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關村:積極發揮國家創新戰略中的“引擎”作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記者黃威、崔軍強)我國智力資源最為密集的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近年在技術創新和産業規模上取得整體突破。目前,園區已形成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産業發展格局。2005年,企業銷售總額達到4800億元,為北京市每百元地區生産總值中貢獻了14元。實踐表明,中關村正為我國實施的創新發展戰略積極發揮其“引擎”作用。

    “積澱”與“空降”的結合

    記者採訪了解到,中關村科技園區近些年始終在探索以企業為主體、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産業發展道路。如今,一批企業以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以新型産學研、海歸創業、專利標準戰略等方式為載體,在軟體、集成電路、網絡通信、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前沿領域取得原始創新突破,部分成果還憑藉核心技術進入産業鏈的高端領域。

    2005年底,由留美學者創辦的北京威訊紫晶科技公司,與首都高校合作開發出符合國情並兼容國際標準的短程無線微電子發射接收芯片及解決方案。今年3月,國際電子與電器工程師聯合委員會把該公司的解決方案作為正式標準的一部分,威訊紫晶也被指定為中國短程無線網絡標準制訂的骨幹單位。公司總經理酈亮告訴記者,這一技術的問世,可為國家正在制訂的短程無線網絡收發機標準提供支持平臺,還將使中國的家電企業用上質高價廉的短程網絡芯片。

    目前,中關村的17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有2500家企業是類似于威訊紫晶這樣由海歸人員創辦。現已涌現出多媒體數字芯片系列産品佔世界市場60%份額的中星微電子公司、開發出我國首枚無線局域網核心芯片“萬通一號”的六合萬通公司、推出填補我國商業智慧高端市場空白産品的吉貝克信息技術公司、打造國內第一條完整的網絡安全産品線的啟明星辰信息技術公司等一批創新能力強、市場前景好的企業。

    據長期從事民營企業發展研究的長城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分析,中關村原始創新成果近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積澱”與“空降”的優勢結合。即高校、科研院所長期“積澱”的眾多科研成果,與攜帶國際先進技術和理念“空降”的海歸人員結成新型産學研聯盟,加上民營企業家的風險資金、運作機制,聯手開發出高端領域的核心技術並迅速轉化為産業規模。他認為,這一模式將是較快縮短我國與世界先進國家差距的一條捷徑。

    可以説,中關村是中國最典型的一片“靠頭腦吃飯”的土地。統計反映,近5年來,中關村企業用於研發的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達4.7%,遠高於全國企業的平均水平;企業牽頭和參與制訂國際標準8項、國家標準98項;在國家“863”和“973”重大科技項目中,由中關村企業負責攻關的分別佔25%和36%;園區已研發生産出6個大類、2000多個品種的“中國芯”組群;2005年,中關村企業申請的發明專利達3300多項,近10年間年平均增速為66%。

    集成資源打造“新”品牌

    據長城所近期調查,緊盯市場需求,把國內外技術、人才、資本等資源集成起來打造更新的技術、品牌,是中關村企業博弈天下的另一做法。

    談起運用這種創新模式的企業,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副主任任冉齊如數家珍。他舉例説,華旗資訊公司通過整合區域科研資源,自主開發出空間鼠標、數碼影像數字水印等國際領先技術;德信無線公司抓住國內手機市場發展機遇,為廠商提供超前的設計服務;信威通信公司打破外國技術壟斷,開發出自主知識産權的同步碼分多址無線通信系統;清華同方研發的集裝箱檢查系統已銷往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友軟體集團推出的管理軟體位居我國ERP市場第一;利德華福公司開發出的高壓變頻節電設備替代西門子等跨國公司産品等。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中關村的産業業態創新也異常活躍,以技術為核心的服務業開始上升為地區支柱産業。據了解,中關村軟體和集成電路設計業的規模已佔全國三分之一,軟體出口額佔全國的一半,其生産總值已佔園區經濟總量的45%;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分別攀升到40%和25%;軟體業、計算機服務業、專業技術服務業、網絡通訊服務業等的發展速度超過平均水平,數字內容、IT外包、委託研發設計等新型服務業態不斷更替。

    此外,中關村還積極整合信息技術産業鏈資源,建立了閃聯、TD-SCDMA産業聯盟、下一代互聯網産業聯盟、長風軟體聯盟、手機産業聯盟、SOC促進中心等,一個産業聯盟涵蓋了相關産業鏈各個環節的主要企業,使産業要素的集聚從橫向到縱向形成合力。

    站在“巨人”肩上與其同行

    上世紀90年代,中關村人就開始實施與“巨人”同行戰略,即與國際知名企業合作,消化吸收其先進技術提升自我。現在,大批留學生企業以國際化視野帶回先進技術,或是採用授權、許可的方式,高起點地實施二次開發;一些實力壯大的企業以走向全球産業前沿為目標,通過海外並購、兼併或合作等方式,獲得快速擴張急需業務和相關先進技術,實現技術趕超和跨越。

    2004年底,中關村“旗艦”企業聯想集團整體並購IBM的PC業務,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計算機公司。新聯想集團擁有2500余項專利,在北京、日本、美國分別設有研發中心,形成了遍佈全球的研發佈局。今年2月底,首批印有聯想標誌的個人電腦在印度工廠下線,同時首次在冬奧會實現高質量的技術支撐服務,這表明聯想品牌在國際市場已佔有顯著地位。

    “具備快速捕捉國際新知的能力,是中關村企業持續創新的基礎。”首批在“村”裏辦企業的“老村民”紀世瀛這樣評價。

    截至去年10月,中關村科技園區已吸引世界500強企業設立了113家分支機構,其中研發機構42家。德勤公司去年公佈的“亞太高科技、高成長500強”企業中,中國有90家企業入選,其中32家來自中關村。目前中關村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交易的企業有13家,佔中國內地25家上市企業的半壁江山。(完)

 
 
 相關鏈結
· 國資委等組織中關村科技園開展股權激勵試點工作
· 自主創新榜:中關村實現自主創新群體性突破
· 北京中關村企業牽頭創國際標準8項國家標準98項
· 大量研發中心聚集 中關村成為世界科技創新基地
· 香港資金已成為中關村科技園區海外投資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