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長假催生6大休閒方式 我國發展休閒産業潛力巨大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記者陳芳、張景勇)“五一”黃金周,北京一傢俬企負責人馬先生的休閒活動可謂豐富多彩:鄉村遊,健身,陪客戶看演出、談生意……

    同馬先生一樣,每年有三分之一時間為節假日的城市居民,正逐步形成六大主要休閒方式:觀光旅遊類休閒、城郊類休閒、度假類休閒、商務類休閒、運動類休閒以及文化類休閒。

    “中國的黃金周正從旅遊經濟形態走向休閒經濟形態,人們對休閒的選擇更加多元化。”中國人民大學休閒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説。

    觀光旅遊類休閒集中體現在黃金周,目前是各類休閒活動的主體,同時會在相當一個階段內保持這種主體地位,這反映了我國休閒發展還處於初期階段。中國旅遊文化資源開發促進會副會長魏小安認為,我國的旅遊觀光産業已發展到中期階段,但休閒産業仍處於發展初期,兩個不同階段的疊加表現為觀光旅遊類休閒仍然是休閒主體,主要對應的也是大眾需求。據統計,我國城鄉居民平均出遊率(國內旅遊人次與全國總人口比率)達到90%以上。

    城郊類休閒漸趨普遍化,以郊區“農家樂”為代表的這類休閒方式呈爆炸式增長,主要對應週末需求。今年“五一”黃金週一個突出特點是鄉村旅遊熱,各地緊緊圍繞“2006中國鄉村遊”的主題年活動,推出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鄉村旅遊産品,僅北京就在12個區縣300多個村安排了鄉村旅遊接待工作。專家估計全國至少有10萬家城郊“農家樂”,僅成都就有6000余家。它不僅滿足了城市居民的需要,而且拉動了城郊經濟的發展,很多農民通過舉辦“農家樂”致富。

    新興的濱海度假、山地度假、溫泉度假等度假類休閒,對應的是長假期和中高端市場。比如,廣東有600多處溫泉,現在已經開發出60多個溫泉度假村。魏小安認為,度假類休閒目前還不夠成熟,雖然全國很多地方建了很多度假村,但並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度假概念,還是城郊類的週末休閒。

    對商務客人而言,應運而生的是商務類休閒。在廣東東莞,12個鎮就有近20家五星級飯店,近30家四星級飯店,飯店總量近400家。客人到了東莞,談兩三天的生意,然後打一天高爾夫球,泡一天溫泉,促成當地形成密集的飯店産業群。

    運動類休閒在六類休閒方式中具有全面的適應性。業內人士認為,應以北京承辦2008年奧運會為契機,大力發展體育休閒産業。

    文化類休閒雖沒有形成轟轟烈烈的高潮,但它體現的是休閒的多樣化和深層次的發展。這幾年,博物館越來越熱,很多地方不僅大力建設公共博物館,很多私人博物館也開始涌現,北京博物館總量已經超過了100個。再如觀看電影電視、去圖書館、逛收藏市場……這些都是文化類休閒。

    當然,以上六類休閒方式在現實中的表現多是複合形態,而並非是“井水不犯河水”。

    魏小安説:“作為休閒的終端表現,休閒方式體現在觀光+休閒、觀光+度假、商務+休閒等各個方面和各種組合上。實際上反映的恰恰是這樣一個發展過程,從單一觀光為主的形態,逐步發展到休閒度假的複合形態;再進一步發展,到休閒産業比較成熟的時候,産品的單一化和專業化就會體現得更充分。”

    “中國傳統文化是區別於其他國家的最大優勢所在,中國發展休閒産業的潛力很大。”一位世界休閒組織官員表示。(完) 

 
 
 相關鏈結
· 政府鼓勵休閒産業發展 休閒大眾化蘊涵巨大商機
· 世界休閒産業杭州“大比武”
· 中國第一個“休閒小康指數”昭示生活方式的變遷
· 黃金周悄然轉向休閒周 長假改變中國人生活方式
· 交通部要求全力做好黃金周後期交通安全生産工作
· 黃金周促成我國國內旅遊進入大眾化消費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