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13日電(丁銘、娜仁)經過我國氣象部門近10年的研究,科技人員目前已探明了入侵我國的沙塵路徑。
據內蒙古自治區氣象臺副臺長、沙塵研究專家康玲介紹,經過氣象科技人員多年研究,我國沙塵天氣與西伯利亞冷空氣頻繁入侵有著密切關係,由於在冷空氣入侵的路徑上分佈著大範圍的沙漠、戈壁,加上其多與蒙古氣旋的共同作用,導致了沙塵暴頻繁發生。
據研究,目前,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我國天氣的路徑主要有三條。東路:從蒙古東中部南下,影響我國東北、內蒙古東中部和山西、河北及以南地區;中路:從蒙古中西部東南下,影響我國內蒙古中西部、西北東部、華北中南部及以南地區;西路:從蒙古西部和哈薩克斯坦東北部東南移,影響新疆西北部、華北及以南地區。
康玲説,這三條路徑也是入侵我國的沙塵路徑。而就京津地區而言,對其影響最大的沙塵路徑是中路。因為中路與京津地區的距離最短,而且沙塵傳輸路徑經過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所以影響也最大。
我國屬於中亞沙塵暴多發區的一部分。從沙塵源上看,發生在我國的沙塵暴,既有境內沙塵源的影響,也有境外沙塵源的影響。特別是今年,境外沙塵的影響更為嚴重。其中,造成今年京津地區多次出現揚沙天氣的沙塵主要是由“中路突破”的。
據了解,我國政府早在1996年就開始了對沙塵暴的研究,隨後又組織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及有關單位開展了專題研究。這項研究運用了衛星、遙感和激光雷達等高新技術,研究了沙塵暴的起源地、傳輸路徑及其對北京的影響,並提出了減緩沙塵暴影響的對策。
這些對策主要包括:在京津周邊地區建立以植樹造林為主的生態屏障;在渾善達克中西部地區推動以退耕還林為中心的生態保護帶;在河套地區和沙化土地地區以保護水資源和天然綠洲為中心,控制沙化土地擴大,保住天然綠洲,逐步擴大人工林等。
目前,這些對策正在逐步實施。其中,國家為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總投資達558億元,自2000年開始試點的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88億多元,完成治理總規劃任務的四分之一,七分之一的裸露土地披上了綠裝,有效減輕了京津及周邊地區的風沙危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