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抗洪的精神抗擊雪災
——安徽省抗雪防凍救災工作紀實
新華社合肥2月10日電(記者葛如江)大雪,暴雪,大暴雪!1月10日以來,連續發生5次降雪,形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安徽省最嚴重的一場雪災,造成道路、交通、通訊等設施嚴重受損,群眾生活和工農業生産受到極大影響。
面對嚴重災情,安徽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指示精神,緊緊依靠全省廣大軍民,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民生為重”,把抗雪救災作為最緊迫的任務,針對低溫冰凍雪災的特點,把千方百計保暢通、保供電、保民生、保穩定作為關鍵環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用抗洪的精神抗擊雪災,全力以赴開展抗災救災。
目前,安徽省供電主網安全穩定運行,沒有發生拉閘限電,市場商品貨源充足,價格穩中有降。受災群眾生活得到妥善安排,人心安定,新春佳節氣氛歡樂祥和。
及時啟動抗災應急預案,謀劃在前,準備充分
2月7日,春節。江淮大地艷陽高照,飽受了冰雪寒冷的人們終於在鼠年的第一天走出家門。在合肥街頭,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歡笑,也盪漾著抗災勝利的自豪與喜悅。
然而,街頭的一堆堆尚未融化的冰雪,告訴人們這場雪災是罕見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安徽最嚴重的一場雪災,為50年一遇。安徽省持續降雪24天,超過1954年和1969年(均為16天),雪深較大的區域集中在大別山區和江淮之間,最深處達54厘米,僅次於1954年。安徽雪災受災人口達1330萬人,災區轉移安置群眾13萬人。
雪災發生後,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迅速行動。1月22日,省委常委、副省長趙樹叢即主持召開救災工作專題會議,要求春節在即,切實把防災救災作為安排好受災群眾生活生産的重點來抓。隨後,安徽省委召開了常委擴大會、省政府專題會議、全省救災工作緊急電視電話會議。省政府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防雪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對全省抗災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安徽省民政廳于22日啟動《自然災害救災救助應急預案》四級響應,並電話通知各地民政部門抓緊時間深入一線,篩查、核實、上報災情。同時組成3個工作組赴災區慰問,及時轉移危房中的群眾和中小學生,隨後,抓緊發放救災糧款和衣物。
1月28日,省委常委擴大會議後,省政府成立了抗雪防凍救災工作指揮部,並下設交通、市場保障、生活救助、衛生、宣傳、綜合等6個工作組,負責統一指揮全省的抗災救災工作。並將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從四級提升為二級。災情發生後,正直安徽省召開“兩會”,省委決定參加省人代會的17市市長立即返回,組織指揮抗災應急工作。各級領導謀劃在前,靠前指揮,率先垂范,全省有18萬幹部奮戰在抗雪防凍救災第一線。
實行“屬地負責”,依靠群眾的支持,保障高速公路通暢
交通問題是抗雪防凍救災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也是群眾關注的焦點。安徽省委、省政府始終把通路作為抗雪防凍救災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書記王金山和省長王三運多次深入現場了解情況。
1月29日,安徽省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要求各地在堅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科學運用封路、間斷放行、車輛分流等措施,盡力減少雨雪冰凍對公路交通的影響。
安徽省把抗洪搶險保堤安全的經驗運用到抗雪災保暢通中去,實行了省級領導牽頭負責的抗雪保暢工作責任制,由省委書記、省長負總責,1名任指揮長的省委常委、副省長統籌協調,分別由13位省級領導負責13條重要道路的保暢工作,成立了高速公路重要阻斷節點現場指揮部,堅持24小時嚴防死守,全力開展道路清障、保暢和救助工作。實行“屬地負責、就近救助”的原則,要求各地切實擔負起所轄區域內道路掃雪除冰和滯留車輛和人員的生活救助。
2月2日零點,安徽省常務副省長孫志剛專門主持召開高速公路除雪通路電視電話會議,召集高速公路沿途所在的市縣領導緊急部署。電視電話會議之後,合肥市淩晨3時就佈置落實,六安市淩晨4時就有群眾上路鏟雪。合肥市對於本市轄區的高速公路暢通負總責,針對不同路段分別成立了包括合界、合寧、合徐、合巢蕪、206國道這五個指揮部,協調處理道路清障保暢和滯留司乘人員救助工作,涉及相關縣區也分別成立相應的指揮部。
合肥市包河區連夜成立了區高速公路工作指揮部,主要領導親自挂帥,區級領導分組帶隊、一線指揮,各街鎮、居村和區直機關全員參與,各種力量集中調配,在高速公路約30公里的路段迅速行動起來。他們針對積雪深、冰凍硬的特點,採取“機械+人力”的作業方法,多方調用鏟雪車、推土機等各種機械,先行開路剷除雪凍;隨後組織人力,按照“不留一片雪、不留一塊冰”的要求,及時跟進清掃,由內向外轉移,不僅科學有效地解決了時間緊、任務重、強度大、難度高等難題,還提高了清掃速度和質量。肥西縣共出動幹部群眾近萬人,機械100多臺,至2日晚6時,境內26公里的高速路積雪和冰塊就全部清理完畢。肥西縣陳曉波縣長説,如果沒有群眾的支持,這麼長的路面冰雪要清除掉,是不可想象的。
通過責任制的有效動員和協調,經過兩天的日夜緊張奮戰,鏟冰除雪工作基本完成,2月4日上午,安徽全省高速公路全線通暢,正常行駛,沒有堵塞現象。4日下午,江蘇儀徵市國稅局的王師傅開車到合肥,一路通暢讓他喜不自禁。他説:“出門時還聽説安徽的高速堵車,我已有思想準備,並帶了食品和水,打算在路上呆一兩天,但沒想到這麼快就通暢了。”
以人為本,協調配合,百姓利益高於一切
災情發生後,安徽省委、省政府領導要求地方各級領導幹部,將抗雪救災作為踐行執政為民宗旨的檢驗,應對複雜局面能力的考驗,堅持以人為本,協調配合,百姓利益高於一切。
災情發生的初期,安徽省就組織人員深入受災嚴重地區,重點解決群眾急需的口糧、衣被、燃料等生活必需品。截至2月6日,全省已發放救濟款8200萬元、救濟糧920萬斤、棉衣被30萬件。安徽省先後派出3批22個廳級幹部帶隊的工作組,深入受災地區,深入鄉村農戶,實地查核災情,救濟群眾生活,安排道路、電力、通訊等設施搶修恢復。
平時就缺糧的深山區,如何在雪災後交通受阻的情況下保障糧食供給,成為山區面臨的“一號難題”。記者在安徽霍山縣了解到,雖然一些鄉鎮交通受阻,但山區糧食供應充足,沒有出現脫銷、斷檔、搶購等現象。霍山縣用超前儲備、就地加工、平價供應和送糧上門“四招”,破解了這個“一號難題”。
霍山縣諸佛庵鎮的一家糧店內,靠墻整齊碼放著數十袋大米。店主張義露正在與前來買米的顧客算賬。張義露説,大米價格和平時一樣,店內還有6000多斤大米,雖然大雪封路,但他隨時都能到附近的糧食加工廠運來大米。
大雪期間,霍山縣磨子潭、大化坪等8個深山區鄉鎮交通完全中斷,外畈區鄉鎮部分村組道路受阻,全縣104個村的交通受到影響。但由於超前的糧食儲備,被大雪封路的各鄉鎮糧食供應充足,受災群眾有糧可買。
為了應對重大雪災,安徽省打破常規,實行戰時指揮調度體系,統一調度民政、公安、交通、電力、財政、糧食、氣象等10多個部門,確保抗災政令暢通,各項工作緊張有序。省政府成立了煤電油運保障工作協調小組,加強對煤電供應工作的組織領導。省經委建立電煤供應實時監測調度視頻系統,強化應急職守,實行24小時當班調度,對電廠存煤、發用電情況、煤炭發運情況等進行一日一調度、一日一報告。當電煤供應處於緊急狀態時,省政府果斷決策,採取臨時性行政干預措施,確定了沿江電廠、其他電廠、其他重點用煤企業的煤炭供應序列;加強煤炭供應調度,將産量較大的地方煤礦和省四大礦業集團的地銷煤炭一併納入調度範圍,並下達調度計劃。這些措施確保了全省電網沒有出現拉閘限電。
雪災期間,農業、商務和財政部門通力合作,重點保障了蔬菜、肉蛋奶、糧油和成品油的市場供應。全省動用16家省級儲備基地的1.26萬頭生豬活體儲備投放市場。據記者調查,從1月12日至31日,合肥各大農貿市場豬肉價格穩定,部分地區豬肉價格還有回落。
安徽當地的媒體及時報道了黨和政府的部署安排,宣傳了廣大幹群迎戰暴風雪的感人事跡,營造了大雪無情人有情、眾志成城渡難關的良好輿論氛圍。廣大群眾積極響應號召,清掃道路積雪,開展互助互濟,弘揚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在大別山的安慶、六安等地,活躍著一個個義務鏟雪小分隊,為一些受雪壓民房義務除雪,贏得了當地群眾的一片讚譽。
大雪災,涌動著濃濃真情,見證著知難而上、勇於擔當的民族精神,體現出中華民族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場雪災,一個無法忘記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