是基礎設施建設、基礎産業投資最多、力度最大、發展最快的時期,一大批重大基本建設項目和重點骨幹企業的技術改造項目建成投産。五年來,我國新建公路3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萬公里(超過2000年以前的高速公路長度總和),新建鐵路投産里程7063公里,港口萬噸級碼頭泊位新增吞吐能力45232萬噸。一批對經濟社會長遠發展有重大促進作用的項目相繼建成投産、發揮效益。西氣東輸管道工程實現全線商業運營;青藏鐵路全線鋪通,結束了西藏地區不通鐵路的歷史;三峽工程進展順利,電站工程已投産運行14台發電機組,累計發電940億千瓦時;西電東送北通道、中通道、南通道共形成輸送能力超過3250萬千瓦。2005年末發電裝機容量超過5億千瓦,比2000年末增加1.8億千瓦。五年新增局用交換機容量23254萬門,新增光纜線路長度214萬公里。産業技術進步步伐加快,裝備製造業技術水平迅速提高,高技術産業快速發展。

    四、對外經濟迅猛發展,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

    “十五”時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最快的時期。經過艱苦談判,我國終於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對外經濟貿易環境發生了深刻而重大的變化,我們在享受運用世界貿易規則帶來好處的同時,也不斷迎接了來自各個方面各種各樣的挑戰,並在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中不斷發展壯大。2005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4221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199.8%,平均每年增長24.6%,比“九五”平均增長速度快13.6個百分點,進出口貿易總額佔我國GDP的比重已經接近65%。2004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已佔世界貿易量的6.2%,在世界各國和地區排名由2000年的第八位躍居到第三位,成為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貿易大國。2005年,我國出口7620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205.8%,平均每年增長25%,比“九五”平均增長速度快14.1個百分點;進口6601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193.3%,平均每年增長24%,比“九五”平均增長速度快12.7個百分點。

    利用外資發展也比較快。2005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603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48.2%,平均每年增長8.2%,比“九五”平均增長速度快6.6個百分點。“走出去”戰略取得明顯進展,對外投資規模不斷擴大。2003年到2005年,對外直接投資額(非金融部分)分別為29、55和69億美元。

    國家外匯儲備大幅度增加,2005年底達到8189億美元,比2000年末增加近4倍。

    五、國內市場持續繁榮活躍,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經過多年努力,“十五”時期市場商品供應充裕,已基本不存在供不應求的商品,加上進口規模的不斷擴大,消費者有了前所未有的選擇餘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上消費環境的不斷完善,也有效地刺激了人們的消費慾望,城鄉商品交易市場繁榮活躍,商業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200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7177億元,比2000年增長71.8%,五年間年均增長11.4%,比“九五”平均增長速度快0.8個百分點。

    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儲蓄規模繼續擴大。200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493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00年實際增長58.3%,年均增長9.6%,比“九五”平均增長速度快3.9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以來歷次五年計劃期增長速度最快的;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達3255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00年實際增長29.2%,年均增長5.3%,比“九五”平均增長速度快0.6個百分點,增速僅次於“六五”時期。到2005年底,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餘額達14.1萬億元,比2000年末增加了7.7萬億元。

    居民消費結構明顯改善,生活質量繼續提高。2005年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6.7%,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5.5%,分別比2000年降低2.7和3.6個百分點。電話普及率由2000年末的20.1部/百人提高到2005年末的57部/百人,其中移動電話普及率由6.8部/百人提高到30部/百人;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由2000年末的0.5輛提高到2005年末的3.4輛,農村居民每百戶擁有摩托車由21.9輛提高到41輛。城鄉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存環境進一步改善。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由2000年末的18平方米擴大到2005年末的21.3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則由24.8平方米擴大到29.7平方米。扶貧工作成效明顯。農村貧困人口由2000年的3209萬人降低到2365萬人。

    六、注重科技教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十五”時期,黨中央科學分析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國情,提出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方針,推動了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成效顯著。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和諧發展,必須建立強有力的社會保障體系。“十五”時期,社會保障事業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展。一是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始終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五年來,平均每年解決城鎮就業人口836萬人,五年共增加就業人員418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4%左右,其中2005年登記失業率為4.2%。二是採取多種措施,大力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到2005年末,全國有17444萬人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有10648萬人參加了失業保險,有13709萬人參加了醫療保險,分別比2000年末增加3827萬人、240萬人和10846萬人。累計有9920萬城鎮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救濟和優撫安置政策逐步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工作開始起步。

    科技事業成果豐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關鍵要靠科技。2001-2005年間,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8203億元,佔同期國內生産總值的1.16%,其中2005年達到1.3%;組織實施“863”計劃課題6000多項,安排高技術産業化示範工程項目1000多項。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研究成果豐碩。在生物技術領域,在國際上率先完成水稻基因組測序工作;在航天領域,神舟五號、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在納米材料領域,成功開發納米“超級開關”材料,實現納米表面材料超疏水與超親水之間的可逆轉變。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步伐明顯加快。成功研製並啟用10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龍芯2號自主研製成功。自主建成的大型商用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二期工程建成並投入商業運行。世界上第一條商業化運營磁懸浮列車線在上海建成運行。科研和生産的結合更加緊密,傳統産業的創新能力大幅提高。短短五年間,就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15.3萬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5596億元。

    教育事業快速發展。五年來,各級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方針,加大了對基礎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加了對農村和西部偏遠地區的教育補貼,義務教育普及程度繼續提高,普通高中的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高等教育辦學規模明顯擴大,職業教育得到迅速發展,教育結構有所改善。2005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05萬人,在校生1562萬人,分別比2000年增加284萬人和1006萬人; 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647萬人,在校生1559萬人,分別比2000年增加239萬人和275萬人;普通高中教育招生878萬人,在校生2409萬人,分別比2000年增加405萬人和1208萬人。五年累計,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普通高中、普通小學畢業生分別達到971、1919、2391和11171萬人。

    公共衛生事業得到明顯加強。針對突如其來的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十五”時期,國家以建設全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業醫療救治體系為重點,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並取得積極成效。到2004年末,全國1410個縣級和250個省、市(地)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基本建成,290所緊急救援中心也陸續開工,基本建成了有效應對重大疫情的公共衛生網絡體系。醫療體制改革也做了積極的探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的試點工作逐步推開。到2005年末,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達到1.77億。

    此外,文化、體育等其餘社會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在雅典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奮力拼搏,迭創佳績,共獲得金牌32塊,銀牌17塊,銅牌14塊,金牌總數居世界第二位,創造了新的歷史記錄。

    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突破

    “十五”時期,我國各項改革步入攻堅階段。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系統提出了新時期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框架,在這一綱領性文件的指引下,各項改革進一步深化。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了新的突破。按照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市場經濟對政府的要求,全力推進政企分開,投資體制改革和行政機構改革有所深化,特別是在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的數量方面有較大進展,《行政許可法》頒布實施後,國務院先後取消和調整了1795個行政審批事項,較原來減少了48.9%,各級政府開始更多的靠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經濟。

    財稅金融體制改革進展平穩。公共財政體系建設步伐加快,部門預算改革,“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國庫管理體制改革,政府採購管理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增值稅轉型也在進行當中,個人所得稅改革邁出了重要步伐。金融改革方面,國內外廣泛關注的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順利實施,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積極進展,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進展平穩,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邁出重要步伐,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進。

    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調整、國有企業改革取得重要進展。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十五”時期在繼續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機制的同時,一方面,加快了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的改革,健全國有資産管理和監督機制,健全公司法人治理制度,截止2004年底,2903家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骨幹企業中已有1464家企業改制為多元股東的公司制企業。國有控股的境內外上市公司已達1000多家,其實現利潤佔全部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46%。另一方面,把深化壟斷行業改革作為重點,放寬了市場準入,電信、石化、電力、民航等大的國有公司通過改組、分立已經初步形成了市場競爭的局面。

    農村綜合改革成效顯著。在農村土地制度方面,實施了最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按照保護農民權益、控制土地規模的原則,完善了徵地程序,農民的利益和國家的糧食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在完善農産品市場體系方面,放開了糧食收購市場,特別把通過流通環節對農民的間接補貼改為直補,有效地保護了農民的利益。在農村稅費改革方面,尤其值得關注。由“十五”初期的完善農村稅費制度的各項政策逐步過渡到全面取消農業稅和農林特産稅,農民負擔大幅度降低。

    與此同時,社會保障、住房、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也取得新的進展。

    總之,“十五”時期,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十五”時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為“十一五”時期更輝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尤其重要的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思想的提出將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全局和長遠的指導作用。

    我們在充分肯定“十五”成績的同時,還要看到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經濟整體素質依然不高,經濟結構仍不合理,經濟增長依然粗放。比如,對當前我國相對偏高的投資率而言,消費率依然偏低,經濟增長仍過分依賴第二産業,第三産業比重仍然偏低等。再如,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仍存在片面追求速度,輕視質量和效益的現象。二是改革仍有些滯後。“十五”時期,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多項改革,取得了重要進展。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許多不適應,從而影響了社會經濟的更好更快發展。如,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相對滯後,妨礙了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落實。三是地區經濟發展仍然不平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200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2倍,比2000年的2.8倍又有所擴大。在全國各省和自治區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浙江是最低的新疆的2倍,農民人均純收入最高的浙江是最低的貴州的3.5倍。到2005年末,農村仍有貧困人口2365萬人。四是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仍不協調。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和矛盾,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認真應對。

    “十五”時期取得的巨大成就為我國在新世紀的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未來,我們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更有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相信,只要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握機遇,開拓進取,求真務實,艱苦奮鬥,就一定能夠繼續把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向新的階段。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 劉愛華)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