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5月13日電(記者楊三軍)記者從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了解到,汶川“5·12”地震發生後,四川採取多項措施積極抗震救災。
5月13日淩晨,南充市的大學生踴躍獻血。當日淩晨,四川南充市民紛紛來到紅十字中心血站設立在街頭的採血點,踴躍為地震災區傷員獻血。 新華社發(成潮生 攝)
四川省政府12日下午發出緊急通知,要求有關部門對各地水庫、橋梁、隧道、涵洞等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省建設廳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建築工地全面停工;有關部門對通訊、水、電、氣、運輸的保障作了安排;成都市對房屋安全進行檢查,對危房進行管制,對破裂大的房屋疏散人員。
另外,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及時通過廣播、電視和手機群發,向社會公佈了地震信息,已連續召開了四次新聞發佈會,及時發佈最新震情,安定人心。
四川省衛生廳及時派出29支醫療隊,前往汶川縣、德陽市、綿陽市等地展開醫療救援。醫療隊準備了4000人的血漿和大量的急救藥品。除已派出的醫療隊外,四川還組建了一、二、三級醫療衛生救援梯隊,隨時待命。
四川採取措施及時向災區運送救災物資。目前,省民政廳已組織了1500頂帳篷等救災物資運往災區,用以安置受災群眾。同時,緊急採購棉被10000床、大衣5000件,為災區群眾禦寒。目前省指揮部正根據震情的變化,及時研究各市州對救災物資需求情況,作進一步部署和調配。
5月12日晚,一名從成都自發趕來參加救災的出租車司機在都江堰市街頭等待接送傷員。汶川地震都江堰災區搶險救災工作連夜進行。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5月13日,救援人員繼續在四川都江堰市聚源鎮聚源中學冒雨進行救援工作,雖然地震造成大量傷亡,但仍有跡象表明廢墟中有倖存者。 新華社記者 王建華 攝
成都軍區部隊陸續到達災區開展救援
新華社成都5月13日電(記者劉永華)記者13日淩晨從成都軍區抗震救災指揮部了解到,成都軍區派往災區的各路部隊陸續到達現場開展救援。
成都軍區某部250人分別到達崇州隆豐鎮、湔底鎮開展救援。在成都市受災最重的小魚洞村、磁豐村也有50人的救災小分隊到達。
由於橋梁倒塌,彭州市10萬群眾被堵在山中,救災人員和物資無法運入。接到成都市政府求援後,成都軍區某工兵營火速前往現場,目前已經到達現場開始架橋。
另外,某師裝甲團1320人仍在向北川縣急行軍。
開往汶川縣的救援大部隊仍被堵在都江堰一帶,道路搶修工作正緊張進行。一支徒步向汶川行進的小分隊仍在行軍途中。
四川省組織11個軍分區的15000余名民兵預備役人員就地開展自救和救援。
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後,距離震中心較近的成都溫江等一些區縣的醫院將病人轉移至空曠地帶。新華社記者 劉海 攝
各有關方面全力救治地震受傷人員
新華社四川都江堰5月12日電(記者李斌、黎大東)5月12日汶川地震災情發生後,四川省衛生部門緊急派出了24支醫療小組趕赴汶川、綿竹、什邡等地搶救傷員,另抽調出100余部救護車在德陽、綿陽和都江堰等地運送傷員,目前入院傷員有近7000人。
成都市各醫療單位已預留了2000張病床。衛生部已連夜組織了120人的醫療隊攜帶藥品、血漿,將於13日乘專機趕赴四川。重慶市已派出4支醫療隊50人趕赴四川,將於13日淩晨抵達。解放軍組織了10支400人醫療隊空運至受災中心。
成都軍區某集團軍3000名官兵星夜馳援四川地震災區
新華社昆明5月13日電(段建勳、鄧忠開)成都軍區駐滇某集團軍緊急出動3000名官兵,于12日晚至13日淩晨,分4批採取摩托化機動和鐵路輸送方式,緊急馳援趕赴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救災。
集團軍工兵團接到救災任務後,首批救援分隊在半小時內完成了準備工作,40名救援專業隊員于12日22時緊急出動。這支地震災害緊急救援分隊自2003年組建以來,先後參加了雲南魯甸、會澤、鹽津、寧洱等地災區救援工作,具有較豐富的地震救援經驗。此次救援,他們攜帶了“蛇眼”“生命探測儀”等搜索和救援設備。
這個集團軍13日還將派出4000名官兵沿成昆線入川,馳援災區總兵力將達到7000余名。
5月12日,成都溫江區。救護車正在轉移一些年齡較大的病人。汶川地震發生後,距離震中心較近的成都溫江等一些區縣的醫院將病人轉移至空曠地帶。 新華社記者 劉海 攝
800子弟兵抵達綿竹展開救援
新華社四川綿竹5月13日電(記者苑堅、劉海、葉建平)13日清晨5時40分,成都軍區兩支救援部隊的800多名子弟兵抵達災情嚴重的綿竹市,隨後分赴災區各鄉鎮展開救援工作。
據了解,這兩支部隊中的一支正在成都郊縣崇州野訓,他們接到命令後開赴汶川、北川和綿竹三縣市。據帶領這支部隊的師副政委劉渠介紹,赴綿竹的官兵共計580人,已先期抵達450人,分赴綿竹市漢旺、九龍、遵道、拱星四個鄉鎮,主要援救仍被埋壓在廢墟下的學生。
同時,在當地政府的配合下,他們還派出偵察小分隊,到已與外界隔絕且受災嚴重的清平、金花、天池三個山區鄉鎮了解情況。
另一支部隊的360名官兵也分別到漢旺、九龍兩鎮搶救學生。
四川省氣象局:後兩天四川有雷陣雨天氣
新華社成都5月12日電(記者葉建平、楊三軍)5月12日16時,四川省氣象臺發佈“抗震”氣象保障專題預報説:12日至14日,四川省將有一次雷雨或陣雨天氣過程,雷雨時有短時陣性大風,日平均氣溫將下降4℃左右,15日白天,四川各市州轉為晴好天氣。
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12日晚上:盆地西部、南部陰有陣雨或雷陣雨,局部地方有中到大雨,雷雨時有短時陣性大風,盆地東部多雲轉陰;川西高原四州市陰間多雲,部分地方有陣雨或雷雨,局部地方有中到大雨;汶川縣陰間多雲有陣雨或雷雨。
13日白天到14日白天:盆地各市陰天有陣雨或雷陣雨,其中廣元、綿陽、德陽、成都、雅安、樂山、眉山、宜賓、內江、自貢等11個市的部分地方有中雨,局部地方有大到暴雨,雷雨時有短時陣性大風;川西高原四州市陰間多雲,部分地方有陣雨或雷雨,局部地方有中到大雨,個別暴雨。汶川縣陰間多雲有陣雨或雷雨,局部地方有中到大雨。
14日晚上:盆地北部陰轉多雲,盆地南部陣雨轉陰;川西高原北部多雲,南部陰天,局部地方有陣雨,個別地方有中到大雨;汶川縣陰間多雲有陣雨或雷雨。
15日白天,盆地各市多雲,川西高原四州市多雲間晴,汶川縣多雲間晴。
四川省氣象局特別提請相關地區關注“抗震”氣象專題預報,利用有利天氣形勢開展抗災救災工作。
[現場]
成都鐵路局管內線路基本恢復通車
新華社重慶5月13日電(記者王金濤)記者從成都鐵路局獲悉,除寶成(寶雞至成都)線外,自13日零時開始,成都局管內其他線路已基本恢復通車。
據了解,成都局所屬成都客運段在大地震發生後,有17對值乘客車被扣停在各條線上,約2萬人受阻。按照成都局的統一安排,列車工作人員在向旅客做好水、飲食供應的同時,利用列車廣播反復向旅客做好安撫工作,及時通報地震災情、列車晚點等信息,並向旅客教授地震常識。目前,各次列車上的旅客情緒基本穩定。
目前,成都火車站正準備陸續始發T248次(成都至武昌)、1988次(成都至南昌)、K145次(成都至昆明)列車,其餘各次列車將根據線路等鐵路設施的檢查情況及災情發展狀況陸續安排始發。
地震發生後,重慶火車站、重慶北火車站各次到達始發列車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晚點,重慶北站原定12日23:13始發的5619次(重慶至秀山)列車預計13日正常發車。
華西醫院:醫務人員全線上崗 病床準備到位
新華社成都5月12日電(記者葉建平、黃堃)12日晚,記者來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後看到,作為西部地區最大的醫院之一,截至21時15分,醫院已接治病人達106名。目前,華西醫院已成立了應急指揮中心,醫務人員全線上崗,門診病房秩序井然。
21時17分,記者抵達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門口數名交警正在指揮交通,給救護車專門開闢了一條專用道。在急診入口處,四週的墻上臨時搭起了3盞大燈,並在急診大樓前開闢了一大塊空地,作為備用的緊急搶救室。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石應康説,醫院將病人進行了分類,一類是危重病人,疏散時需要專人護送的;一類是疏散時需要醫務人員協助護送的;一類是可以自行下樓的。所有醫務人員都已上崗,醫院還開設了一個配有84個床位的急救病房,並對普通病房進行了床位整理。
22時09分,記者正準備離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時,由一輛警車開道,一輛小車護送一名綿竹的傷員前來救治。22時10分,又有一輛武警的車輛送來了傷員。
記者離開華西醫院時,搶救工作緊張進行,醫院秩序井然。
成都醫生李波:必須把手術進行到底
新華社成都5月12日電(記者葉建平、黃堃)“地震時患者腫瘤已部分切除,正處於手術最關鍵的階段,必須把手術進行到底。地震發生了,我們不能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膽外科主任李波12日晚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
李波于12日13時開始對一名患者進行肝門的膽管癌切除手術。李波説:“手術室位於12樓,下午2點30分左右,手術進行到了最關鍵的時候,我們感覺到手術室在晃動,手術床都有些移位,手的感覺更明顯。我們幾個醫生就用手按住了手術床。晃動時間持續了1分多鐘。”
“地震後,院長石應康告訴我們地震了。我們也告訴他,必須將手術進行到底。這是一個大手術,除我之外,還有3名醫生和2名護士,大家都沒有經歷過地震,期間還有一些余震,但當時我們都很鎮靜。最後手術于下午5點30分成功結束,患者得到了救治。”李波説。
重災區綿竹見聞:災情十分嚴重 當地正全力抗震救災
新華社四川綿竹5月13日電(記者陳燮、馮昌勇、劉大江、黃堃)新華社前方記者3時04分從綿竹縣前方10公里處電話報道:沿途所見,群眾大多露宿室外,災區斷電斷水,嚴重缺少飲水、食品和帳篷。當地政府和幹部正全力組織抗震救災。
記者在去綿竹的途中,經歷了兩場大雨。在經過綿竹市(縣級市)城內時,天上還在下著小雨,全城電力已停,一片黑暗。唯一可見的燈光,是不時出現的汽車燈光。
城內稍為寬敞的地方,都擠滿了災民。在文化廣場,記者看到廣場也擠滿了人。他們一戶一戶緊挨著,有的用塑料布遮雨,有的用大陽傘遮雨。
在經過的街道上,到處停著汽車,裏面也擠滿了人。
新華社前方記者3時20分來電,他們已到達安縣境內的河清鎮,通過汽車燈光,看到許多房屋已倒塌,路邊有許多群眾露宿,有的已把傢具搬到了路邊。
記者正一邊打聽前方災情和前方路況,一邊向災情最重的北川縣前進。
快!快!快!目擊震後大動員
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記者孫聞、田雨)2008年5月12日,20時02分,北京南苑機場,兩架滿載救援人員和救援物資的伊爾-76軍用運輸機,帶著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民的重托,相繼騰空而起。
災情就是命令!由中國地震局12人、北京軍區某部工兵團150人、武警總醫院醫護人員22人組成的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和由近40人組成的國家地震現場工作隊,緊急馳援四川地震災區——
救援人員先上
“現在登機,救援人員先上!”12日19時30分,當最後一件物資裝入機艙後,現場指揮一聲令下,救援人員跑步趨前依次登機。
當記者與地震局的專家最後一批登上飛機時,狹小的機艙內已經擁擠不堪,大夥站在機尾的升降臺上,是在機艙關閉時被升降臺“抬”進飛機的。機艙兩側的折疊座椅全部留給一線救援隊員,其餘人無論年齡一律席地而坐。
機門一關,引擎的轟鳴聲好似電鑽鑽透了耳膜。救援隊員們立刻衝著我們這些新手兒大喊著“坐穩,扶好,背靠機艙!”“抓緊時間吃點東西,下一頓飯還不知什麼時候開!”“飛機上沒有廁所,儘量少喝水!”
那些參加過伊朗巴姆地震、巴基斯坦地震和印度洋海嘯救援的老隊員們已經抓緊時間就地打盹小睡,他們深知,到災區現場後也許再沒有從容休息的時間了;而且,現在多留一分體力,到了災區就可能多挽救幾條生命!
還有許多隊員仔細地再次檢查自己的裝備,揹包在身上緊了又緊。
隨機搭載的還有12只搜救犬,救援隊員們顧不上自己,一路上凈惦記照看愛犬有沒有不適反應了。
空中指揮部
顛簸、昏暗的機艙內,中國地震局的專家們一直沒合眼,東倒西歪地圍成兩堆研判災情,討論方案。
圍攏在中國地震局應急司司長苗崇剛周圍的是幾位地震災情分析專家,他們拿出繪有震區海拔等高線的地形圖、交通圖和人口密度分析圖表等,認真分析地震可能在哪造成最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
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副主任黃寶森身邊聚集的是一幫經驗豐富的救災專家。他們傳閱著出發前收集的一份份國內災情地震快報,以及汶川等震區的基本情況,涉及了人口密度約每平方公里295.78人、當地平均海拔約3300米等一系列數字。
“震源深度30公里左右,震級7.8級,當地人員傷亡和房屋損毀情況一定相當嚴重。先救人,再修房,應該是這次救援工作的鐵律。”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劉傑告訴記者。
現場搜救、傷病醫護、災害評估……兩個半小時的飛行中,這個空中指揮部圍繞這些最直接最急迫的工作,一直地緊張運轉,為了救援隊伍抵達災區現場後,能夠分工明確重點突出,有序高效地開展工作。
連夜分赴災區現場
12日22時23分,飛機降落在成都太平寺機場。遠處市區裏已是萬家燈火。
艙門打開,當所有人都在貪婪地呼吸著艙外的新鮮空氣時,中國地震局資深專家袁一凡指著遠處閃亮的燈光大喊一聲:“有電!情況比我想像得要好!”
隨著機場指揮的號令,救援隊員們接續跑出機艙,迅速分成若干方陣。在等待卸載設備的“空當”,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總工程師曲國勝要求救援隊員“用最短的時間”整理行裝,隨時準備分乘軍用卡車直接趕赴受災一線。
“注意,別掉隊!”走在前面的隊員提醒後面的隊友。經歷了近兩個半小時的高分貝噪音後,大夥兒已習慣了高嗓門“吼”話。
十萬火急,刻不容緩!實際上,救援隊員和專家們的心,從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起,早就飛到了災區一線。那裏就是他們的戰場,因為,在那裏他們的同胞正在流血犧牲!
“哪怕早到一分一秒,都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一分損失和傷亡。”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的李亦綱説。這是每個救援隊員此時最想説的話。快!快!快!已是13日淩晨時分,冷雨中,這支車隊一路急馳,與死神競速,和災情賽跑,生死時速,壯懷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