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01年的夏天,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在中國科協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了題為《在新世紀創造科教興國新業績,為實現“十五”計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的報告,代表中國科協向全國科協工作者發出號召:廣大科協工作者和各級科協組織,要努力推動科技創新,不斷提高我國科技整體水平。
今天,中國科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盤點5年來的成績,中國科協交出了一份科教興國的滿意答卷!
諮詢:為經濟社會發展獻言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鄧楠在總結2005年科協工作時説:“在廣泛宣傳科學發展觀、推動形成科學發展理念的同時,我們還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積極建言獻策,推動科學發展觀深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中國科協發揮科技團隊優勢,為中央和各級政府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第八屆中國西部科技進步與經濟社會發展專家論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專家論壇、第三屆湖北科技論壇……在這些已經成為科技界“名牌活動”的論壇上,科學家們各抒己見,為政策的制定和決策的出臺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
《關於三江平原商品糧基地農業水利設施建設的專題調研報告》、《東北森林工業發展問題的研究報告》、《樹立綠色基礎設施理念,建設宜居城市》的建議……這些關係著國計民生的調查報告都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
科普:惠及神州山川
江西省樂平市鎮橋鎮百樂村村民黃和財包了兩個大棚,一個種西紅柿,一個種黃瓜,一年下來總共能收益五六萬元。讓黃和財脫貧致富的就是農技員王文彬。王文彬是樂平市科協和鎮橋鎮政府聘請來的駐村長期指導。他在村裏開展技術諮詢,教大家病蟲害防治,還手把手地給大家傳授技術。走上了致富路,村裏的人都誇“科學好”、“科協好”!
科技興農一直是中國科協科普工作的重點之一。為此,中國科協專門制定了《中國科協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科普工作的意見》,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中心,以提高農民科技素質為切入點,以普及推廣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為重點內容,廣泛開展了面向“三農”的科技服務活動。
5年來,全國各級科協及所屬團體組織科技下鄉活動25萬多次,動員科技工作者達180余萬人次,覆蓋鄉鎮23萬個,受益農戶8800萬戶。現在,各級農村科普示範基地發展迅速,已經從5年前的1.2萬個發展到3.4萬個,還創建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406個,科普教育基地254個。“這些科普基地發揮了良好的示範、引導和輻射作用,農業科技服務‘110’熱線、百名教授科教興百村、科技特派員下鄉、農民科技致富大王競賽、信息服務站等形式不斷涌現,受到農民普遍好評,成為農民科技服務的新亮點。”中國科協科普部負責人王可介紹説。
交流:中國科技走向世界
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在接受採訪時説,她是隨著中國科協一起走向世界的。5年來,中國科協搭建起科技交流的平臺,讓中國科學家活躍在國際學術舞臺上。今天,中國的科技之聲已經唱響寰宇!
中國科協及所屬全國性學會代表我國加入了218個國際科技組織,在國際科學理事會和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這兩個最有影響的國際科技組織中,我國科學家都擔任了重要領導職務。中國科協還實施了國際組織後備隊工程,目前共有357位中國科學家進入相應國際組織不同領導層任職。2004年7月,中國科協還正式獲得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非政府組織咨商地位。
不僅如此,中國科協還成為與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交流的“科技大使”。在中國科協的主持下,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活動、海峽兩岸青年科學家研討會、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海峽兩岸科技夏令營、海峽兩岸中等學校科學教育交流等各種活動都獲得了圓滿成功。在中國科協的努力下,兩岸三地的科技團體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活動形式不斷豐富,影響逐漸擴大。
此外,中國科協還在學會工作中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馮長根介紹説,今天,隨著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科技、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科技工作者隊伍發生了顯著變化,科技人員的就業方式、分佈狀態和利益關係都呈現出多樣化的格局。調查表明,我國科技工作者數量已經達到2000多萬人,其中研發人員總數達120多萬人,分別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科技人才隊伍的年齡結構顯著改善,中青年人才成為科技人才隊伍的中堅力量。同時,研發人員的分佈發生了具有重要意義的變化。企業研發人員大幅增長,目前企業研發人員所佔總量比重已超過60%。
新的形勢為科協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中國科協將團結起廣大科技工作者,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用科技搭建起通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康莊大道!(記者 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