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院士在給經濟日報的來信中,把農業科技創新形象地比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助推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農業科技整體實力進入世界前列,促進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國家食物安全。”人們關心的是,我國農業科技水平的現狀如何,與發達國家相比有哪些差距?農業科技能否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記者為此走訪了中國農業大學校長陳章良。
記者:一提到農業科技,人們自然會想到雜交水稻、彩棉、反季節蔬菜等等。能否先介紹一下我國農業科技最有代表性的成就,及其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
陳章良:能以不到世界耕地總量7%左右的耕地,養活佔世界人口總數21%的人口,這是中國無法回避的一個世界性難題。我國農業科技工作者和廣大農民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成功解決了這個難題。這是對世界的巨大貢獻,也讓我們國家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敬。打開這把“鎖”的“鑰匙”,就是農業科技創新。雜交水稻育種技術等我國農業科技最有代表性的成就及其貢獻,都在這裡得到了體現。
農業科技創新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根本動力。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和國務院歷來非常重視農業生産以及農業科技和教育。國家建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和中國農業大學,全國主要農業省都建立了農科院和農業大學,培養了一大批農業科研人才,造就了農業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同時建立起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使縣、鄉級農技站覆蓋了全國,為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直接的生産力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即使在“文革”期間,仍有一大批農業科技工作者在基層為農業和農民服務。
農業科技創新對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貢獻巨大。單就糧食生産來説,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糧食總産量從1978年的6095億斤增長到2005年的9680億斤。糧食的增長,既是中央支農惠農政策支持農業、刺激農業生産發展的結果,也是農業科技創新對農業生産發揮巨大推動作用的結果。糧食總産量的增長主要依靠的不是增加耕地和播種面積,而是單産也就是畝産的不斷提高。育種、良種、栽培、土壤改良、耕作、植物保護和農業防災減災等農業新技術的推廣,直接促進和保證了糧食單産不斷增長。
依靠品種改良、飼料改進等農業技術創新,我國肉類從1978年的856萬噸增長到2005年的7700萬噸。全國的肉類、禽蛋和水産品總量躍居世界首位。
記者:如何來看我國的農業科技水平的先進程度呢?
陳章良:讓我們自豪的是,尤其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科技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一些方面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或者達到、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一是我國的植物育種科技力量強大,幾乎國際上能夠做到的育種技術我們都有,其中超級雜交水稻研究與組合應用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由袁隆平院士領銜取得的中國雜交稻研究科技成果,不僅惠及中國人民,而且被其他國家推廣應用,造福于當今世界。
二是我國的一些生物新技術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克隆技術方面,我國已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體細胞克隆技術的國家。
三是農業的耕作、輪作、精耕細作技術居於世界先進水平。
四是我國農業資源豐富,野生資源利用走在了世界前列。由於我國地域遼闊,物種豐富,為農業科技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物種資源,包括野生水稻、大豆等。
記者: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農業科技水平還存在什麼樣的差距?
陳章良:儘管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農業科技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但同發達國家相比,在多數領域仍有10年—15年的差距。
據有關專家評估,我國農業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只有48%左右,而發達國家超過78%。我國在農業高新技術研究和應用方面,如農業生物技術,我國的基礎研究和産業化進程與發達國家都有較大差距;抗真菌、抗細菌、除草劑延熟研究等,我國才剛剛起步,與發達國家水平至少相差10年—15年;在微生物農藥、獸用疫苗、單克隆抗體診斷試劑、家禽胚胎移植、人工種子等方面,與發達國家至少也相差10年—15年;而在電子計算機農業應用方面,我國農業領域僅有10多年曆史,與發達國家農業數據處理、農業專家系統、農業計算機網絡、農業信息實時處理等的廣泛使用相比,至少相差20年時間。
水稻、小麥和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的單産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按修正面積後計算的三大糧食作物單産水平,分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70%(水稻)、40%(小麥)和66%(玉米)。其中原因除氣候條件、栽培和肥力等因素外,品種的高産潛力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大豆目前的單産僅為119千克/畝,遠遠低於美國的186千克/畝和阿根廷的179千克/畝。
自主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近年來,中國在超級稻、矮敗小麥育種技術、三係雜交轉基因抗蟲棉花、新型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獲得了一批重大自主創新科技成果。但是,要清醒認識到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如,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農藥品種少,頑固的爆發性動、植物病蟲害迄今未能根治。蝗蟲、銹病等傳統農作物重大病蟲害每年造成的損失仍然很大。
我國農産品的加工技術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相對落後。農産品多用途開發以及貯存、保鮮、加工、增值方面的科技創新滯後,直接影響農民增收。我國農産品加工業只佔世界五十分之一,對農産品的加工只是做初級産品,農業缺少高附加值的加工工業,大多數産品仍以鮮食、鮮銷為主。
記者:《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大力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我國農業科技能否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陳章良: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的多功能性日趨突出,為農業科技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發展,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了強大的手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基於目前的農業科技基礎和實力,我認為,在這一歷史進程中,農業科技只要加速創新就能夠發揮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為加快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步伐,目前急需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要大力改善農科教的條塊分割狀況,加強農業科研院所與農業高校的合作,充分發揮農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在農業科技創新方面的引領作用。
二是儘快建立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立農業科研基金,支持全國範圍內的農業科技創新,尤其是自主創新。
三是儘快健全政府主導的農業推廣體系。政府有責任將農業科學技術傳入千家萬戶。農技推廣必須以鄉鎮為基礎,只有每萬人農民中的推廣人員數量相對提高,才能保證新的科學技術及時教給農民。
四是大力發展農業科技教育,鼓勵農業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去。在近幾年熱火朝天的高校擴招中,總體上農、林、水等專業院校招生仍相對困難,高校與農業相關的專業仍缺乏生源。就農大來講,生物技術是熱門,而傳統農業和機械農業是冷中之冷。政府可以採取減免學費的方式吸引學生報考農業院校,並採取一定的政策鼓勵農業大學的學生到農村去鍛鍊、成長,只有這樣農業科技教育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趙淑蘭)
鏈結
陳章良,1961年出生於福建省。1978年考入華南熱帶作物學院,1983年考取了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生。1985年陳章良在歐洲的分子生物學報上發表了他的成名作,在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上也取得重大突破。他35歲就任北大副校長,2002年4月,被任命為中國農業大學校長。陳章良曾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賈烏德·侯賽因青年科學家獎”,是我國第一個獲此殊榮的科學家。他榮獲“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