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北京殘奧會特稿:共享同一個世界 共圓同一個夢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記者劉東凱、李詩佳、榮燕)殘奧聖火點燃了人們心中自強不息的火焰,更展現了人類團結友愛的博大胸懷。北京2008年殘奧會上,來自五大洲的殘疾人運動員會聚在殘奧聖火旁,共享奧林匹克精神的盛宴,共同感受歡樂、友誼、夢想與成功。

這是開幕式上的焰火表演。 新華社記者王曄彪攝

    在殘奧會這個大舞臺上,通過眼神,通過微笑,通過肢體動作,通過微小的細節,一個個普通人用行動詮釋著“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賽場內外,隨處可以感受到人們對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共建美好世界的憧憬和渴望。

    同一個夢想架起心靈的橋梁

    北京殘奧會之所以被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克雷文稱為“殘奧運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不僅因為運動員人數、參賽國家、地區數量和體育項目數量均創下歷史之最,而且因為它贏得了國際社會和全中國人民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

    被法國電視一台稱為“最美的禮物”的北京殘奧會開幕式給全球億萬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奮力攀登點燃聖火的火炬手侯斌和在輪椅上進行芭蕾表演的小女孩李月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心。

    德國總統克勒説,殘奧會開幕式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川小姑娘李月在地震中失去左腿後,仍未放棄自己的芭蕾夢。日本自民黨前幹事長、日中友協會長加藤纮一稱讚北京殘奧會開幕式與奧運會開幕式同樣隆重、盛大。他相信北京殘奧會同樣可以“寫入史冊”。

    9月9日,中國選手車冕(中)在比賽中。當日,在國家體育場進行的北京2008年殘奧會男子100米T36級決賽中,車冕以12秒46的成績獲得第六名。新華社記者 張燕輝 攝

    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奇説過:“殘疾人運動是喚醒人類良知的運動。”殘奧會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舉辦,讓更多的中國人有機會走進殘疾人的內心世界,分享他們的快樂與夢想,同時獲得心靈的凈化與昇華。

    “這些運動員可能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麼多觀眾為他們一齊吶喊、加油,這也許就是殘奧會在中國舉辦的獨特魅力所在!”退休中學教師鄭桂英在看完“水立方”的游泳比賽後不禁感慨道,“殘奧會的舉辦太有意義了!殘疾人運動員的生命力和拼搏精神如此強勁,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生命的價值,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

    絡繹不絕前來觀看殘奧會比賽的人,都能感受到這種心靈的震撼,就像站在“鳥巢”外就可以聽到的助威吶喊聲,強烈而又有力。北京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團長王新憲説,許多觀眾在看完殘疾人比賽後對我説,今後一定要帶孩子來看,這對他們的人生是重要一課。

    17歲的孫柯與家人專程從山西晉城趕來接受這樣的教育。“我們在自發地為運動員鼓掌、吶喊的同時,心底裏油然而生的是對他們的欽佩和尊重,他們太了不起了!”

    孫柯一家人臉上貼著國旗貼紙,手裏舉著國旗不停揮舞,話語間,充滿了抑制不住的激動之情:“運動場上的殘疾人真正的與眾不同之處是他們非同尋常的精神。就是這種精神,使我們備受鼓舞!”

    正如曾拄著雙拐攀登富士山的赴日殘疾人留學生關少波所説,殘疾不等於“不可能”,與別人不同的只是完成的方式。孫柯告訴記者,看到殘奧會這樣震撼人心的比賽場景,讓他對殘疾人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支持。“希望大家都來關心殘疾人事業!”

    9月11日,在北京西單商場殘奧會城市誌願者站點,一名外國遊客體驗製作“志願者月餅”。中秋節臨近,在北京西城區西單商場殘奧會城市誌願者站點,志願者們親手製作了帶有北京殘奧會志願者標誌的“志願者月餅”,贈送給節日期間在站點服務的志願者們。新華社發(焦偉 攝)

    在北京殘奧會游泳預賽中,當雅典殘奧會四金獲得者、幼年因電擊失去雙臂只能用頭觸壁的“鐵頭英雄”何軍權出現在泳池中時,全場觀眾加油聲、吶喊聲如雷鳴般響起,觀眾手中的一面面五星紅旗舞動在座無虛席的“水立方”。直到何軍權走出泳池,所經之處,觀眾仍然為他起立喝彩,預祝他決賽時取得更好成績。

    面對觀眾的鼓勵,何軍權説:“這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而感受到這份鼓勵和支持的,並不僅僅是中國運動員。美國游泳運動員塔克·杜普裏告訴記者:“這裡的觀眾為每一個運動員都加油,使這個泳池充滿了支持、鼓勵,以及對我們的尊重,這種感覺太棒了!”

    有“輪椅公主”之稱的中國輪椅競速先驅者文青,在志願者張霄的陪同下來到了“水立方”。“我很清楚殘疾人運動員訓練起來有多麼艱苦,多麼不容易。現在,作為觀眾,我深切地感受到人們內心的共鳴與激情!”她認為,觀眾富有激情的加油聲傳遞著平等、友誼和共享的信號,這種氛圍,讓殘疾人運動員以及所有殘疾人倍感溫馨,備受感動。

    自殘奧會開賽以來,每一天都上演著太多的激情與感動。先後在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服務的志願者任一鵬説,殘奧會的觀眾上座率一點都不遜於奧運會,而且觀眾的熱情更為高漲。不管是哪個國家的國旗升起在賽場,大家都自發、由衷地鼓掌、喝彩,還經常能看到觀眾為最後一名運動員加油鼓勁的感人場景。

    雅典殘奧會冠軍、中國坐式女子排球隊二傳手陳玉萍説:“殘奧會能讓社會從更高層次來認識殘疾人,了解殘疾人。”

    互聯網上,眾多網友紛紛表達自己的感受:“殘疾人帶給我們的震撼精神,也許是在別的賽場永遠無法感觸到的。”“如果北京奧運會帶給我的是激動,那麼北京殘奧會帶給我的是深深的感動。這是在中國土地上舉辦的兩大盛會,我深深以自己是中國人為榮!我愛我的祖國!”

   9月9日,熱情的觀眾在現場為運動員鼓掌加油。當日,北京2008年殘奧會田徑比賽進入第二天,殘疾人運動員拼搏、樂觀、向上的精神感染著現場的每一位觀眾,國家體育場“鳥巢”內充滿了獻給這些勇者的雷鳴般的掌聲。   新華社記者 張燕輝 攝

    坦途連起同一個世界

    關心殘疾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在北京殘奧會期間,許許多多的普通人用愛心為各國殘疾人運動員鋪就了無障礙坦途,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社會愛心助殘,幫助殘疾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良好形象。

    每個週末,在北京鼓樓西大街的一個四合院內,都聚著不少盲人,在這裡聽著放映的一部部電影,也聽著王偉力對這些電影生動、細緻的講述。這是在這個不大的“心目影院”中最常見的一幕。

    2003年,一心致力於殘疾人公益事業的王偉力、鄭曉潔夫婦,用拆遷補償款作為啟動資金,建立了北京紅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並於2004年7月成立了為盲人講電影的“心目影院”。影院成立4年多以來,他們堅持不懈地通過講電影、登長城、説奧運等活動,無償地幫助盲人,豐富著他們的文化生活。

    北京殘奧會期間,“心目影院”通過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和網絡播講比賽,還組織盲人親臨比賽現場,為他們現場講解,讓更多的盲人分享“看”殘奧會的快樂。

    王偉力説,能夠通過聽解説、觸摸現場設施來“看”運動員比賽,盲人感覺特別高興,他們甚至自豪地問外國遊客:“有人這樣給你們講比賽嗎?”

    盲人楊青風是首次採訪殘奧會的幾位中國殘障記者之一。他和其他幾位殘障人士組建的1+1聲音工作室通過廣播給視障人士解説北京殘奧會,每天播出100分鐘節目。他説:“你們和我們之間有許多的不同,但是當我們跨越了中間的障礙後,大家都是一樣的。能夠通過我們的節目喚起大家為各自的夢想去努力,是我們辦這個工作室的初衷之一。”

    王偉力、鄭曉潔和楊青風是不斷壯大的熱心殘疾人事業人群的縮影。在112萬多名北京奧運會志願者申請人中,有90多萬人同時報名北京殘奧會志願者,最終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4萬多人被選為殘奧會志願者,其中包括12名坐輪椅的殘疾人,他們在奧林匹克公共區為遊客服務。此外,還有10名盲人按摩師在殘奧村為各國殘疾人提供志願服務。

    北京殘奧會期間上演的近300場演出,讓殘疾人與健全人同臺獻藝,共享國際文化盛宴,極大地豐富了殘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盲人手機、聾人短信、語音電腦軟體等高科技應用,打開了殘疾人共享現代信息浪潮的閘門。全世界的體育迷都可以通過國際殘奧委會的互聯網站免費收聽收看北京殘奧會網上直播。

    德國之聲電臺指出,北京殘奧會場館都是無障礙設施,以便殘疾人暢行無阻,這一點即使在德國也沒有完全做到。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克雷文説,殘奧村的人性化無障礙設施是“有史以來最好的”。

    北京殘奧會的舉辦快速推動了城市的無障礙建設,進一步改善了殘疾人的生存環境,提高了殘疾人的生活質量。僅北京就鋪設盲道1500多公里,為公交線路配備2800多輛低地板無障礙公交車,地鐵8條線路的123座車站每站都有一個站口可實現無障礙通行。此外,為數眾多的公園、商場、銀行、郵局、公廁等也都進行了無障礙改造。為了迎接各國殘疾人運動員,實現“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承諾,中國通過多種渠道向公眾普及如何禮貌得體地幫助殘疾人的常識。

    當繁忙的長安街8條車道上的駕駛員為過馬路的捷克殘疾人運動員蓓拉讓行時,她驚訝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即使在家鄉我們也沒有享受這樣的待遇,感謝中國!”

    “精神寓于運動”。北京殘奧會展現給世人的是精彩、成功和榮耀,更是理解、關愛和奉獻。王新憲説,舉辦殘奧會使全社會對“人文、人道、人權”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力地促進了中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對推動殘疾人的康復、就業、就學等各項保障及殘疾人文化事業將産生深遠影響。

    平等共建美好世界

    9月10日,觀摩團成員展示他們的殘奧會門票。當日,北京2008年殘奧會中國香港觀摩團一行40余人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遊覽,他們所到之處都洋溢著歡樂的氣氛。觀摩團成員將在一週的時間內在各場館觀賽為運動員助威,帶隊的團長表示這屆殘奧會給他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新華社記者 何俊昌 攝

    “殘疾人也是社會的一部分,缺少了殘疾人,社會肯定是不完整的。”曾獲得過殘奧會冠軍的李端説。像許多殘疾人運動員一樣,在賽場外,他有自己的職業,是一名盲人按摩師。在工作中,他用自己的技藝、睿智和樂觀來解除他人身體和精神的傷痛。

    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中國千千萬萬的殘疾人自強不息,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用自己對社會的貢獻贏得社會的認可和尊重。無論是在體育競技場上,還是在生活中,他們都是閃閃發光的明星。

    在殘奧會火炬接力行列中,在各自領域作出突出成就的殘疾人和健全人共同前行,充分體現了殘疾人在中國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他們中有白手起家的“扣子大王”殘疾人企業家鄭舉選,有創辦了中國第一家肌病專業網站的輪椅女教授朱常青,還有高位截癱的深圳殘疾人網站的女站長蘇麗平。

    中國自古就有尊老愛幼、扶弱濟貧的優良傳統。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綜合國力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殘疾人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目前,由50多部法律法規構成的殘疾人事業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已初步建立,從義務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體系初步形成,1200萬殘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復,1800多萬農村殘疾人和400多萬城市殘疾人實現就業,600多萬殘疾人經常參加體育活動,200多萬殘疾人成為業餘運動員。僅在本世紀前5年,就有700萬農村殘疾人擺脫貧困,1166萬貧困殘疾人得到各級政府扶持。

    今年以來,在抵禦雨雪冰凍災害、抗震救災過程中涌現的無數感人事例充分體現了當代中國人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精神風貌。而這種團結、友愛、平等、互助的普世精神在北京殘奧會上進一步得到彰顯。

    美聯社認為,舉辦殘奧會不但激發了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將在國際舞臺上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在殘疾人事業上取得的成就。英國《觀察家報》説,殘奧會照亮了中國8300多萬殘疾人的生活。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克雷文説,殘奧會的舉辦促進了無障礙化等中國助殘事業的發展,留下了寶貴遺産。倫敦奧組委官員表示:“北京再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非常鼓舞人心,並向世人表明,殘奧會展現的是能力而不是殘疾。夢想終會實現。”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殘聯主席、北京奧組委執行主席鄧樸方説,殘奧會是中國殘疾人在“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的社會中消除不公平和不公正的機會。殘奧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中國殘疾人的狀況獲得改善。

    中國殘疾人運動員金晶説:“希望殘奧會可以搭建一個平臺,讓健全人和殘疾人之間、中國和外國的殘疾人之間增進交流理解,為殘疾人營造更好的發展空間;也希望能通過殘奧會,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對殘疾人的關注、關愛中來,更多的殘疾人能夠走出去融入社會,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生活。”

    北京殘奧會會徽“天、地、人”的設計蘊含著“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理念。而中國8300多萬殘疾人和他們2.6億家人的福祉,直接關係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北京殘奧會向世人展開了一幅殘疾人與健全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攜手建設美好世界的美麗圖卷。未來,讓我們共同期待!

 
 
 相關鏈結
· 大愛超越規則--北京殘奧村凝聚中國人的“心”
· 孟加拉國看守政府總理將出席北京殘奧會閉幕式
· 北京氣象局殘奧會氣象服務進入Ⅱ級應急響應狀態
· 中國選手李端在殘奧會男子跳遠F11級決賽中奪冠
· 2008年北京殘奧會閉幕式期間(17日)交管措施通告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