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影視三大工程“並駕齊推”新農村文化建設
——訪廣電總局新聞發言人朱虹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記者 周婷玉、吳晶晶)“廣播電視是我國農民了解黨的政策路線、學習知識、掌握信息最現實、最有效的方式,而科教影片則被譽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金鑰匙’。”廣電總局新聞發言人朱虹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
近年來,為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廣電總局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如今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道路上,這三大工程再次“並駕齊推”,成為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主動力。
實在的數字見證工程成效
廣電總局的三大工程都是在五六年前就已開始實施。回顧“十五”成就時,一連串實實在在的數字就是這三大工程的收穫。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自1998年初至2005年底,基本解決全國已通電的11.7萬個行政村和8.6萬個5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共9700多萬農民群眾聽廣播、看電視的問題。
2000年開始的西新工程則使新疆、西藏等西部七省區的廣播電視覆蓋能力比過去提高了3倍,每個縣能聽到、看到2套至3套調頻廣播和無線電視節目。同時西新工程還大大增強了少數民族語言廣播影視節目譯製播出能力: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開辦的第8套節目用5種少數民族語言播出,每天播音時間增加20個小時。西藏、新疆、內蒙古等人民廣播電臺共新開辦9套民族語言廣播節目,每天播音時間共增加98小時。
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從1998年開始實施。“十五”期間先後向全國22個省區資助電影放映機7547臺、流動電影放映車651輛、發電機2169臺、放映大棚117個、數字電影放映機54臺、幻燈機159臺、電影拷貝23289個,組建電影放映隊7000個。目前,西藏、寧夏、北京等地已率先實現年平均放映電影12場以上的目標。
朱虹説,廣電總局將繼續部署實施新一輪的三大工程。“這三大工程專門針對農村地區和邊遠地區,是廣電總局貫徹落實中央決策、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際行動。”
明確的目標帶給農村新希望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已被中央明確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一號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也已被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朱虹説,“十一五”開局之年廣電總局就對三大工程進行了週密的部署,並定下具體目標。
朱虹説:“新一輪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要鞏固和完善已建工程,遏制無線覆蓋滑坡;擴大覆蓋範圍,掃除覆蓋盲區;提高覆蓋質量,增加節目套數。”“十一五”時期廣電總局將實現所有20戶以上通電自然村通廣播電視;基本解決農村80%以上的人口能夠免費接收多套無線節目問題;已實現村村通的地區要使農民群眾能夠收看到中央和地方共8套以上電視節目;無線覆蓋的地區要使廣大農村地區能夠收聽收看到4套以上無線廣播電視節目。
相比其他地區而言,我國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地區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廣播電視覆蓋任務更為繁重。為此,國家專門實施了西新工程,為西部大開發和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創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朱虹介紹,新一輪的西新工程要重點加強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和邊境地區廣播影視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西部和邊境地區民族語言廣播影視節目的譯製製作能力。
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則將積極推進農村電影發行放映體制機制改革,擴大農村公益型放映,培育和發展新型農村發行放映主體,搞活農村電影市場。廣電總局每年選定不低於60部的專供農村放映的故事片和不低於30部的科教片,政府購買後免版權費向農村地區發行。到2010年基本實現全國農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
有序的管理保證工程質量
朱虹介紹,目前三大工程進展順利。新一輪村村通工程正在核實20戶以上自然村廣播電視覆蓋“盲村”的情況、廣播電視無線發射臺站的情況;西新工程已開始三期施工建設和二期整體驗收工作;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正在4個綜合試點省和4個專項試點省區的16個市推進電影數字化放映試點。
廣播影視三大工程的實施給廣大農村帶來的實惠可以預見。但如何保證這些“實惠”實而不虛?“為此,我們針對各項工程制定了詳細的制度。”朱虹説。
為保證村村通工程質量,廣電總局實行了驗收制度。廣電總局和發改委對各地村村通完成情況實行抽檢,2006年就要對各地完成50戶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設工程進行驗收。另外,廣電總局還建立維護機制,使村村通真正做到長期通。
朱虹介紹,在農村電影放映工程中,國有、集體、民營、個體放映隊只要是完成國家規定的公益放映場次,放映隊就可以享受政府補貼。為保證放映補貼和公益放映場次相一致,廣電總局制定了嚴格的場次補貼考核制度,實行統一的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場次回執單措施。此外,為保證試點地區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工作切實落實到位,廣電總局還出臺了《試點地區農村數字電影發行放映實施細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