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建設新農村 各地採取綜合措施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17日   來源:經濟日報

    積極發展品種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産品。延長農業産業鏈條,使農民在農業功能拓展中獲得更多收益。發展農産品加工、保鮮、儲運和其他服務。支持發展農業産業化經營,培育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健全企業與農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擴大養殖、園藝等勞動密集型産品和綠色食品生産。鼓勵優勢農産品出口。發展休閒觀光農業。

    推動鄉鎮企業機制創新和結構調整,引導鄉鎮企業向有條件的小城鎮和縣城集中。扶持縣域經濟發展,注重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和服務業,壯大縣域經濟。健全就業信息服務體系,引導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産業和城鎮有序轉移,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增加農民務工收入。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莆田枇杷的嬗變

    4月莆田,枇杷飄香。枇杷基地裏採果的、售果的、購果的,人來人往,一派熱鬧景象。

    福建莆田是我國主要的枇杷産地,種植總面積和總産量分別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當地10萬果農在經歷了多年的摸索之後,終於找到了“創立自有品牌”這把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創立品牌,為競爭贏得籌碼

    4月15日上午, 蘆鎮果農陳天榮的10多箱“早鐘六號”枇杷剛送到廈門果品市場,就被商販搶購一空,每公斤價格要比別人的貴上1.6元。陳天榮知道,他賣的“ 蘆”牌枇杷如果不是綠色食品和福建名牌産品,銷路不會這樣好,價錢也賣不了這麼高。

    從2000年開始,該鎮果農籌集了數十萬元,著手爭創省級名牌和申報綠色食品標誌。他們對全鎮的果園進行了大改造,改良土壤,改善水系,改造老樹,成立了秋泗名優果樹基地,形成“基地+農戶”的生産經營管理模式,改過去分散經營為集約化經營。憑著“綠色食品”標誌,憑著“福建名牌産品”, 蘆枇杷很快成為了市場的“寵兒”。 蘆鎮果農靠此年增收300多萬元。

    經營品牌,讓枇杷暢銷

    好産品還得會吆喝,莆田的果農已經越來越明白這個道理。

    請進來推介,是莆田市經營枇杷品牌的有效方法之一。這幾年全市建起了多個枇杷專業市場,以品牌為保證,吸引果販進山購果,形成了“果農—果販—果市”的銷售體系。 蘆鎮投資上千萬元建設的 蘆市場已成為莆田最大的枇杷交易市場,日交易量達到500多噸,交易額40多萬元。

    走出去推介,也是經營“品牌”的一劑良方。莆田市從1999年開始在全國各大果品市場設立“經銷點”和“專賣店”,以經銷點、專賣店的形式規範市場。目前僅常太鎮就在全國各地建立了100多個枇杷“專賣店”。

    今年3月底,40多件“早鐘六號”枇杷以配貨冷存的形式,通過輪船運往加拿大,這是莆田“早鐘六號”枇杷首次銷向歐美國家。今年莆田將有5噸枇杷運往歐美國家試銷,這一嘗試將讓莆田枇杷在國外尋找到更大的市場空間。

    拓展品牌,形成枇杷産業鏈

    要使果農們有持續穩定的增收保障,就得探索一條枇杷深加工的路子。由於枇杷營養豐富,有防癌、潤肺、健胃、養顏等功效,因此多年前莆田就鼓勵有關企業著手開拓果酒市場。莆田綠森莊園酒業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生産出第一批全汁枇杷酒。深加工對枇杷産業鏈的延伸、莆田枇杷品牌的拓展和農民的穩定增收,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現在,莆田已經發展了4家像綠森公司這樣較大規模的加工企業,年需枇杷3000噸左右,另有許多小型枇杷罐頭加工企業,一年也需要枇杷1000噸左右。文/本報記者 石偉 通訊員 林劍冰

    記者感言 一堂生動的增收課

    還是那片枇杷林,還是那些種果人,可較之五年前這裡已經發生了許多變化。其中感觸最深的有兩點:

    一是種植觀念變了。過去種枇杷是種成啥樣是啥樣,不太在乎枇杷的長相、品質和品牌。現在這裡的果農們在增産的同時,還想方設法在提高枇杷質量和聲望上下功夫。好的果每公斤能多賣三五元,全市果農人均就能增收100元。好果賣優價,孬果賣賤價,這是市場規律。他們説“這是市場逼出來的”。

    二是銷售觀念變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當地人已經深諳這個理兒。所以這幾年“走出去請進來”、走南闖北地四處開枇杷推介會,已經成為莆田枇杷銷售的一大法寶。果農林麗英説,“種了一輩子的枇杷,到頭來還是在自家的枇杷樹下給自己上了一堂增收課。”(石偉)

     在王老漢家算奶牛經濟賬

靠養牛過上好日子的雙城市東官鎮村民王老漢正在家裏吃午飯。

    4月的北國名城雙城堡,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沿著雙城通往五常的公路前行,一路牛群牛影,路旁院前、田頭三五成群或立或臥的黑白花奶牛顯得悠閒自得。

    4月12日中午,記者來到黑龍江哈爾濱市雙城市東官鎮慶民村王金財老漢家,他和家人正在吃午飯,餐桌上擺著“木耳炒肉”、“宮爆雞丁”等四菜一湯。記者來到王老漢家後院,看到了牛圈中幾十頭黑白花奶牛。王老漢和兒子從6年前養的兩頭牛,發展到現在的70多頭牛,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王老漢手指著身後新蓋的鐵皮棚頂磚房對記者説:“那五間房是我二兒子王臣花9萬多元蓋的,老大王軍花了十多萬元正在前院蓋新房呢。這些錢都是養牛賣奶掙的。”接著,王老漢掐著指頭和記者算了一筆賬———一頭奶牛去掉喂青貯、精料和配種、人工等成本費用5000元,按每頭牛最少年産4噸奶,一斤奶賣9毛5分算,年凈收入2500元。王老漢家有40頭産奶牛,一年光賣奶的純收入就達10萬元。

    坐在王老漢家的炕頭上,東官鎮的吳書記欣喜地對記者説,東官鎮存欄奶牛短短幾年中就發展到1.28萬頭,農民現在每天都向雀巢公司提供80噸鮮奶。雙城市經濟因發展奶牛産業而迅速壯大,成為哈爾濱第一大強縣。全市奶牛存欄數達22.4萬頭,同比增長15%。2005年,雙城市財政收入6億多元,其中奶牛産業貢獻超過3億元。

    當記者問及為什麼雙城奶牛産業能如此做大做強,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龍頭産業時,雙城市委宣傳部長高尚國告訴記者,最重要的是發展壯大奶牛産業鏈。目前雙城市已建成奶牛業養殖小區62個,發展奶牛養殖專業大戶近2萬戶,他們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帶頭人。把好防疫、繁育、青貯三關,是保證雙城奶牛産業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措施。雙城畜牧局霍志宏副局長從另一個角度回答了記者提出的問題。

    雙城市的這些經驗、做法,目前正成為黑龍江省奶牛産業發展的典型推動力。記者從黑龍江省有關部門了解到,2005年全省奶牛存欄達164萬頭,同比增長17%;鮮奶産量達445萬噸,增長22%;奶牛飼養業人均純增收183元。

    奶牛産業正成為帶動黑龍江省農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

    記者感言 事在人為

    訪罷王老漢,感慨良多。

    王老漢家從兩頭牛起步,今天,兩個兒子蓋上了新房;像王老漢家這般滾動發展,雙城60萬農民富了,哈爾濱市乃至黑龍江省形成了“乳品龍頭企業————奶牛示範小區————奶牛飼養農戶”的奶牛産業鏈。

    雙城牛市何以能形成如此大的氣候?首先,像王老漢一樣,雙城的農民懂得牛、會養牛。經過市裏每年舉辦2萬人次以上的繁改、青貯、防疫、飼養管理技術培訓班,雙城農民個個都成了科學養牛的行家裏手。其次,還得益於一系列的鼓勵政策。從鮮奶增量稅收50%返鄉、每年協調金融機構發放2億元以上養牛貸款、為養牛大戶繳納養老保險金,到加大青貯種植戶的補貼、購置大型青貯機械給予補貼等政策,都讓人提神鼓勁。

    雙城牛市能做大,養牛數量居全國縣級之首,實為事在人為!(記者 倪偉齡)

    東 彭福村的變遷

彭福村建起了社區活動中心,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了

    三十年前這裡曾經流傳著一句話,“有女不嫁彭福村”。今年“五一”前夕,記者走進南京市江寧區祿口鎮彭福村,一條條乾淨平整的水泥路兩側,一幢幢樓房掩映在桃紅柳綠之中;更令人心動的是,“村民活動中心”為假山、小徑和流水環繞,圖書室、健身房展現出彭福村的勃勃生機。

    村民告訴記者,今天的彭福村,已是遠近聞名的文明富裕村。2005年底,彭福村的村級資産達2.5億元,集體純收入5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00元。村民中年産值達千萬元的有6戶,500萬元以上的有10戶。村裏自來水、液化氣、程控電話、有線電視、太陽能、廣播入戶率分別達到100%、90%、85%、98%、55%、100%,合作醫療保險、計劃生育、幼兒入托、學齡兒童入學率均達100%。村民耿照華、沈慶陌兩老漢告訴記者:“現在這裡比周圍都富了,空氣好、路好、治安好,家裏住著小別墅,我們覺得比城裏人過得還好。”

    提到彭福村今天的幸福生活,村民們總會説起一個人,他就是今年已經七十歲高齡的、擔任了45年村黨支部書記的全國勞動模範沈慶喜。

    沈慶喜一直有一句話:“讓共同走上富裕道路的老百姓從我們身上看到共産黨好。”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上世紀70年代末,他帶著全村1000多號人拼命苦幹,扛回了原江寧縣糧食畝産最高的獎狀。然而,嚴酷的事實告訴他,光種田種不出小康生活。上世紀80年代,沈慶喜帶領20多名泥瓦工,“闖”進南京城。從清窨井、掏糞池幹起,這些城裏人不願幹的活對於能吃苦的彭福人來説成了掘金的市場。到1996年底,全村300多名進城勞力賺回了700多萬元。今天,建築業已成為彭福村的支柱産業,常年在外的建築隊伍就有33支。上世紀90年代,彭福村搞起了新一輪土地平整,農業生産實現了機械化一條龍作業。沈慶喜告訴記者:“我們的真實想法是把更多的勞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為村裏年輕人找工作,沈慶喜最積極,“一個人就業,一家人就多了近萬元收入”;搞農業科技新品種實驗基地,沈慶喜首先看能讓村民增收多少……2005年彭福村人均收入達到8500元,但這並不包括村裏自己創業的幾十名大小老闆的收入。對此,沈慶喜説:“只有平均線以下這部分人富了,彭福村才是真正富了。”

    彭福村一天天富起來了,蓋起了餐廳,投資修建了活動中心,其中健身室、茶室、老年學校、電腦房和圖書館一應俱全,投資200萬元修建的全市第一家村級衛生院去年底竣工後,解決了遠近村民看病難的問題。看到自己的心願一個一個地在彭福村成為現實,沈慶喜感到由衷的高興。

    記者感言 當好帶頭人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尤其需要基層幹部當好帶頭人。從南京市江寧區祿口鎮彭福村的變遷中可以看出,當好新農村建設帶頭人,關鍵就在一個“帶”字。一是能以富民為己任,有本事把村民帶富。這就要千方百計加快經濟發展,幫助農民增加收入,讓農民生活寬裕起來;二是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本事把人帶好。如彭福村黨支部書記沈慶喜所説,“讓村民鼓了口袋,腦袋也能富起來”;三是作風過硬,一心為民。心底無私者,才能樂村民之樂,憂村民之憂,團結和帶領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記者 薛海燕)

    西 民心合作社架起農企雙贏金橋

新疆昌吉市榆樹溝鎮,村幹部深入田間地頭把測土施肥卡送到農民手中。

    踏著春天的腳步,記者來到新疆昌吉市,所見所聞令人驚喜,一系列促進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正在穩步推進。三宮鄉、大西渠鎮和榆樹溝鎮以三種不同的形式嘗試著農村經營機制的突破,使農民增收有了可靠保證。

    榆樹溝鎮農民唐輝告訴我們,他們全家承包土地64畝,另外還租種了15畝地,其中30畝地用於種番茄,其餘全種棉花。他説,跟著民心合作社種地很踏實,去年種地的收入有2.5萬元,估計今年還能增加一些。地裏還沒播完種,民心合作社已經把産品訂出去了,合同約定收購産品的企業每畝地墊付一袋化肥,企業還要投資給鎮裏建加壓滴灌設施。

    昌吉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陳春雷深有感觸地説,如何破解農民增收難的問題依然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據他介紹,昌吉市農牧民2005年人均純收入5605元,2006年力爭再增加400元。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市委和市政府加大了對農業的扶持力度,每年拿出600萬元扶持農企公司和畜牧業,同時,通過小村並大村,取消三提五統,調整種植業結構,實施訂單農業,加強技術服務,積極做好病蟲害防治等措施確保農民增收。

    榆樹溝鎮是昌吉市的農業大鎮,擁有耕地20萬畝,人均耕地15畝,目前已形成了6萬畝棉花、4萬畝番茄、5000畝葡萄、5000畝西甜瓜等種植基地。鎮黨委書記丁艷明説,榆樹溝鎮結合本鎮農業發展實際,探索組建了“民心農業産業化供銷合作社”,創新和發展了“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用“合作社+村委會+村民小組”來實現利益保障,建立了更加緊密的農企聯結機制,將農業生産從一家一戶生産經營的圈子中解放出來,以實現農企雙贏的經營宗旨,以新的農村經濟經營理念,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和現代農業的發展。

    記者在與農企各方的交談中了解到,昌吉市的“民心農業産業化供銷合作社”已進入全面運作階段,各村以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經營權、集體資金入股,合作社代表農民與企業開展産業合同洽談,組織農産品銷售,實現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為了保證農産品的質量和高産,合作社還與企業商談共同投入增加農業設施的辦法,昌通番茄製品公司和合作社簽訂的合同就包括由企業墊付資金100萬元,每年建成5000畝耕地的加壓滴灌設施,實現每畝地收穫6.5噸番茄的指標。合作社還要代表企業保質保量落實訂單,做好技術指導,使企業解除原料供應的後顧之憂。不少農民高興地説,這是把我們往富路上引呢!

    丁艷明對民心供銷合作社的發展信心十足:按照這個模式發展,榆樹溝鎮有望實現每畝地純收入800元的目標,到2010年全鎮人均純收入達到1萬元將成為現實。

    記者感言 創新無處不在

    昌吉農村涌動的創新春潮令人欣喜,讓人激動。昌吉新農村建設推進辦公室一改過去把34個涉農相關部門召集到一起開會的做法,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總要求成立了5個組:生産發展組、村鎮規劃建設組、鄉風文明組、基層組織建設組、督察考核組,各組採取歸口管理,具體工作具體抓,該哪個組抓的事就召集哪個組的相關部門開會商議,效率和針對性一下子就提高了,使全市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紮實有序,深得民心。

    榆樹溝鎮的“民心農業産業化供銷合作社”在新疆是個首創。合作社採用農業生産的全程代辦制,不僅解決了農民增收的問題,還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同時帶來了集體和農民收入的增加。

    生活富了,心氣順了,基層政權更加穩固了。這就是創新的成果。(記者 姜帆) 

 
 
 相關鏈結
· 農業科技創新給廣大農民增收帶來更多經濟效益
· 寧夏區財政部門各項惠農政策為農民增收保駕護航
· 天津將全面啟動“三個一”工程促低收入農民增收
· 蒙城:“科技入戶示範工程”引領2萬戶農民增收
· 武漢市加強培育指導農産品商標註冊促進農民增收
· 吉林省瞄準糧食增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抓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