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人民日報刊登文章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85週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30日   來源:人民日報

領導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核心力量
 ——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85週年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內容提要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100多年來中華兒女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85年來,中國共産黨為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篇章。中國共産黨85年的奮鬥歷程,氣勢磅薄而又絢麗多彩,蘊涵著極其寶貴的歷史啟示。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闊步奮進,展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加光明的美好前景。85年的歷史雄辯地證明,只有中國共産黨,才是領導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核心力量。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100多年來中華兒女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今天,正當全國人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滿懷豪情地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重要時刻,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産黨的85歲生日。85年來,中國共産黨為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歷史雄辯地證明,只有中國共産黨,才是領導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核心力量。

動人心魄的壯麗篇章

    中國共産黨的85年,是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壯麗篇章的85年。

    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曾經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但後來逐漸衰弱了。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紛紛入侵,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日益陷入苦難的深淵。為了救亡圖存和民族振興,無數仁人志士苦苦求索,卻都壯志未酬。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産階級革命派首先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但未能改變中華民族的屈辱地位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清末民初的中國政壇上曾出現過許多政黨,但都不能解決中國的救亡和發展問題。近代中國的歷史表明,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和復興,必須由用先進思想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來領導。1921年,用馬克思主義先進理論武裝起來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産黨在中國大地上誕生了。實現中華民族獨立、解放和復興的重任,歷史地落到了中國共産黨人的肩上,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

    從1921年到1949年,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進行了不屈不撓的英勇鬥爭。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中國共産黨成為中國政治舞臺上最具活力的新生力量,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領導了轟轟烈烈的工農運動。大革命失敗後,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在極端困難的形勢下,創建了人民軍隊和革命根據地,掀起了土地革命戰爭的風暴。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産黨是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中流砥柱,是決定戰後中國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捩點。抗戰勝利後,在國民黨違背全國人民希望和平的意願、悍然發動全面內戰的形勢下,中國共産黨以扭轉乾坤的恢弘氣魄,領導人民進行了3年多的解放戰爭,終於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創了中華民族歷史的新紀元,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創造了最重要的歷史前提。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産黨成為執政黨,領導人民為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業績。在舊中國的廢墟上,黨領導人民迅速完成了恢複國民經濟的任務,進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和各項民主改革,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全面推進了新民主主義的各項建設。在此基礎上,黨不失時機地提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順利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經過20多年的社會主義建設,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了初步的物質基礎。這期間雖然出現過“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失誤,但黨依靠自身的力量糾正了錯誤。

    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地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制定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領導的改革開放如同波瀾壯闊的大潮,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到政治、文化,穩步推進、不斷深入,有力地推動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國際國內十分複雜的形勢下,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的考驗,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牢牢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進一步得到提高。中華民族正在實現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內涵豐富的寶貴啟示

    中國共産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85年光輝歷程,氣勢磅薄而又絢麗多彩,蘊涵著極其寶貴的歷史啟示。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對中國革命的實踐經驗進行理論概括,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了鄧小平理論,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集中全黨智慧,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為在新世紀新階段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85年的歷史昭示我們: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黨才能不斷解決新課題、開拓新境界,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堅持獨立自主,從基本國情出發探索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道路。在民主革命時期,黨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出發,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制定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成功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中國革命道路。新中國成立後,黨領導人民對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辛探索,積累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改革開放以來,黨深刻認識和把握中國國情,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制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85年的歷史昭示我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堅定不移地走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我們的根本立足點。

    堅持黨的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黨85年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歷史,是一部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歷史。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人民對於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追求由期盼變為現實。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進程中,黨始終團結和依靠人民,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把中國人民對於國家富強和生活富裕的憧憬付諸行動。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要求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努力使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85年的歷史昭示我們: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於人民,服務於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目的。

    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我們黨奪取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之一。黨成立初期只有幾十名黨員,通過建立民主的聯合戰線,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運動,迅速成為中國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們黨先後領導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人民民主統一戰線,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對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對新中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的統一戰線不斷發展壯大,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凝聚了強大力量。85年的歷史昭示我們: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都團結起來,把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具有了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堅持以改革的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永遠保持黨的先進性。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我們黨。民主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創造性地解決了在農村環境中、在農民和其他非工人成分為主的情況下,如何建設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和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問題,使黨成為民族解放事業的先鋒隊。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在執政條件下繼續加強自身建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在實踐中解決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創造性地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使黨成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重大戰略思想,使黨繼續保持強大的生機和活力。特別是歷時一年半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有力地促進了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執政基礎的鞏固,有力地促進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85年的歷史昭示我們:堅持以改革的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永遠保持黨的先進性,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有了可靠的保證。

更加光明的美好前景

    中國共産黨85年的不懈奮鬥,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闢了道路。85年來,中國共産黨以彪炳史冊的光輝業績,贏得了全國人民的擁護和支持。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闊步奮進,展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加光明的美好前景。

    新世紀新階段,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這個時期既是“黃金髮展期”,又是“矛盾凸顯期”。在深入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汲取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著眼于把握髮展規律、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觀念、拓展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黨中央明確提出了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這是站在全局和時代的高度,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當代中國發展問題的重要理論創新。這一重大戰略思想,為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妥善應對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和挑戰、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科學的行動指南。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重大關係,發展就會有新思路,改革就會有新突破,開放就會有新局面,就能緊緊抓住和充分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促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順利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局面。

    在提出科學發展觀的同時,黨中央還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走和平發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進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階段後,黨中央基於對“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這一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性問題的深刻認識而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對於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黨中央基於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和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而提出的重大戰略舉措,對於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改變關鍵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步伐,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大意義。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系統總結,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對於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民族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這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為我們緊緊抓住和充分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堅持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進工作,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民族復興的偉業一定能夠實現。

民族復興的關鍵所在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鍵在我們黨,希望在我們黨。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這既給我們黨領導的偉大事業帶來機遇和挑戰,也給黨的自身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明確提出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重大戰略思想,為我們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指明了方向。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是關係馬克思主義政黨生存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繫、力量所在。抓住了先進性建設,就抓住了黨的建設的根本。85年來,我們黨之所以成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領導核心,從根本上説是因為黨具有並始終保持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正是由於黨始終保持了先進性,才激發了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無窮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隨著時代的前進和實踐的發展,我們黨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歷史進程中,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能否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關鍵就在於黨能不能始終保持先進性。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就是要使我們黨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保持與時俱進的品質,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不斷提高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完成執政使命;就是要使廣大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根本宗旨,始終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始終不渝地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永葆共産黨人的政治本色。不斷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使黨永葆先進性,我們黨就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和考驗,不斷提高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完成執政使命,始終成為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核心力量,領導人民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局面,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不懈的奮鬥創造了歷史的奇跡,光輝的成就鼓舞著人們的鬥志。如今,我們偉大的祖國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呈現出經濟發展、政治團結、社會進步的良好局面。展望未來,美好前景催人奮進,光榮任務繁重艱巨。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萬眾一心,奮發圖強,開拓創新,努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譜寫新的壯麗篇章。  

 
 
 相關鏈結
· 胡錦濤主持政治局會議 總結全黨先進性教育活動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李捷談黨的理論創新
· 先進性教育使我黨展現出更富生機活力的全新氣象
· 慶祝建黨85週年暨總結先進性教育活動大會將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