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俄羅斯“中國年”成為中俄深化經貿合作新契機
——訪俄中經貿合作中心主任薩納科耶夫
新華社莫斯科11月5日電(記者 劉洋)“通過‘中國年’活動,中俄兩國在經濟上彼此有了一次‘再發現’,雙方將在此基礎上制訂合作規劃,共同展望未來,”俄羅斯俄中經貿合作中心主任謝爾蓋·薩納科耶夫在俄羅斯“中國年”閉幕前夕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
薩納科耶夫説,俄中貿易在俄羅斯“中國年”內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雙邊貿易額將超過400億美元,兩國正朝向2010年前實現雙邊年貿易額600億至800億美元的目標大步前進。
他説,“中國年”一個重要並具實質意義的成果是雙方將根據兩國元首提議成立中俄機電商會,這對改善雙邊貿易結構有重大意義,兩國經貿關係也因此出現新的發展契機。他説,長期以來,兩國一直通過原材料領域合作擴大雙邊貿易額。兩國領導人注意到,長此以往,不利於兩國經貿關係的成長,在貿易結構中需擴大機電設備、高附加值及高科技産品份額。
薩納科耶夫説,俄羅斯“中國年”內開展的各項措施有力地推動了這一轉變。今年3月份,在莫斯科舉辦的中國國家展期間,雙方舉辦了機電産品論壇。兩國元首商定建立中俄機電商會。
第二屆中俄經濟工商界高峰論壇將於6日在俄開幕,兩國總理、政府官員及經濟界人士700人參加,論壇期間將舉辦中俄機電商會成立大會。
薩納科耶夫説,俄中兩國政治關係目前處於歷史最高水平,這一事實促使雙方在更高水平上開展經貿合作。
他説,在這一年裏,得益於“中國年”框架內的眾多活動,兩國地區合作不斷深化,不再局限于邊境地區。俄南部聯邦區、伏爾加格勒州、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卡爾梅克共和國、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和北奧塞梯地區分別與中國省份建立了夥伴關係。這有利於兩國利用地方優勢發展社會經濟,增強中小企業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