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8月14日電(記者王民、禮雁冰)河北自5年前首次發現外來有害生物黃頂菊以來,目前已經蔓延至30萬畝,重災面積達5萬畝,對當地的生態系統和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河北省農業廳等有關部門14日正式啟動黃頂菊滅害除治行動。
據介紹,黃頂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産于南美洲,生長旺盛,繁殖能力強,其釋放的化學物質嚴重影響其他生物生長,素有“生態殺手”之稱。河北省自2001年在衡水湖首次發現黃頂菊以來,截至目前,邯鄲、邢臺、衡水、滄州、石家莊、廊坊等6個市的45個縣(市、區)不同程度存在黃頂菊分佈,發生面積30萬畝,重災面積5萬畝,分別比去年底增加20萬畝、3萬畝,而去年底僅有16個縣發現了黃頂菊。
黃頂菊的擴散蔓延速度驚人,一株黃頂菊有1200多個花序,能産數十萬粒種子,高發區的黃頂菊密度每平方米可達上萬株。據調查監測,2001年,衡水湖附近只有幾株黃頂菊存在,到2005年,衡水湖周邊、冀州至衡水的公路兩旁近20公里範圍內都出現了黃頂菊。2004年,獻縣陌南村一村民在新建的宅基地上作為觀賞花卉移栽了1株黃頂菊,到2005年便擴散到半個村莊,約50余畝。目前,邯鄲、邢臺、衡水、滄州等市的部分地區已出現黃頂菊入侵農田的現象,對農業生産構成嚴重威脅。
由於黃頂菊具有喜光、喜濕、嗜鹽等方面的生態習性,將對我國土地鹽鹼含量偏高的華北及沿海地區的生態系統,包括農田、牧場和苗圃等造成重大威脅。我國的華北、華中、華東、華南及沿海地區都有可能成為黃頂菊入侵的重點區域。河北省啟動的黃頂菊滅害除治行動包括:加強種群監測、開展發生危害普查、加強對發生區域的隔離檢疫、發動群眾及時剷除以及化學滅除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