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13日   來源:教育部網站

教育要發展 關鍵在人才
——教育部部長周濟在2005年度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講座教授受聘儀式暨長江學者成就獎頒獎典禮上的講話

(2006年3月29日)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05年度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受聘儀式暨長江學者成就獎頒獎典禮。今天,陳至立國務委員親自出席受聘儀式和頒獎典禮,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高度重視和對高校高層次人才的親切關懷。長江學者代表陳玡仰教授、李寧教授、饒子和教授,大學校長代表黃伯雲院士作了發言,講得都很好。在此。我謹代表教育部向新受聘的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和長江學者成就獎獲得者表示熱烈的祝賀!向一直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的有關部門、香港著名愛國實業家李嘉誠先生以及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1998年,在時任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同志的親自主持下,教育部與香港李嘉誠基金會共同實施了“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八年來,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關心下,在中央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高等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已經成為知名的人才計劃品牌。先後已有88所高校聘任了727位長江學者,6位學者榮獲長江學者成就獎。今天又有191位長江學者受聘上崗。來自內地、香港高校和中國科學院研究機構的4位學者榮獲長江學者成就獎。“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不僅使一批優秀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脫穎而出,而且激勵他們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帶動一批重點學科進入或保持世界先進水平。到2005年,共有24位長江學者當選為兩院院士,有46位長江學者擔任“973”計劃首席科學家,有87項由長江學者主持或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的科研成果獲得國家三大科技獎勵。一些長江學者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了研究論文,在國家重大科技攻關、解決重大關鍵技術問題和重要理論創新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年前,也是在人民大會堂,陳至立國務委員出席了2004年度長江學者受聘儀式並作了重要講話,她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給予了高度評價,對加強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作了重要指示。一年來,教育部認真學習貫徹中央關於人才工作的決定和至立同志的講話精神,積極採取措施,大力加強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下面,我就在新的形勢下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談三點意見。

    一、自主創新,關鍵在人才

    2003年底,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建國以來第一次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制定和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對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進行了全面部署。人才培養,基礎在教育。高等學校必須大力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努力肩負起培養數以千萬計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的歷史使命。不久前,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作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上指出:“科技創新,關鍵在人才。傑出科學家和科學技術人才群體,是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這不僅對推進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乃至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且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將産生重大的推動作用。高等教育是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的結合點,高等學校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和高層次人才集聚的戰略高地。高校教師隊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隊伍是國家高層次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決定著高水平大學的建設水平和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而且也是國家基礎研究和高技術領域原始創新的一支主力軍,是解決國民經濟重大問題、實現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的一支生力軍。據統計,“十五”期間高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的比例分別佔到全國的59%、65%和54%。一批高校教師作出了突出貢獻。實踐證明,加強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對於深入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高校要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更大貢獻。關鍵在於建設好一支富有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後期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進入了歷史上最快最好的發展時期,實現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跨越,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支持下,在以“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為核心的高層次創造性人才計劃的帶動下,各地和高等學校大力推進人才強校戰略,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認識到,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優秀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數量偏少,世界一流人才缺乏,在國際學術領域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亟待增強,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充分發揮作用的制度環境還有待進一步改善。因此,我們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按照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增強大局意識、機遇意識和危機意識,切實把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大基礎性工程。下更大氣力抓緊抓好。

    二、緊緊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加強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

    未來15年,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為高等學校的發展提供了最好的條件、最大的機遇、最強的動力。我們的優勢是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良好環境,我們的背景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偉大的時代呼喚人才,偉大的時代造就人才。《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一支學風優良、富有創新精神和國際競爭力的高校教師隊伍,我們要深刻領會,認真貫徹落實,緊緊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加強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今後一個時期,要重點抓好以下三項工作:

    一要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偉大實踐中培養和造就高層次人才。發展孕育人才,人才支撐發展。要堅持人才隊伍建設與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與文化繁榮和社會進步相結合,促使人才投身於現代化建設的火熱實踐。服務於人民,奉獻于祖國,在事業的發展中鍛鍊成長。“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要引導人才經風雨,見世面,在大風大浪中鍛鍊,在艱苦奮鬥的磨礪中成為棟樑之材。要進一步構建促進優秀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培養和支持體系,大力實施高層次創造性人才計劃,努力吸引和培養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學術大師和學科帶頭人,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幹,重點支持一批高水平的創新團隊和學術群體,帶動人才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要以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為重點,大力吸引海外優秀留學人才回國工作或以多種形式為國服務。要充分利用海內外優質教育資源,採取多種方式大規模培訓中青年骨幹教師,特別是要加大出國留學工作力度,選派更多的優秀研究生和中青年骨幹教師到海外一流學科專業,師從一流導師學習深造,促進他們掌握國際學術前沿動態,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支持高校教師參加國際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和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競爭國際權威學術組織領導職務,擔任國際重要學術期刊編委,加快提升高校優秀人才在國際學術領域的影響力和競爭力。要充分發揮高校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加強高校創新平臺和重點研究基地建設,努力形成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緊密結合的知識創新體系。為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要推進制度創新,進一步構建有利於創新人才培養和高層次人才集聚的制度環境。要從改革基層學術組織結構入手,打破原有學科組織結構和科研組織模式,建立有利於學科交叉、融合和匯聚的科研體制,形成有利於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提高創新人才培養質量的基層學術組織結構,促進創新團隊建設。要改革研究生培養機制,實行科研主導的導師負責制,建立與研究工作緊密挂鉤的研究生資助制度,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培養質量。要進一步加大高校人事分配製度的改革力度,大力推行教師崗位分類管理和公開招聘制度,深入推進教師聘任制改革,積極完善教師評價機制,強化海內外同行專家在學術評價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強化競爭激勵機制。深化分配製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崗位績效工資制為主的高校薪酬制度,加大對優秀拔尖人才的分配傾斜力度;努力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規律和教師職業特點的現代大學人事制度,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制度環境。

  三要加強大學創新文化建設,努力構建有利於創新人才健康成長和充分發揮作用的文化氛圍。創新體現著先進生産力的發展方向,創新文化是一种先進文化,是一種發展文化。高等學校是傳播先進文化和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要大力培育和弘揚創新精神,把提高科學素質、樹立科學精神、培養科學道德作為創新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繼承和發揚革故鼎新、敢為人先的精神,提倡理性懷疑和批判。努力營造追求真理、獻身科學、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要進一步加強學術道德建設,倡導潛心研究、嚴謹治學,堅決克服和摒棄學術浮躁。要積極探索完善學術自律與學術監督相結合、學術自由與學術責任相結合的有效機制.努力營造民主、寬鬆、開放、和諧的良好學術環境。

    三、切實推進人才強校戰略,進一步開創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新局面

    為貫徹落實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大力推進人才強國戰略,教育部研究提出了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的工作思路。通過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啟動實施了高層次創造性人才計劃。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實施工作力度,大力推進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高等學校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深刻認識“根本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的道理,真正做到尊重人才、關心人才、愛護人才,以超常規的熱情、超常規的努力、超常規的舉措,切實加強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要把人才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與學校各個方面的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特別是要與學校的發展戰略規劃、學科建設與隊伍建設規劃、校園建設規劃緊密結合起來,切實做到謀劃發展時考慮人才保證,制定規劃時考慮人才需求。研究政策時考慮人才導向,部署工作時考慮人才措施。要加大投入力度,統籌配置各類資源,進一步加大學校發展性投入中用於人才隊伍建設的比例,在重大建設項目經費中劃出一定份額用於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同時廣開經費渠道,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工作投入機制。

    長江學者是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創新人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責任。剛才長江學者代表發出了“嚴謹冶學立身、自主創新報國”的倡議,我們感受到長江學者們強烈的愛國熱忱、赤誠的報國之志和高昂的創新激情。我很受感動,也非常贊成。希望大家按照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上提出的要求,繼續發揚心繫祖國、自覺奉獻的愛國精神,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團結協作、淡泊名利的團隊精神,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偉大實踐中,做自主創新的先鋒、拼搏奉獻的榜樣、教書育人的楷模,努力創造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業績。

    同志們,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讓我們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加快建設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