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財政部副部長朱志剛:財政經濟建設要抓好5項工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21日   來源:經濟日報

    “十一五”期間,財政經濟建設工作的根本任務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做大財政經濟蛋糕,按公共財政的要求,創新體制制度機制,建立健全有效的財政經建工作政策體系,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講,可以細化為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充分利用政府投資與儲備商品杠桿,加強和改善財政宏觀調控,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我國經濟呈現出明顯的投資主導型增長特徵,始終有投資膨脹的壓力。“高投資、低消費”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因素。我國固定資産投資膨脹很大程度上源於政府投資過快增長。政府投資,不僅包括政府直接管理的預算內投資、國債投資、政府性基金投資等,還包括地方通過各種優惠引導而形成的投資。這部分投資量很大。為此,今後調控好投資,一是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真正做到“誰投資,誰承擔風險”,割斷政府與企業投資之間的聯絡,確立企業的市場投資主體地位。以改革來促進調控。二是規範地方政府債務行為,從債務管理角度防範債務風險。三是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信號導向作用,通過控制預算下達的節奏來均衡投資速度,通過調整政府投資方向來優化投資結構。

    另外,糧食、棉花等儲備商品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的物質手段。利用儲備商品調控市場,一是要密切關注市場行情,把握好調控時機,提高調控的質量和效果;二是創新調控機制,以市場化的方式靈活操作;三是深化儲備體制改革,堅持儲備與經營相分離,保證國家儲備資金的安全性、有效性。

    二、構建約束與激勵並重的機制,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努力保障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關鍵是要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減少經濟增長對資源盲目投入的依賴。為此要特別注意兩點:

    ——深化環境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構建生産要素投入的約束機制。一是全面實現環境和資源有償使用。在資源方面,各類企業都要為取得礦業權付費。同時,強制建立起生態修復保證金制度和安全投入制度。在環境方面,要確立並堅決貫徹“先支付費用,後取得排污權”的原則,實現初始排污權有償取得並建立排污權交易二級市場。二是政府承擔起環境和資源方面的公共職責。在企業承擔應有成本的同時,政府承擔相應的公共職責。政府確立對資源和環境的宏觀調控能力。對資源而言,政府必須控制礦業權一級市場。對環境而言,政府要根據環境容量科學核定污染排放總量指標,並建立初始排污權有償取得制度。按公共財政的要求,中央和地方都要加大對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和環保監管能力建設的資金投入。三是要採取配套措施,積極穩妥推進改革。

    ——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構建産業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一是轉變支持方式。根據高新技術的特點,摸索新的支持方式,既要符合公共財政的要求,能夠提高資金支持效率,又要給地方財政部門一定的權力和責任。二是集中力量,重點支持。改變過去點多面廣、分散支持的做法,適當集中資金支持我國産業技術創新的薄弱環節。三是推進知識産權保護工作。

    三、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著力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統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鮮明特點,今後國家財政要加大對農村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同時,要重在為農業、農村提供好的環境,促其發展。對此,財政經濟建設工作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建立農民種糧收益綜合補貼制度,完善産糧大縣獎勵政策,強化國家對農業與農民的保護體系,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在對農民保護方面,今年對種糧農民實施的綜合直補,是建立綜合補貼制度的第一步。明年將以穩定種糧收益為核心,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種糧農民綜合補貼制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調整與完善,爭取在“十一五”期間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的科學的農民補貼制度,建立起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的長效機制。在農業保護方面,進一步完善並加強産糧大縣獎勵政策。

    2、建立建設資金穩定增長機制,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一方面,調整政府投資結構,政府投資優先用於新農村建設。當年新增預算內投資主要用於新農村建設。國債和預算內資金用於農村建設的比重要高於上年,其中直接用於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的資金要高於上年。另一方面,調整車購稅等專項資金投資結構,優先滿足農村公路建設資金需求。

    3、支持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以大流通帶動農村發展。為促進農民生産適銷對路産品,搞活農村流通市場,積極研究支持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財稅政策。

    四、建立有利於能源“開源節流”的財稅政策,破解能源緊張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我國能源問題無論經濟上、政治上還是外交上,都具有重大意義。緩解我國能源問題,要“開源節流”並舉,一是要重點推動油價調整配套綜合改革,建立有利於“節約”的財稅政策。落實好省長負責制,做好對部分弱勢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的油價補貼,為調整油價準備條件。通過發佈價格信號,引導消費者節約用油。二是要積極發展新能源,有效“開源”。發展生物質能源,可替代傳統能源、有利於環保與農民增收,是一舉數得的好事。當前應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要通過支持部分示範企業來進一步突破關鍵技術,帶動整個産業的發展。要加強規劃引導,同時建立起風險分擔機制,以保證新能源企業可持續發展。積極促進太陽能、淺層地能在建築中的應用,積極發展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五、實行精細化預算管理,大力倡導勤儉節約。加強預算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始終是財政部門的重要任務。為此財政經建系統,一是按“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原則管理各項支出。對每一筆支出,每一個項目,都要考慮在保障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能否通過政策設計降低成本,節省財政支出。二是深入推動政府收支分類改革、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等各項預算管理改革,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三是進一步強化對財政資金追蹤問效。要以檢查促管理,保證預算資金的安全、規範、有效。繼續擴大投資項目的評審範圍,提高政府投資效益。(財政部副部長 朱志剛)

 
 
 相關鏈結
· 中央財政實現政策過渡 將著力解決經濟生活問題
· 2006年全國財政經濟建設工作會議在浙江紹興召開
· 中央財政將安排5億元在600個縣推廣測土配方施肥
· 財政部要求配合成品油價格調整做好財政補貼工作
· 財政系統部署治理商業賄賂工作 強調抓好3項工作
· 中央財政今年補助陽光工程六億元培訓農村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