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 華義)地震不僅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産損失,也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精神創傷,兒童幼小的心靈尤其難以承受這種創傷。地震後對受災兒童及時進行心理撫慰十分重要,這也成為許多國家和國際機構的重要課題。
創傷性應激障礙(PTSD)是地震、車禍等突發性、災難性事件發生後,倖存者容易出現的一種精神障礙,症狀多為驚恐、膽怯、失眠以及做噩夢等。如果不能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可能會對倖存者,特別是兒童的身心健康産生較大影響。
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調查顯示,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發生9個月後,受災最嚴重地區男童和女童的PTSD發生率仍分別高達12.5%和19.5%。
鋻於以往的教訓,日本越來越重視震後受災兒童心理健康問題。2007年3月25日,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附近發生芮氏6.9級地震,雖然僅造成1人死亡,約170人受傷,但日本全國兒童青年精神科醫療設施協會隨後還是向災區派出了5名兒童精神科醫生和兒童心理護士,為災區兒童提供了為期20天的心理關愛服務。這些醫護人員的主要工作是給予兒童心理安慰、與他們交流溝通、耐心回答他們的問題以及和他們一起遊戲等。
近年來,在一些遭受颶風、海嘯和地震災害的國家,許多機構、專家以及志願者也會在災害發生後趕赴災區,從事兒童心理治療工作。世界衛生組織在2004年底印度洋海嘯發生後就曾立即發表聲明,希望關注災區民眾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兒童的心理健康。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作為全球最權威的兒童關愛、救助及維權機構,經常向世界各地嚴重受災地區派出兒童心理專家,為災區兒童提供心理輔導。兒基會專家傑弗裏·基爾説,無論在戰區還是災區,儘快為孩子們創造一個類似學校的安全的學習環境至關重要,因為災區兒童在其熟悉的生活發生徹底改變之後,周圍的環境越混亂,就越會使他們感到恐懼和孤獨,越不利於他們的心理康復。重新回到一個與同齡人共同學習和遊戲的環境,將給受災兒童帶來安全感和穩定感,使他們感覺生活又重新回到正常軌道,從而克服心理障礙,平復精神創傷。
基爾認為,大多數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韌性”,雖然災難會帶來創傷,但只要為他們提供一個充滿關愛的環境,再加上親友的呵護和一段時間的心理康復,他們就有望最終擺脫災難帶來的心理陰影,迎接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