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不銹鋼消費水平日益增長、消費與生産缺口達200多萬噸的情況下,一艘不銹鋼“航母”正在建設者手中精心打造,這就是太鋼150萬噸不銹鋼工程。這項工程是山西省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的頭號工程,總投資達165.78億元,設計採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工藝和技術裝備,建成投産後將使太鋼不銹鋼年産量由目前的100萬噸提高到300萬噸,年銷售額突破500億元,成為全球生産規模最大、最具競爭力的不銹鋼企業之一。
日前,記者來到如火如荼的施工工地,看到焦化、燒結、高爐、連鑄、熱軋、冷軋等單元項目建設均在緊張進行,並且大都展露雄姿,特別是2250熱軋工程,土建施工基本結束,機電設備安裝過了大半,成為最有希望在上半年建成的項目。據悉,我國目前尚無生産寬度點1.6米不銹鋼熱軋板卷的機組,所需寬幅熱軋板卷全部依靠進口,太鋼2250熱軋工程設計年生産熱軋卷板380萬噸,其中不銹鋼卷為200萬噸,碳鋼卷180萬噸,帶鋼寬度1—2.1米,為填補我國不銹鋼寬幅熱軋板卷生産空白的重要項目。
中冶集團二十冶2250熱軋工程項目常務副經理曹鐵玉在現場告訴記者,世界同類工程的最短工期記錄是24個月,太鋼2250熱軋工程合同工期只有21個月,即到今年6月30日熱負荷試車。近日業主又提出希望二十冶進一步提前工期,以使鉅額投資早見回報。二十冶盡力滿足業主的要求,在剛剛結束的工程動員會和黨員責任區活動安排會上,項目部向職工發出了“確保‘6.30’、力爭‘6.21’過紅鋼”的號召,細化節點,全力拼搶。從前期的施工情況來看,項目幹得非常艱苦,主要的制約因素:一是原地基設計滿足不了沉降的要求,整體平均再次下挖2.5米,主軋線重新進行土質換填,土方量達到5萬多立方米,相應的還要對邊坡、降水、大臨等設計方案進行改動,影響工期2個月;設計和設備脫期合計3個半月,這樣留給施工的工期實際只有十六七個月。這麼短的工期內,還包含了兩個冬季,對久未經歷嚴冬的南方施工隊伍構成了嚴峻的考驗。為了保工期,參戰職工克服困難,打破常規,在零下二十幾度的情況下,搭著大棚,點著爐子,用被子和電熱毯保溫,堅持進行混凝土澆灌和設備找平施工,現場通宵達旦不離人,再現了當年的“鐵人精神”。機電設備安裝按常規需要6個月,而這裡留給他們的時間只有一半;單體試車按常規需要至少4個月時間,現在只能與安裝同步進行。除了“打破常規”、“見縫插針”、“加班加點”,施工人員保“後墻”更多憑藉的是“軋機之秀”高超的技術和管理優勢。
曾經因土質和冒漿影響工期4個月之久的漩流池,原設計-56米,後因土質原因被改為-35.4米,為國內之最深的漩流池之一。施工人員採用逆做法和“兩鑽一抓”成槽,在底板施工最緊要的關口,50多名施工人員在建築分公司項目經理李哲峰的帶領下,兩天兩夜沒有睡覺。4月20日漩流池內部主體結構封頂,搶回了脫期,受到了業主的好評。因為大年三十F1軋機到貨,機裝分公司的施工班組春節也沒放假,鉗工班長張利華父子倆奮戰在一個工地,退休的老伴過年只好從上海來到太原與他們團聚。據項目部工委書記李金鵬介紹,這個機械安裝班組28天就完成了4台精軋機的安裝,甘曉剛電氣安裝班組三天完成一台精軋大電機的安裝,均創出了新的施工記錄。電裝分公司項目部書記董步理説,主動創造條件是電氣安裝施工的一貫作風,在2250熱軋土建軋機平臺尚未竣工的情況下,他們憑著經驗,自己加工一個架子,提前進行電氣安裝施工;姜華班組對土建基礎外形和孔洞進行準確預測,提前預放電纜,17天放了40公里。目前2250熱軋軋機和液壓管道安裝完畢,兩次油沖洗和壓力試驗結束,已經具備試車條件。軋機牌坊安裝質量優良率100%,管道安裝質量優良率96%。在冶金質量大檢查中排名位居20多家施工單位之首,受到了好評。
毗鄰熱軋工程的不銹鋼冷軋寬幅熱線工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冷軋寬幅熱線。工程今年2月10日開始挖土,年底就要建成,工期只有10個月零20天,平均每個月要完成3000萬元的工作量,施工壓力可想而知。承建這項工程的同樣是二十冶。項目經理陳志輝向記者介紹道,按照以往的施工管理方式根本無法滿足工期要求,譬如常規的6個月的結構製作進度,勢必影響總工期,項目部現在將製作任務同時分攤給三家單位,加快工期3個多月,雖然提高了項目部的成本,影響了經濟收入,卻保證了業主的利益和工期大目標。陳經理告訴記者,冷軋寬幅熱線項目目前施工進度均在網絡內運行,土建和鋼結構施工進入高峰,5月底將上航車,6月1日開始工藝鋼結構安裝,項目部將以每個節點目標的兌現確保年底總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