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6日電(記者 周婷玉)1958年9月2日,我國第一家電視臺正式開播。到2005年12月31日,全國共設立電視臺302家、廣播電視臺1932家、教育電視臺50家……這項數字只是電視事業繁榮的一個縮影。如今,已過不惑之年的中國電視事業邁著更穩健的步伐快速發展,展露著成熟而又充滿活力的姿態。
頻道節目枝繁葉茂
“電視既是新聞信息的主要平臺,又是家庭娛樂休閒的主要方式。”廣電總局社會管理司副司長任謙説。自誕生以來,電視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做出了重要貢獻,而這一切得益於電視頻道和節目的豐富多彩。
1983年以前,我國只有幾十家電視臺,一家省級電視臺基本就是一個頻道,電視人口覆蓋率約40%。“自中央、省、地、縣四級辦電視的政策出臺後,我國電視事業走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任謙説,目前全國共開辦電視頻道1279套,另有1700多家縣級廣播電視臺在電視公共頻道的預留時段內插播自辦節目,電視人口覆蓋率超過95%。
同時為使廣播電視“走出去”,廣電總局還批准了央視國際頻道、西法語頻道,上海東方衛視頻道,福建海峽電視臺等16套外宣頻道在北美和亞洲長城平臺播出。
此外,“電視傳輸技術的發展,大大地提高了節目傳輸的效率和質量。”任謙説,自有線電視系統出現以來,全國有線電視用戶數已達3億人;第一次成功利用試驗通訊衛星傳輸節目後,全國已有72套頻道的節目上星傳輸。
電視頻道數量的上升要求電視文藝創作的跟進。1990年電視劇《渴望》的播映牽動億萬人心,此後電視劇成為一種主要的大眾文化形式,2005年已達到生産1.2萬餘集的製作能力;《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等新聞類節目,以其貼近百姓生活、表達民眾心聲、快速反應新聞焦點的特點受到觀眾的歡迎;而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曾經帶動國內綜藝節目的普遍轉型。此外,電視大賽、情感類節目、音樂歌舞、戲曲曲藝等各類節目都極大地豐富了熒屏。
“我國的電視文藝熱點亮點頻頻閃現,各類文藝形式造就了異彩紛呈的熒屏景觀。”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説,2005年全國共製作電視節目255萬小時、播出1259萬小時。
新視聽媒體層出不窮
“數字化是廣播電視升級換代的基礎,是我國廣電系統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最緊迫的任務。”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説。
近年來,我國青島、杭州等城市有線電視數字化取得重大突破,一些省份正在推進有線電視數字化的整體轉換。此外,全國已批准開辦120套內容多樣、定位鮮明的數字付費頻道,其中80套已實現開播。
在電視數字化的進程中,隨著數字技術和寬帶技術的逐漸成熟,網絡電視、移動電視、樓宇電視等新視聽媒體也應運而生,它們採用與傳統廣播電視不同的傳播載體、播出技術和收看裝置,為人們提供視聽節目服務,使節目接收更加方便。
廣電總局社會管理司網絡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從2001年開始,廣電總局先後批准山東、湖北、廣東等中、東部地區的17家廣播影視機構通過區域性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開辦視頻點播業務;批准上海電視臺、深圳電視臺等4家廣電機構進行移動數字電視試驗;批准147家單位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2005年在哈爾濱和上海開展了網絡電視業務的試點工作,其中哈爾濱的用戶達5萬戶左右;另外還有3家省級廣電機構取得了開辦手機電視集成運營業務的資格。
“積極發展數字付費頻道和各類新視聽媒體業務,有助於為廣大群眾提供內容更豐富、質量更高的多樣化、個性化的廣播電視服務。”任謙説。
規範管理促有序發展
“目前,電視臺已從初期的規模數量擴張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在談及我國電視臺和電視頻道的數量後,任謙特別強調,現在公佈的數字是結構調整後的結果。
任謙説,自鼓勵四級辦臺後,電視臺數量一度可謂是“瘋長”,2001年有線臺、無線臺、企業臺等各類電視臺總計曾達到6800多家。“電視臺盲目的數量擴張,導致電視節目的亂播濫放,盜版盛行。此時結構調整、職能轉變勢在必行。”
此後,為促進電視播出機構提高質量、增進效益,廣電總局大力推進電視播出機構的有效整合和頻道資源的優化配置,鼓勵、支持電視節目設置按照定位準確、特色鮮明的要求進行合理調整。“至今共開辦經濟、影視、體育、少兒、生活等專業化、對象化定位的電視頻道560余套,初步形成了門類齊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專業電視頻道體系。”任謙説,專業化的定位,避免了頻道的同質化競爭,能滿足不同觀眾群的需要,促進電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2004年下發的《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管理規定》則推動了各類電視節目數量和質量的大幅提升。任謙説,規定一方面保護社會各界參與廣播電視節目創作的積極性和投資熱情,同時又要求通過業績審核,形成良好的有序競爭和淘汰機制。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國共有各類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1944家,其中混合所有制有限公司1200余家。
在新媒體方面,張海濤説:“為了防止一哄而上,走先發展、後規範的老路,急需制定全國統一的,具有先進性、自主性、實用性的技術標準。”據了解,廣電總局正與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合作,抓緊制定我國的地面數字電視標準;並積極研究制定符合我國實際的各個新媒體的技術標準,統籌規範各種技術手段,推動我國電視事業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