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山西以煤炭産能“零增長”為目標求科學發展之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記者郭力群、陳忠華)我國最大的煤炭生産基地山西省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5年中全省煤炭産能將以“零增長”為目標,期末煤炭年産量將繼續控制在7億噸左右。這表明山西新的煤炭産業發展規劃正在著力扭轉粗放式增長方式,“瘦身”強體、內涵發展,積極探索“集約、內涵、高效、清潔、和諧”的科學發展之路。

    山西省提出,到“十一五”末,全省煤礦數量將控制在2500個以內,百萬噸以上礦井的産量將佔總産量的80%,全省形成2個億噸級大型煤炭企業集團,而煤炭總産能實現“零增長”。

    截至“十五”末,山西煤炭産能達到年産7億噸的水平,為國家能源建設做出突出貢獻。但一段時間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山西的煤炭開採一度形成了國家、地方、鄉村及個人齊上陣,“多、小、散、亂、差”的發展格局,帶來了資源浪費、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地表沉陷、礦難頻發等一系列問題。為提高産業集中度和總體素質,走集約發展道路,山西選擇從“治亂”破題。從2005年9月開始,這個省開始在煤炭行業實施“三大戰役”:依法關閉非法、違法採煤礦點4876個,全力遏制非法、違法生産。煤礦數量大規模“瘦身”,到今年6月底,主要産煤縣年産9萬噸以下的1400個小煤礦將被整合淘汰。在減少煤礦數量的同時,推動建設現代化大型礦井與煤資源轉化加工産業並舉、核心競爭力較強、産能億噸級和幾千萬噸級、銷售收入幾百億元的大型煤炭集團。

    産能産量盲目擴張,不僅過度消耗和浪費煤炭資源,而且會導致供過於求和惡性競爭等問題,並使不堪重負的生態環境“雪上加霜”。基於這樣的認識,山西提出要摒棄盲目擴大産能、産量的外延式發展老路,在科學預測和保障全國煤炭需求的基礎上,自覺控制總量,提高煤炭經濟質量效益,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根據對全國煤炭市場需求量的分析預測,按照佔全國市場份額25%的比例測算,“十一五”末,山西省煤炭年産量將控制在7億噸左右,而目前建成和在建的礦井規模已達到這一水平,未來5年全省煤炭産能産量必須實現“零增長”。山西省規定,除對新上的重點煤電、煤化工、煤制油項目適當配置部分煤炭資源和礦井産能外,一律不再新上生産商品煤的煤礦;引導鼓勵大型煤炭企業通過兼併現有小煤礦、整合資源和産能置換實現發展壯大;通過改革採煤方法、採用先進採煤技術和設備等途徑把煤炭資源回收率從現在的40%左右提高到60%以上,並將煤炭洗選比重提高至70%以上,提高附加值和經濟效益。

    山西省委、省政府認為,長期以來,山西以生産和輸出煤炭為主,要建設“綜合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能源基地,就不能停留于單一的煤炭生産和輸出。做好“煤文章”,要跳出“唯煤”思路,圍繞煤炭,著力實現煤炭經濟的綜合高效發展。未來5年,山西省將在加快晉北、晉東、晉中三大煤炭基地建設的同時,大力推進煤炭加工轉化,發展電力、焦炭、煤層氣和焦爐煤氣、煤基醇醚燃料和煤基合成油等綜合能源産品,形成一次、二次能源並舉,煤、電、氣、油等各類能源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大力發展與煤炭相關的産業,形成煤-電-鋁、煤-鐵-鋼(鑄)、煤-焦-化等多種産業鏈條,打造多元支柱産業群,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和經濟優勢。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煤炭産業發展應與生態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山西省委、省政府從2006年開始組織實施藍天碧水、造林綠化和煤礦沉陷區治理等“三大工程”,整治生態環境,為三晉大地披綠裝,還人民群眾碧水藍天。

    煤炭經濟發展,應給予煤礦工人更多的人文關懷,把他們的生命安全放在煤炭生産的首要位置,將煤炭工業導入文明和諧的發展軌道。山西省明確提出,煤礦安全生産狀況要有明顯改善。同時,不斷改善礦工的生産生活條件,提高礦工的生活質量,5年內擬新建住宅面積600多萬平方米,讓全省9.5萬戶、近30萬礦區職工及家屬告別低矮、簡陋的棚戶區。(完)

 
 
 相關鏈結
· 山西啟動現代煤炭物流市場建設欲破煤炭運銷瓶頸
· 山西實行國有重點煤炭企業礦工工傷定點醫療制度
· 山西:四大傳統産業在招商引資重點中"退居末席"
· 山西省召開煤炭工作會議 安排煤炭工業主要工作
· 山西産煤縣年內全部完成煤炭和非煤礦産資源整合
· 山西省煤炭工業確立“十一五”期間八大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