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日電(記者馮曉芳)基礎教育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是實現教育均衡的有效途徑。從2日起,利用互聯網上新興的“點對點”(P2P)網絡技術,基礎教育優秀課件開始通過網絡,在寧夏、內蒙古、貴州、新疆等西部中小學播出。
據中國互聯網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等學校無償提供優秀教學課件,中國互聯網協會寬帶P2P應用推進聯盟提供網絡技術平臺,為新疆、內蒙古、寧夏、貴州、青海、湖南等地的中小學生提供優秀教學資源。主要通過利用互聯網新技術縮小數字鴻溝,進行遠程網絡教學模式的嘗試。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規模不斷擴大,網絡技術更新加快,網民人數過億,互聯網已成為信息社會基礎設施。但是,我國東、西部互聯網發展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在網絡教育方面表現尤為明顯。為此,信息産業部實施“陽光綠色網絡工程”,教育部也推行了“國家基礎教育村村通工程”,基礎教育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是內容之一。
傳統的網絡遠程教育,因下載速度等問題影響教學課件傳輸。而“點對點”網絡技術消除了中間商,不再需要連接到服務器去瀏覽和下載,可以直接、同步共享網絡課件。文件共享、即時通訊、協同計算是寬帶“點對點”的主要應用。目前,在因特網上大量使用的OICQ、MSN等即時通訊都是“點對點”網絡技術的應用,而寬帶下載類如在線音樂、網絡遊戲等將使這一應用越來越普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