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湖北省建立市民道德檔案激發社區和諧文明新風尚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2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武漢7月25日電(記者 李鵬翔)“97-20號門的趙桂霞、216-10號的張桂珍因病住院,她們的鄰居蘇訓迎、龐桂榮、胡望洋、王惠遠等好街坊‘湊份子’前去醫院探望。”在武漢市青山區鋼花121社區的公告欄上,道德檔案上的表揚一貼出來,就贏得圍觀群眾的一陣讚許。

    在武漢市青山區鋼都花園所屬的11個社區,近5萬居民每人在社區都有一份道德檔案。通過道德檔案中善舉的記載,社區居民你誇我,我誇你,誇出和諧好社區,誇出文明誠信好居民。作為“文明湖北”建設活動的一個城市亮點,道德檔案引起社會關注的目光。

    道德教育新載體

    提起以前的121社區,社區主任楊桂英説,雖説是在一個大院子裏,可大家互不熟悉,居民們常常是“垃圾隨手丟、雜物見縫堆、上樓把門關、下樓把頭歪”。

    為了扭轉這種現象,121社區想出“雙誇會”的新招。從2001年開始,在社區組織下,居民們每月定期湊到一起,婆婆誇媳婦、丈夫誇妻子、鄰居誇鄰居。社區將這些暖心事記多了,便萌發了為居民建立道德檔案的念頭。

    從2004年起,武漢市青山區決定在121、123兩個社區建立市民道德檔案試點,居民所做的好事被分別納入“助人為樂類”“文明禮貌類”“愛國愛家類”等10個方面記載。居民可以自行記載,也可以由他人反饋記載。

    道德檔案記錄工作剛開始,前來提供信息者寥寥無幾。社區黨支部會上,老黨員們説出了緣由:都是些小事,不值得説。

    “誰説是小事!”楊桂英説:“這些事可都是關係著咱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定要公開表揚,否則就沒效果。”

    老幹部李漢華首先響應,最多一次反映了5件好事。鄰居們從公示欄中了解到自己被老李表揚,也爭著到社區反映自己知道的好人好事。

    和諧文明新風尚

    121社區68門棟的居民為身患重病的鄰居捐款,邸桂芬一次在社區説漏了嘴。這個門棟14戶居民在道德檔案上便記上了助人為樂的首筆記錄。

    看到別人的檔案記錄越來越多,誰也不願自己的“檔案”空著。123社區的汪金祺主動為社區圖書室捐書;羅翠英主動管理門前的4棵樹;121社區的李惠琴將自家花卉栽到樓下,將雜草叢生的垃圾場開闢為優美的小花園……

    隨著道德檔案的記載,社區居民自我約束也加強了。有居民反映,123社區唐臘梅養的愛犬“花花”在戶外草地上拉屎,影響環境衛生。社區幹部劉青蓮將此事記入了道德檔案,並向唐臘梅轉達了大家的意見。之後,唐臘梅積極參加了社區組織的文明養狗學習班,主動擔任社區寵物協會副會長。現在遛狗時,她不僅自帶塑料袋,還提醒其他寵物主人注意環境衛生。

    一位研究社區自治問題的學者説,在潛移默化中,道德檔案讓居民學會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誠實互信新名片

    道德檔案也成了鄰里間相互溝通的誠信名片。123社區59門的熱心人李清是社區第6黨小組組長。在她的道德檔案中,有著不少管“閒事”的記錄。80多歲的鄰居張婆婆由於腿腳不方便,多次將存摺交給李清替她取錢。在119社區8門,被多次檔案“記錄”的一樓居民曾秀蘭也是一個讓大家放心的人,樓門內不少雙職工家庭都習慣將自家鑰匙留在她家,請她中午照顧子女。

    隨著影響的不斷擴大,道德檔案也從社區走向了社會。社區與大部分居民所在單位簽訂了“共建協議”,居民社區表現將被反饋到單位,作為升遷或評選先進的參考。一些用工單位開始到社區調閱道德檔案,優先安排有誠信記錄的下崗工人再就業。

    123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劉義生説:“市民道德檔案鼓勵先進,扭轉了社會風氣,道德檔案是個人誠信檔案的前奏,今後再加以完善,可成為信用體系的基礎。”(完)

 
 
 相關鏈結
· 安徽省啟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百千萬工程”
· 各地各部門採取措施大力度加強我國社會道德建設
· 江蘇將對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情況進行督查
· 教育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學術道德建設的意見
· 中國公民道德論壇在南昌舉行 發表論壇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