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河南省為保證三夏麥收順利進行出臺多項配套服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6日   來源:新華社

    柴油供應保障好 農民增收影響小

    新華社鄭州6月6日電(記者劉子彥 李斌)儘管全國範圍內柴油價格普遍上漲、供應處於偏緊狀態,河南省由於政策到位、準備充分,收割機手與糧農的增收前景並未受較大影響,麥收工作如火如荼。

    記者在漯河、駐馬店等地的農村了解到,由於柴油調價,每畝地的機收價格普遍由去年的30至35元上漲到35至40元,漲幅為5元左右,個別地方達10元。

    河南省農機局管理處處長吳東良跟記者算了這麼一筆賬。他説:“油價從去年的3元多漲到目前的4.75元左右,按每畝耗油2.7升來算,機收價格上漲5元能夠抵消柴油漲價對收割機手的影響。”

    那麼,種糧農民的收入會減少嗎?河南上蔡縣蔡溝鄉鄉長王新華表示不用擔心。他介紹説,河南省今年對農民種糧用柴油、化肥等農業生産資料增支實行綜合直補政策,全省每畝地統一享受11.78元的綜合補貼,“所以老百姓對機收價格上浮表示理解”。

    柴油供應方面,由於石油部門想方設法提前批量購進柴油,因此在全國油源相對緊缺的情況下,河南的供應情況比較好。記者在漯河市郾城區的鄉間遇到送油途中的中石油公司職工劉祿。劉師傅的車裝著24個27升裝的油桶,每天來回拉三四趟。劉祿説:“加油站天天忙著聯絡油源,機手一次加多少油完全沒有限制。他們只要打個電話,我們就送到地頭,不收運費。一次晚上十點接到電話,我也跑了一趟。”

    正在上蔡縣蔡溝鄉南頭村割麥子的機手牛立新説:“這邊服務挺好,沒油了,10分鐘就能送來。”(完)

    “明年我們還來這兒幹”

    新華社鄭州6月6日電(記者李斌 劉子彥)記者在夏收時節的鄉間道路上,經常看到一台臺轉場的聯合收割機昂首駛過。為保證跨區收割的順利進行,河南省做足了各項配套服務。

    在河南,外地農機手持農業部統一印製的《跨區作業證》就能夠免收過路、過橋費。作業區內有公安、交通部門設立的服務站,負責發放服務卡。卡上寫有各種求助電話,農機手若遇到缺油、農機需要維修、沒有作業地塊等問題都能找到聯絡單位。許多服務站前還拉起了“機主同志辛苦了,請下來喝口水”之類的橫幅,為辛勤勞作的農機手準備好涼茶和洗臉水,讓遠道而來的機主倍感溫暖。

    在駐馬店市上蔡縣蔡溝鄉開陳村,記者遇上了正送藥下田間的鄉衛生所所長李仙。她説:“現在由於天氣炎熱和水土不服引起的中暑和腹瀉十分常見,因此我們兩人一組、全鄉共12個組,從29日起下到各個包乾村,向奮戰在麥收第一線的機主和農民分發黃連素、風油精等藥物。”

    閆志傑是漯河市郾城區“三夏”服務中心農機維修點的服務人員,他説:“近兩年夏收期間,政府都把我們組織起來,統一印製名片,發到機主手中。他們機器有個什麼小毛病,打個電話我就騎著摩托車去修。”

    在孟廟鎮田間路上,記者看到當地加油站的張師傅正開著拖拉機從麥田往回趕,車上二十多個油桶都已經空了。他説:“送油到田頭不僅能節約機主的收割時間,同時也省下了收割機路上來回的油耗。我們24小時服務,早上四點半我開車送過油,晚上十二點我也跑過,總之,一定要為機主收割麥子做好保障。”

    上蔡縣蔡溝鄉鄉長王新華表示:“政府為外地收割機手服務,就是為當地百姓服務。如果當地環境寬鬆,服務到位,收割機手明年還會來這裡作業。”

    “三夏”期間,當地農業部門利用手機短信免費為農機手提供氣象預報、作業價格和道路交通等信息。工商部門負責做好後勤保障。由各鄉武裝部牽頭組織治安巡邏隊,為路上的收割機手解決實際困難。

    來自山東的收割機手陳福喜説:“我們在河南已經收割幾天了,這裡收割條件好,吃、住、油啥都不愁,我們一定努力收麥子讓農民滿意,明年我們還來這兒幹。”(完)

    麥茬留得低 禁燒有保證

    新華社鄭州6月6日電(記者劉子彥 李斌)河南各地的麥收工作正全面鋪開,各級政府狠抓秸稈禁燒和防火工作,確保“三夏”的順利進行。

    記者在鄉間採訪時,常常見到“焚燒秸稈、法不容情”“保護樹木、確保三夏進行”等橫幅,還不時開過一輛挂著禁燒標語、開著高音喇叭的宣傳車。

    孟廟鎮政府的白學元乘著麵包車七點半就出發了,晚上常常巡邏到十一二點,車裏配有滅火工具,隨時應對突發情況。白學元説:“鎮上成立了禁燒工作領導小組,從鎮到村,層層簽訂禁燒責任書。出現了問題,包片、包村的幹部要受經濟處罰和紀律處分。”

    對於農民燒秸稈的原因,駐馬店上蔡縣蔡溝鄉鄉長王新華解釋説:“主要還是因為秸稈留得過高會影響夏種操作。”

    今年這一情況有了改變。記者看到鄉政府發給每位農民的《致農民朋友的一封信》,信裏寫著“麥茬不得超過10厘米,對於超標作業者,群眾可拒付收割費”。

    對於如何把握這“10厘米”,來自山東的收割機手陳福喜笑呵呵地回答説:“他們説要割多低,我們都儘量滿足要求。”

    記者在採訪中沒有見到焚燒麥稈的情況,田裏的麥茬都在腳踝上下。令記者感受最深的是,農民對麥稈用途的了解更加深入,這從根本上解決了麥稈的“歸宿”問題。

    上蔡縣蔡溝鄉開陳村農民楊俊一邊把麥子裝進麻袋,一邊告訴記者:“現在造紙廠直接上門收麥稈,1毛錢1斤;放在自己家裏也能喂牛,或者當柴禾燒,比燒煤便宜得多了。”(完)

 
 
 相關鏈結
· 中國石油出臺六項措施確保“三夏”期間農機用油
· 鄭州鐵路局開闢“三夏”物資運輸綠色通道
· 武警“搶收突擊隊”助農戰“三夏”
· 交通部門採取多種形式為“三夏”提供運輸服務
· 安徽省政府派出3個督查組 確保“三夏”工作順利
· 山東開通農機作業服務網上直通車服務"三夏"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