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7日   來源:求是

金融創新:中國銀行業持續穩健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劉明康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化和擴大,中國銀行業的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但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也不斷顯現,公司治理結構亟待規範和完善,經營模式和經營方向亟須切實轉變,競爭能力、盈利能力和風險防範能力亟待提高,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金融創新。可以説,金融創新是當今中國銀行業改革發展的客觀要求,是銀行業規避風險,有效提高國際競爭力,促進銀行業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當前我國銀行業面臨的形勢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正處於攻堅階段。20多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經濟運行中的深層次問題逐漸顯現,改革進入了攻堅階段。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擴大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宏觀經濟政策的貫徹實施都需要強有力的金融支持。傳統的金融産品和服務手段,越來越無法適應發展的新要求,金融創新勢在必行。

    中國銀行業面臨著完全開放的競爭環境。今年底,我國經濟金融將結束加入WTO過渡期,全面融入國際體系。外資銀行在等待多年之後,可以全方位地將其歷經數十年甚至上百年錘煉的經營理念、服務産品呈現在中國消費者面前,與中資銀行展開全面競爭。面對越來越嚴峻的挑戰,我國銀行業只有奮起直追,不斷改革和創新,才能在新的競爭環境中生存、發展和壯大。

    中國銀行業亟須提高核心競爭力。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綜合競爭力較弱,金融産品比較單一,營銷手段比較簡單,市場競爭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品牌效應。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金融創新。要通過不斷創新,佔領銀行業創造利潤的制高點,提高可持續盈利能力,鞏固銀行業改革成果。

    城鄉居民金融意識和金融需求不斷增強。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金融意識、風險意識也隨之增強。他們不再滿足於傳統的儲蓄業務和簡單的投資形式,而是要求銀行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産品供其選擇,創造出多元化的投資産品和投資方式滿足其投資、避險和保值增值的需求。為適應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銀行業必須適時進行改革和創新。

    二、我國銀行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銀行資産質量明顯改善。中國銀監會成立以來,狠抓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比例“雙降”,商業銀行的資産質量有了明顯改善。2005年末,我國商業銀行在提高資産質量方面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整體不良貸款率首次下降到一位數。不良貸款比例下降,為商業銀行進行深層次改革提供了較為寬鬆的環境,使得銀行能夠有時間、有精力研究業務創新等重大問題。

    商業銀行資金充足。截至2005年底,我國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存貸差超過9萬億元,全部銀行業金融機構超額儲備率達到4.17%,遠遠超過中央銀行制度標準。這為商業銀行優化信貸結構、改善資産負債管理提供了條件,但同時也給商業銀行帶來了經營壓力,迫使商業銀行認真研究和探索過剩資金的投資渠道,挖掘金融創新潛力。

    公司治理改革初見成效。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相繼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初步構建了較為規範的現代公司治理框架,體制、機制和競爭手段較從前更加靈活。2005年,交通銀行和建設銀行先後在海外成功發行股票與上市交易,這標誌著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取得了實質性進展。股份制改革實際上是我國國有銀行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的一次“鳳凰涅槃”般的制度創新,通過改革重塑的四大國有銀行將成為全新的現代金融企業。

    內控機制開始發揮作用。近年來,商業銀行的各級管理層對加強內控已形成了共識,法規制度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一個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有利於業務發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時也為金融創新提供了機制保障,保證銀行業創新進入到良性循環的軌道。

    三、金融創新監管工作導向

    中國銀監會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金融創新建設和相應的風險監管工作,先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金融創新及加強相關風險監管的指引和辦法,形成了一系列內部研究報告和工作規劃,並設立了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增進了監管者與被監管者雙方對金融創新及其相關風險的理解。

    一是明確創新監管的總體原則和思路。總體原則是:規範與發展並重,培育與防險並舉,在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發展。工作思路是:以防範風險為前提,以規範管理為基礎,科學規劃、統一佈局,有效加強與政府管理部門和其他監管部門的交流與協作,努力營造有利於金融創新的外部環境,積極支持和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從體制、機制和流程再造等多方面入手,加強制度創新、體制創新和業務創新,推動創新型行業建設,不斷提高銀行業為廣大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水平,全面增強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實力。

    二是不斷完善創新監管制度建設。中國銀監會在支持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快業務創新的同時,密切關注業務創新風險和創新活動對銀行風險管理的影響,堅持風險為本的監管原則,及時出臺相應規章制度和準入標準,保證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近兩年來,中國銀監會先後出臺了金融衍生交易業務、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電子銀行業務等管理辦法,規範銀行業創新活動,並與相關部門共同發佈了《商業銀行投資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管理辦法》、《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辦法》。以後,還要出臺有關銀行卡、商業銀行基金公司、資産證券化、信託業務的管理辦法和監管指引,全方位地加強創新監管制度建設。

    三是深化商業銀行對金融創新的認識。受體制、觀念、思維方式和實踐經驗的制約,國內一些銀行對金融市場全面開放後面臨的生存和發展壓力的認識不足,金融創新的主動性、緊迫性不強。中國銀監會通過召開研討會、組織商業銀行高管層培訓、對外宣傳等形式,引導商業銀行從銀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來對待金融創新,使大家真正認識到金融創新是今後商業銀行提高盈利水平、改善客戶結構、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四是督促商業銀行完善內控制度,提高風險防範能力。目前,國內大多數商業銀行沒有專門機構對創新産品的開發、運作以及長遠規劃進行系統管理,更多地注重推出新産品,而對新産品所帶來的風險則缺乏足夠的認識,更缺乏系統的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和內控制度。2005年操作風險的集中暴露,就充分説明了這一點。針對這種情況,中國銀監會及時出臺了“關於加強操作風險管理的13條措施”,八次召開案件專項治理工作會議,督促商業銀行落實治理措施,定期通報案件情況。我們還特別加強對銀行內部控制的監管,幫助商業銀行創新內部管理體制和業務流程再造,加快實現業務的垂直化管理和扁平化管理。

    五是注重人才培養,提高專業人員素質。與國外一些大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在專業人才及科技手段方面對業務創新的支撐力度不夠,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一些銀行完全照搬照抄國外商業銀行和國內其他銀行的創新産品,産品開發中模倣式創新多、自主式創新少,業務創新的技術含量和服務含量偏低。針對這種情況,中國銀監會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和信息優勢,加強對商業銀行創新工作的指導,在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新的業務和風險領域廣泛開展多層次培訓。在理財業務管理辦法頒布後,為商業銀行培訓了1000余名專業管理和業務人員,從而為銀行業創新活動的有序推進和有效監管提供了及時的專業支持和人才保證。

    六是加強橫向溝通與協作,共同促進金融創新發展。金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是多元化的。在收入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有多少收入用於儲蓄、保險,多少收入用於買房、投資資本市場,都需要通盤考慮。因此,金融創新不是單個部門、單個産品的事情,它涉及行業多、領域廣,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金融市場聯合推動。中國銀監會充分認識到新業務跨行業經營的特點,同時也充分理解商業銀行在業務創新過程中所面臨的跨部門監管問題。為此,我們主動加強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等部門的溝通,共同研究跨市場金融創新活動,積極為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提供“窗口指導”。

    四、積極穩步推進金融創新業務健康發展

    第一,支持商業銀行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積極鼓勵商業銀行針對不同層次客戶提供各具特色的服務,以滿足各類消費者的金融需求。一是支持面向一般客戶的消費類産品和服務創新,推動商業銀行在消費領域內推出更多的銀行卡和個人消費貸款之間、各種個人賬戶之間的混合性、複合性産品,支持在住房信貸領域擴大非傳統性住房抵押貸款,特別是還本付息靈活的服務,以滿足廣大公眾的需求。二是鼓勵商業銀行向客戶提供專業化的投資顧問和個人理財服務,為金融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投資工具。三是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認真落實《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業務指導意見》,積極改善小企業金融服務,引導銀行在小企業貸款管理組織、營銷策略、貸款程序、風險定價、考核激勵、信貸隊伍建設等方面加快機制創新,改進監管,促進小企業貸款業務健康發展,為非國有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第二,鼓勵商業銀行拓寬業務領域,開展綜合化經營試點。近年來,國際金融領域銀行、證券、保險等各種金融業務一體化趨勢明顯。事實上,銀行綜合經營在我國已經存在,目前主要表現為銀證、銀保等業務領域的交叉銷售。為此,中國銀監會積極支持商業銀行拓展業務領域,及時研究商業銀行開展綜合化經營的總體思路,選擇有條件的銀行開展綜合經營試點。同時,不斷加強與中國保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的聯絡,探索深化銀行綜合經營的相關問題。

    第三,支持商業銀行深入開展銀保合作。一方面,支持銀行直接投資設立保險公司;另一方面,支持國內保險資金投資入股商業銀行,建立更深層次的交叉銷售和代理合作關係。在支持商業銀行深入開展銀保合作的同時,對可能産生的利益衝突和風險傳遞要極為重視,制定關聯交易控制制度,有效控制和防範風險。

    第四,穩妥推進商業銀行投資設立基金管理公司。經國務院批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開展通過直接投資方式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工作。目前,三家基金管理公司都發行了基金,每家首只基金資金募集規模都超過了40億元,平均募集規模達到51.14億元。在試點過程中,我們督促商業銀行按照“法人分業”的原則,建立健全與其所設基金管理公司之間的風險隔離、關聯交易制度,防範風險在金融市場不同領域的傳遞。同時,加強與證券監管等有關部門的監管協作和信息溝通,防止出現監管缺位、錯位和越位。

    第五,加強對資産證券化試點工作的專業化監管。經國務院批准,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開展資産證券化試點工作。2005年12月,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作為發起人分別發行了兩筆資産支持證券。我們十分重視加強對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工作的監管,以監管手段引導行業規範發展、促進和完善專業市場行為:提高對發起方信息披露主動性的要求,減少市場信息不對稱,以促進市場的規範健康發展;加強對投資者群體的投資風險監管檢查,以提高投資者對資産證券化産品的認識水平和管理手段,通過培育專業化的投資者群體間接地促進資産證券化市場規範發展。

    第六,鼓勵商業銀行自主開展人民幣衍生産品業務。衍生産品是銀行中間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人民幣增值業務比重,中國銀監會鼓勵商業銀行自主開展人民幣衍生産品業務。當前,外資銀行參與人民幣衍生産品市場交易的深度和廣度逐步提高,交易規模呈放大趨勢,但中資銀行對這些基本産品的知識和操作還不夠熟悉。因此,中國銀監會積極鼓勵商業銀行走出去虛心向外資銀行學習並且加強實踐,逐步提高自主開展人民幣衍生産品業務的能力。

    當前,西方發達國家銀行日益全能化,銀行、證券、保險綜合經營已經成為國際金融業的一大發展趨勢。對我國銀行業而言,加入WTO必然要求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與國際銀行業的全面對接,我國銀行業開展與其他金融領域之間的綜合經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時代呼喚著銀行業綜合經營,時代激勵著銀行業綜合經營。我們要大膽創新、大膽實踐,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姿態迎接中國銀行業綜合經營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