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7月11日電(“新華視點”記者 宋振遠、陳二厚、張先國)漢旺廣場的塔鐘,永遠定格在5月12日14時28分;
北川縣城廢墟上的挂鐘,仍在“嘀嗒嘀嗒”走個不停。
時間沒有停滯!震後兩個月,災區處處可見從頭再來、重建家園的堅毅身影。
生命大救援,閃耀著生命至上、不屈不撓的人性光輝;
災後大重建,貫穿著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發展主線。
為了災區的美好明天,我們萬眾一心。
6月17日,在四川汶川映秀鎮黃家村受災群眾安置點,一個孩子正在玩耍。 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一個多月,汶川映秀鎮、漩口鎮等地受災群眾生活逐步穩定。 新華社記者 鞏志宏 攝
重建決策“路線圖”——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的生動寫照
5月26日。胡錦濤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震後僅半個月,政治局就作出了加快恢復重建的部署。
就在前一天,胡錦濤總書記到河北廊坊考察過渡房生産情況。與此同時,溫家寶總理在四川災區調研受災群眾安置和恢復重建工作。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兩個月來,中央領導到災區現場和生産一線“穿梭辦公”。來自基層的呼聲建議,凝聚成黨和國家的決策部署——
中央政治局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一項項重大決策及時作出。
22次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會議,一項項搶險救災、恢復重建的措施果斷發佈。
恢復生産,重建家園,這是中華民族面對巨災的宣言。
以人為本,尊重科學,這是責任政府冷靜理性的抉擇。
“堅持尊重自然、尊重規律、尊重科學。”7月3日,國務院發佈《關於做好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三個尊重”是放眼長遠的打算,更是標本兼治的策略。
“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完成災後恢復重建的主要任務,使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生産條件達到和超過災前水平。”
這是一項莊嚴的承諾,更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恢復重建,法制“領路”——
震後14天,國務院法制辦接到緊急任務:為災後恢復重建立法。“完全沒有想到,會這麼快開始立法規制。”熬了15個不眠之夜的起草小組成員王振江説。
歷史將會銘記這部特殊的條例。6月8日,溫家寶總理簽署國務院令,發佈《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這是我國首部針對一個地方震後恢復重建的行政法規。
一部“汶川條例”,九章八十條,從過渡安置到重建規劃,清晰界定了政府的任務和責任。
一部“汶川條例”,彰顯法治力量,體現人文關懷,貫穿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王振江説:“災後現場清理要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對這樣的細節,溫總理都有過明確指示。”
制度動員,合力支援——
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工作。6天后,《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印發,吹響了恢復重建的“集結號”。
“一省幫一重災縣”,19個省市分別對口援助18個四川受災縣市和甘肅、陜西兩省受災嚴重地區。
“遼寧有44個縣,安縣就是第45個縣,我們一定要把重建安縣當成自己的事幹好!”遼寧省有關領導如是説。
“你們需要什麼,我們就給什麼!”山東承諾三年支援北川重建100億元。
正如海外媒體所説,中國制度體系顯示了強大的賑災“動員能力”。“這是迄今為止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擬的。”
在慶祝建黨87週年前夕,胡錦濤總書記總結提出了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
短短24個字,彰顯了民族精神的昇華和時代精神的凝聚!
多難興邦,多難礪黨。兩個月來,黨和人民正是靠著這一偉大精神,贏得了抗震救災的重大階段性勝利。
7月8日,部隊官兵在現場施工。連日來,在“5·12”特大地震震中區域汶川縣映秀鎮,部隊官兵及來自廣東等地的援建施工人員冒著酷熱,加緊建設過渡板房。 新華社記者 任會斌 攝
從帳篷應急到板房安置——“新家”讓群眾燃起新生活的希望
7月2日,位於綿竹市體育館旁的活動板房安置區,43歲的盧姍領到新房鑰匙後,反復摩挲,身旁8歲的兒子使勁拽她的胳膊,踮起腳瞅。
“有新家了。”盧姍一臉喜悅。當天,綿竹市共有2629戶家庭像她一樣領到了板房鑰匙,他們將在這裡度過兩三年時間,直到擁有永久性住房。
安置!安置!——特大地震災害過後,世界罕見的難題首當其衝地擺在中國政府面前:
4600多萬人受災,比北歐5個國家人口的總和還多;
1400多萬人需要轉移安置,相當於瑞士總人口的兩倍多;
“確保災區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水喝、有臨時住處。”震後第一時間,胡錦濤總書記提出明確要求。
帳篷!帳篷!——剛從廢墟中站起來的群眾急需遮風擋雨。
黨中央、國務院緊急部署:一個月內向災區提供90萬頂帳篷。
各地緊急行動:一家家企業,一個個車間,機器不停運轉,燈火徹夜長明。
這是令世界震撼的應急救災景象:震後首月,從北川到青川,從寧強到文縣……1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處處可以看見帳篷的“海洋”。
一張桌子就是一個部門,幾頂帳篷就是一個政府──應急帳篷雖然簡陋,公共服務設施一項都沒少。
防疫!防疫!——集中居住地、廢墟、遺體、傷口、酷熱……隨著震後時間的推移,傳染性疫情暴發的條件在疊加。
絕不能讓受災群眾遭受二次傷害!黨中央、國務院迅速部署,震後兩個月,中國和疫情賽跑的速度始終一路領先:
消殺防疫面積40億平方米,相當於57萬個標準足球場,每人每天平均要完成1個足球場的消殺任務;
近1.4萬人的衛生防疫隊伍,實現了對災區和安置點的防疫全覆蓋;
震後無大疫的記錄,就這樣頑強地一頁頁翻過。
板房!板房!——遮風擋雨的帳篷應急之後,舉國聚焦受災群眾的板房安置。
黨中央、國務院迅速安排專項資金,部署相關部門和省份,為災區首批建造100萬套活動板房。
北京、廣東、上海……短短兩三天,20多個省份組織起施工隊伍奔赴災區。
7月3日,40多萬套活動板房已安裝完畢。
再過一個月,8月12日前,四川將全部解決受災群眾過渡安置問題。
心裏裝著人民!一切為了人民!才會有這樣細緻的政策安排,才會有如此高效的運作模式。歷史將銘記中國政府破解這一世界難題的壯舉!
家園在重建,希望在升騰。歷經劫難的災區人民,心頭重新燃起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35歲的楊麗華在綿竹漢旺鎮經營快餐店,地震使她7年奮鬥的家業成為廢墟。在活動板房安置區,她拿著新鑰匙説:“我還會再開一家更大的快餐店”。
6月17日,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工人在四川汶川縣映秀鎮境內搶修公路遂道。新華社記者鞏志宏攝
同一段路,20次阻斷——災區“生命線”的搶通從未停止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唐代大詩人李白不會想到,一千多年後,他的浪漫表述,因為一場特大地震,再次成為擺在中國人面前的嚴峻現實。
從都江堰到映秀,從北川到汶川……一條條公路在血汗中剛被打通,又被余震、塌方、滑坡、大雨阻斷。
6月以來,山西路橋公司27歲的挖掘機手王華軍,已20次搶通綿竹市金花鎮的同一段公路。遠在山西的女朋友很不理解。王華軍説:“塌方曾經把我開的挖掘機前輪埋住,落石砸得駕駛室砰砰響,我怎麼忍心告訴她這些呢?”
特大地震,摧毀了2.2萬公里道路,2900多座橋梁倒塌,27個隧道受損,災區交通線癱瘓。
通路!通路!溫家寶總理震後第一時間的叮囑猶在耳邊。為了千萬受災群眾的衣、食、住、行,兩個月來,確保生命線暢通的決戰一刻也沒有停止。
鄧健,機械操作手,當他在巴朗河橋搶通作業時,一塊臉盆大小的石頭從山上飛下來,砸破駕駛室的擋風玻璃,擦傷了他的耳朵。簡單包紮後,他向公司領導交了一份遺書,又登上了挖掘機。
就像希臘神話中的巨人西西弗,在一遍遍滾石上山的搏擊中,他向世界展示的是悲壯和堅韌。
對奮戰在災區公路一線的3萬多名搶險人員來説,這樣的危險隨時隨地都在發生!
專家“會診”,大型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輪番作業;切割、起重、定向爆破……科學的決策,科技的助推,在捨生忘死的搶險人員拼搏下,時斷時續的“生命線”一寸寸接續——
震後56天,四川省幹線公路,僅剩下映秀鎮至草坡鄉徹底關大橋、映秀鎮至耿達鄉、擂鼓鎮至禹裏鄉三處斷點。254個公路交通中斷的鄉鎮,僅剩下8個“硬骨頭”。
通電!通電!抗震救災指揮中心需要電,災民安置需要電,恢復生産需要電……
“路通到哪,電就送到哪。”──這是2萬多名電力施工和搶險隊伍立下的“軍令狀”。
夜幕降臨,在彭州市軍樂鎮安置點,幾盞大燈照得通明,十幾位婦女隨著錄音機裏的音樂起舞。“有了電,我們的生活也有了色彩。”
震後兩個月,除受災特別嚴重的北川、汶川兩縣要結合重建安排電力供應外,其他受災嚴重縣市的電力供應基本恢復。除兩個鄉處於堰塞湖淹沒區外,所有鄉鎮都能用上電。
通水!通水!特大地震,嚴重影響575萬人的飲水。
供水保障組迅速行動,水利、衛生、質檢等部門組成18個工作組,分赴災區。
北京、上海、重慶、武漢等地迅速組建供水搶修隊,自帶設備,星夜趕來。
搶修,新建,分散供水,流動送水──震後兩個月,受災群眾的飲水困難全部解決。隨著安置點全面鋪開,水利部門正由應急供水轉向過渡安置供水。
通信!通信!受災群眾需要通信,救災搶險需要通信,衛生防疫需要通信……
應急通信車一台臺開赴災區……震後兩個月,21個受災縣的451個鄉鎮已全部恢復公眾通信,其中九成多鄉鎮已開通兩種以上公眾通信。
7月1日,重災區什邡市紅白鎮。村民任安勇説:“終於有了手機信號,讓我感覺到沒有被世界拋下。”
6月26日,綿竹市廣濟鎮社區幹部賈多敏展示補助金髮放明細單。 汶川地震發生以來,災區基層幹部積極履行職責,確保救災款物發放做到公開、公平、公正,使廣大受災群眾得到了基本生活保障。 新華社記者 舒適 攝
3個月救濟期後怎麼辦?——就業,災後重建的民生之重
那一刻,將亡妻捆在背上、騎車送到殯儀館的吳家方,因對生命的尊重和愛情的追憶,感動整個世界。走出悲痛後,這位綿竹市興隆鎮廣平村的農民才發現:自己與兒子打工的企業已因地震受損停工,父子倆雙雙失業。
“有政府管著,現在吃喝無憂,可不能總靠政府!當地震災區3個月的救濟期滿後,我們怎麼辦?”吳家方的話一字一頓。他盼望找到工作,儘快自食其力。
大地震在奪走近7萬生靈的同時,也使上百萬災區群眾失去工作崗位:
115萬四川農民失去土地和農業收入來源;
37萬人災區城鎮新增失業人員;
60萬返川農民工等待轉移就業……
在就業中重建,正成為地震災區走上經濟復蘇道路的主題之一。
創傷猶在,自強不息。這是中國人應對大災大難的選擇。
每天,失去工作的王容一大早就出門到廢墟中搜尋廢鐵。當她接過變賣30多斤廢鐵掙得的40元時,一絲微笑從她挂滿汗水的臉龐劃過:“這些錢可以讓我給家裏和兩個小娃買些生活用品”。
在青川,像王容這樣就業自救的人逐日增多。然而,大地震使山川改道,河流移位,村鎮化丘,工廠垮塌,成千上萬的災區群眾到哪就業?
“大力開展就業援助。”6月18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業援助被列為災後重建的重要議題:優先保證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就業;對失業人員創業給予適當補貼和信貸支持……
同一天,國務院頒布《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對19個對口支援省份向災區提供就業援助提出具體要求。
時隔兩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又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受災地區就業援助工作的通知》,又為災區就業援助“上弦”。
6月30日,國務院召集有關各方在四川開會,再次傳出恢復生産和擴大災區就業的“強音”。
及時跟進的決策部署,環環相扣的推動措施,讓從廢墟中站起的受災群眾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一時間,舉行企業招聘會、開發公益性崗位、鼓勵群眾參與重建、支持企業恢復生産、扶持群眾自主創業──各種災區就業促進行動接連不斷。
在綿竹市的“竹棚勞務市場”,求職群眾將臨時設立的8個就業市場擠“爆”了。幾天來,一家企業只需個把小時,就能收集幾百張求職表。
截至目前,川、陜、甘三個受災省,已與19個對口支援省份簽訂20份就業援助協議。今年9月底前,相關省市承諾向災區提供10萬個就業崗位,並幫助約18萬人實現就地培訓就業。
6月24日。來自都江堰、綿竹、德陽等地震重災區的30多名川妹子,一路唱著《從頭再來》,揮淚踏上開往北京的T8次特快列車。這是汶川大地震後首批赴京打工的川妹子。
領隊何春蓉説:“短短幾十年,地震後的唐山重新崛起。唐山人能夠做到的,汶川震區人民一定能做到!”
此前,在四川省緊急組織下,災區已派出上千名跨國勞務人員,遠赴俄羅斯、安哥拉、埃塞俄比亞等國。
這些用雙手托舉未來的受災群眾讓世界看到:地震,沒有震垮中國人民。
7月2日,舟曲縣咀上村村民對從廢墟中挖出的建築材料進行加工,用來搭建新房。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咀上村共有120戶村民,在汶川大地震中有95戶受災,32戶房屋倒塌。在重建家園過程中,當地受災村民不等不靠,自己動手搭建住房。 新華社記者 陳樹根 攝
恢復生産,發展自救──災區人民用雙手開創未來
5萬多公頃耕地被毀,2萬多家企業受損,數千家工廠停産……一雙雙災區群眾的眼睛在期待,又一大考驗擺到黨和政府面前。
6月13日,胡錦濤、溫家寶提出,災後重建,恢復生産是重要任務。
“自力更生、國家扶持、社會援助。”中央提出了明確的方針。
12個字中,首當其衝是自力更生。
“不等不靠,生産自救”,這是廣元市劍閣縣桅桿村最醒目的標語。
每天清早,28歲的楊福慧就悄然離開帳篷去“拾荒”。她曾是餐館老闆,地震毀了她經營十年的心血。這位川妹子説:“雙手閒不住,能掙一分是一分,總有一天我會開更漂亮的餐館,還是連鎖的。”
“只要有雙手,生活就會變好。”這份從容讓人感慨。
余震不斷,耕作不止。重災區青川縣木魚鎮,伴著布穀鳥清脆的鳴叫,麥地裏鐮刀揮出,稻田裏新綠鋪展,搶收搶種緊張進行。
河流壅塞,灌溉缺水,山前平原百萬畝水稻迅速改種玉米、蔬菜;交通阻隔,運輸困難,汶川上萬噸蔬菜繞道千里緊急搶運成都、廣州。
7月4日,四川省農業廳宣佈,大災之年喜獲豐收:糧食增産1億斤,油菜子增産超過3億斤!
“地震是暫時的,發展是永遠的。”這種信念催人奮進。
重災區綿竹市。震後46萬人住帳篷,一度拿錢買不到東西。6月5日,政府幫助一家企業開出“流動售貨車”,辦起“帳篷商店”“板房商店”。
政府引導,市場發力,一花引得百花開。到7月6日,綿竹市5500多家商業網點像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地震砸壞了田,砸垮了房,砸不亂我們的發展思路。”綿竹市委領導如是説。
位於綿竹市的東方汽輪機廠是距震中最近的大型企業,受損嚴重。企業員工奮起自救:5月20日,災後首批風電機組發往山西;6月3日,重型燃機主機啟運福建;6月20日,八台工業汽輪機下線發運……
災區人民的堅強,激勵著每一個中國人。
恢復生産、重建家園需要災區自力更生;但政府的扶持和全國的支援必不可少。
兩個月來,黨和政府圍繞加快災區恢復生産,可謂竭盡全力──
頒布條例,制定政策,700億元中央財政基金火速下撥,19個對口支援省市慷慨解囊,數百萬建設者不遺餘力……
三年內免徵損失嚴重企業所得稅、減免部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
支持受災地區企業通過股票市場融資;
對受災地區實施傾斜和優惠的信貸政策……
中國社科院有關人士評價説:“這些扶持政策,加上國家財政安排的鉅額重建基金,這對今年宏觀經濟將産生一定刺激作用。”
政策效應正在顯現。受損嚴重的東方電氣,近日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200億元金融合作協議,其震後新增合同訂單已超過250億元。
7月8日,四川省副省長王寧説,目前全省因災停産規模以上企業已有83%恢復生産,商業網點九成以上恢復營業。
抹去災難的表色,“天府之國”魅力重現。
多年以後,徜徉于青山綠水之間,流連于繁榮昌盛之中,人們追憶今天這些不屈的身影,眼裏定會充滿淚水。
6月7日,在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受災群眾安置點,一名男孩在母親懷裏露出微笑。 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規劃未來、重建家園──用科學精神給災區持久關愛
5月22日。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災後重建規劃組在列車上成立。
此時,十萬火急的生命大接力正在進行,分秒必爭的群眾大轉移正在展開。
與轉運傷員的擔架擦肩而過,朝著廢墟的方向,一支支重建規劃小分隊毅然出發。
“震後三個月完成災後重建總體規劃和一系列專項規劃的編制!”這個“硬任務”何其艱巨。
近10萬平方公里的受災面積,與韓國面積相當。
短短幾個月,搞出一個中等國家規模的重建規劃,本身就是個世界級難題。
規劃藍圖寄託著新的家園夢想,億萬雙眼睛焦急盼望!
國土、規劃、環保、水利、農業、商務、衛生……災區所有的政府部門在行動;
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建築勘察設計院……所有“中字頭”的規劃設計單位都派出專家;
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所有對口支援省市都抽調規劃力量趕赴一線;
地質、生態、經濟、社會、文化……所有相關學科都找到“用武之地”。
余震、山崩、暴雨,一次次現場踏勘考驗勇氣。
人口、産業、設施,一個個佈局難題殫精竭慮。
“恢復重建,不是簡單復原,要讓災區走上科學發展之路。”在重災區什邡市,來自清華大學的博士後襯升走遍了所有鄉鎮,腳上打滿血泡。反復推敲,反復論證,反復修訂——
7月10日,在成都,20多位專家正將來自40多個部門的建議匯總,完善補充《四川省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草案》,這個草案即將上報,與國務院各部委進行銜接。
震後兩個月,美好家園的藍圖呼之欲出:災區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大綱已經審議通過,9個專項規劃正在不斷銜接和協調中並行推進。
百萬農民失去土地,如果實行移民,總量超過三峽移民,將是一項舉世罕有的浩大工程。
災區基礎設施,目前只恢復到“生命線”的標準,要建成“經濟線”“發展線”還需幾年不懈努力。
近500萬間房屋倒塌,建築垃圾數億噸,如何循環利用、減少污染,是一個現實而緊迫的課題。
上千上萬間危房需要登記鑒定,加固整修,海量工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知難而進是我們的民族品格,打持久戰是我們的光榮傳統──
7月11日,這是上海志願者陳大江呆在災區的第58天。震後第一時間,他發動上海親友捐贈幾十萬元的藥品;看到災區就業壓力大,他組織招聘一批農民工送到上海就業;為籌建“板房小學”,他再次組織捐款購買材料,督導施工。
他説:“恢復重建非一朝一夕,關愛災區沒有期限。”
災難不可逆轉,關愛持續永恒。60個日日夜夜,我們更加堅信,巨大的自然災難,最終會以歷史的進步作為補償。
地震時,21歲的于海姣正在成都白鹿書院教堂前拍婚紗照,災難讓她的表情從甜蜜變成恐懼。兩個月過去了,歡笑回到了她的臉上。
她説:“經歷了地動山搖的愛,一定會天長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