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上海:基層社區正在成為社會資源的“整合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5月29日電(記者李榮)居家養老服務的供需資源在社區“撮合”,城市誌願者的社會服務向社區集中,市民“生老病死”所享各類公共服務在社區形成“一條龍”辦理通道,不同級別和條塊單位的資源“樊籬”在社區打破……上海基層社區正在成為社會資源的“整合器”。

    記者在上海多個社區採訪時發現,社區內部的供需資源正在加速整合。在上海楊浦區四平街道社區,不斷增多的老齡人口對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帶動了社區內一部分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對於聘請“全天候”保姆及鐘點工的老年人家庭,居委會及相關部門經過評估給予10%至15%的補貼。凡重殘無業而父母又在70歲以上的家庭,其聘用鐘點工的支出街道全部承擔。對殘疾人和獨居老人,街道還組織下崗失業人員為他們提供“精神類”的談話交流服務。

    隨著市民素質的提高及自我組織能力的加強,各類城市誌願者和民間組織的社會服務資源也在向社區集中。在包括網絡在內的各類社會信息渠道上,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城市誌願者自發整合相關服務資源,為社區兒童福利機構、敬老院等提供社會服務。在鞍山八村,每週四下午社區內的志願者都會來給老人量血壓。不少社區還形成了老齡促進會、社區藝術團這樣的民間組織,不斷消除老弱病殘人群中容易出現的“社會孤島”現象。

    政府面向基層的公共服務資源也在社區進行了“流程再造”。與廣大市民密切相關的最低生活保障補助、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失業登記、失業保險費發放等公共服務已在社區形成較為完整的辦事程序和服務標準。越來越多的社區形成了電腦服務網、熱線電話網和實體服務網的“三網聯動”體系,適應不同人群的辦事習慣。

    社區內不同級別、不同條塊單位“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也在快速打破,“樊籬”的消除正在促進社區資源更大範圍的整合。迎來“百年校慶”的同濟大學已將其産業和文化溢出效應全面向所在社區滲透。

 
 
 相關鏈結
· 洋洋大觀的濟南社區“家庭文化藝術節”
· 湖南規定社區醫療服務收費不得高於一級醫院80%
· 北京四項措施加強城市社區慢性病綜合防治工作
· 上海:被稱作“小巷總理”的社區幹部越來越多
· 湖南社區醫療服務價格標準出臺 6月1日開始執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