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殘奧觀察:殘奧會加速中國救贖文化的理性回歸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記者 鄒大鵬 葉鋒)“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中國並不缺少富豪,但卻很少有人像比爾·蓋茨那樣傾家蕩産熱衷慈善。如何“讓一部分先富的人先捐起來”一直是中國社會第三次再分配的焦點,而“為富不仁”也成為眾人矛頭所指。

    其實,慈善文化在中國古已有之,無論是修橋築廟還是捐資賑災,中國社會並不缺乏愛心。但是,這種慈善更多的是一種利己的憐憫、同情施捨和單向救助,對回報的期望值也過高,因此很難體味到贈予利他時所收穫的社會責任認同的快樂。贈予者與受贈者誰才是真正的救贖者?

    北京2008年殘奧會所帶來的震撼和感動讓人們再次審視這種救贖文化,全民慈善也開始引發富人、名人的慈悲之心。

    殘奧會的“愛心遺産”

    從古代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近現代則如此闡釋慈善——“予人玫瑰,手有餘香”,華夏文明,一直沒有忽視慈善這個命題。

    無論是殘奧會賽場上挑戰命運和身體極限的抗爭,還是開幕式上四川殘疾女孩李月《永不停跳的舞步》,殘疾人朋友贈予社會的震撼、感動和“余香”,遠比他們所收穫的“玫瑰”和掌聲要多,而人們在“悲天憫人”的同時也不禁反思,“我們還能為他們再做些什麼?”

    其實,這些堅強的舞者不需要“憐憫”,他們需要的是尊重、掌聲和空間。據相關統計,全球有6·5億殘疾人,其中,中國有8000多萬殘疾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34%,殘奧會的舉辦給了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殘疾人體育只是慈善事業的一面鏡子,然而透過這面鏡子,我們卻在殘奧會的無障礙服務等“愛心遺産”中見證著中國慈善文化的一種理性轉型。

    “我們以往的慈善理解存在誤區,都是填鴨式強塞給殘疾人朋友,把自己當成了救世主,其實這種愛心應該是一種建立在尊重上的平等互贈,殘奧會讓我們也收穫很多!”北京殘奧會志願者劉雲濤感觸頗深。

    在以往的傳統文化中,慈善只是一種同情悲憫和救濟,只是對他人的一種救贖。前些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中有相關的“慈善事業”的詞條,釋義是:“從同情、憐憫或宗教信仰出發對貧弱者以金錢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實際援助的社會事業……帶有濃重的宗教和迷信,其目的是為了做好事求善報;慈善者通常把慈善事業看作是一種施捨……它只是對少數人的一種暫時的、消極的救濟……它的社會效果存有爭議。”然而,在《大美百科全書》“慈善事業”條目的釋義卻是:“最悠久的社會傳統之一,它借由金錢的捐助和其他服務,來提升人類的福祉。”

    正如美國慈善巨頭洛克菲勒所説:“唯有犧牲奉獻的火焰才能煉凈心中的自私,且使人類靈魂中的偉大得以釋放。”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在慈善事業中收穫自身的社會價值完成自我救贖,既是贈予者也是受贈者。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後,上海市民朱希晨的母親沈翠英將自己一套近150平方米的住房拍賣,所得450萬元全部捐出,用於在四川都江堰地震災區建造一所能抵抗強震的學校。作為家中獨子,母親捐房即意味著他的財産“流失”,然而朱希晨卻説:“我們完全支持媽媽,在經濟上,這可説是一筆損失,但在精神上,它帶我們的收穫更大。”

    同樣,憑130億身家位列2007年胡潤百富榜第45位的企業家張祥青的自贖也讓人們重新認識中國慈善文化。這個唐山地震孤兒在汶川地震後,與妻子累計向災區捐款1·1億元,正如他自己所説:“財富是大家的,是社會的。”

    雖然中華慈善總會的統計數據曾顯示,他們所獲捐贈的70%都是來自國外和港臺的,國內富豪的捐贈僅佔15%還不到;雖然張祥青的捐贈不及美國富豪十年內對各類慈善組織的捐贈總額超過2000多億美元的一個零頭。但畢竟有了一個開始,而殘奧會帶來的慈善觀念加速轉變,將讓更多人投身於此。

    “全民慈善”

    從四川大地震到北京殘奧會,中國老百姓從來沒有以如此的熱情投身到慈善事業裏去,這種愛心必然會影響到巨富、名人們的慈善觀。

    中華慈善總會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每年獲得的捐贈有10%來自平民百姓,這10%的捐贈也成為帶動“名人慈善”的關鍵,“全民慈善”成為一種價值取向。在沈翠英等普通民眾為慈善而賣房賑災時,名人們也感受到了壓力。

    這種“全民氛圍”最終也促使了更多名人大膽、公開地投身慈善事業。

    美國已故鋼鐵大王卡耐基説過: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中國一些企業家、富豪,也開始光明正大地行善,在2006年《福布斯》中國慈善榜中,上榜中國企業的捐贈金額較前兩年大幅增長,與2005年相比,增幅高達76·6%,其中超過1/3的企業連續3年榮登慈善榜,專注且持續的慈善策略日益成為中國企業家的理性追求,而這與“全民慈善”的氛圍密不可分。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袁採告訴記者説,一些外企捐錢的同時還要感謝慈善組織,不停地説“謝謝”。因為不少外企的産品、品牌,正是隨著他們的慈善項目在我國的擴展而走向了全國各地。如今,許多國內企業家和名人也在重新認識“慈善”的魅力。

    正如編撰《中國大陸富豪排行榜》而聞名的英國人胡潤所説:“當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對社會作出貢獻時,也會從社會得到各種性質的回報,即所謂‘社會分紅’。”

    慈善不僅是一種捐贈,更是一種舍得,有舍自然有得。在2007年上海世界特奧會,姚明為了趕到一個論壇和特奧運動員見面,並接受國際特奧會的頒獎,最終缺席火箭隊訓練日活動還被罰了款。不過,姚明的收穫卻更多,“我從特奧運動員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最重要的東西:勇氣。這會一直激勵我在事業和人生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有媒體報道,北京奧運會冠軍鄒凱的自由體操金牌、李小鵬的雙杠金牌等物品將於月底的慈善晚宴上捐贈拍賣,用於捐獻災區,而由著名運動員李寧、蔡振華、李永波、周繼紅等發起成立的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會即是主辦方之一,越來越多的體育名人也開始投身慈善。

    不斷完善的慈善環境

    中國傳統的慈善文化,主要以家庭、親友為圓心,然後才不斷向外拓展,這種“同心圓”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慈善的“大愛無疆”。但是,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並不只是慈善者的利己主義,也與中國慈善環境的不完善也有一定關係,人們在不透明的慈善體系中很容易産生“信任危機”。

    然而,此前的四川大地震讓國人看到了中國慈善環境的不斷完善,企業、個人紛紛向災區伸出援手捐錢捐物,而在政府的監督下,慈善組織小到一頂帳篷的購買、使用的全程透明跟蹤,也讓慈善組織的公信度不斷提升,人們開始大膽地把捐贈給予第三方,走出“同心圓”。此外,在稅收方面,中國政府也全力為賑災捐助開放綠燈,這樣的慈善環境讓更多富人從幕後走到臺前,紛紛舉牌亮相,開始將在慈善方面嘗試高層次的“炫耀性消費”。

    同樣,殘奧會也見證著這種慈善環境的轉變。慈善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愛心接力,而歷史上參加國家和地區數量最多的北京殘奧會是世界慈善愛心長跑的重要一棒。在這裡,人們不僅從比賽場館、公共交通、醫療衛生、公共景點等無障礙服務中看到了中國為殘疾人事業做出的努力,也看到了這個國家在慈善事業中的善行善遠。

    在北京殘奧村和平廣場有一面《殘疾人權利公約》紀念墻,據稱這也是殘奧會歷史上首次展示《殘疾人權利公約》。在這面墻的背後,記錄著北京尊重、平等、互助的一幕幕,也記錄著中國慈善文化的理性回歸。

 
 
 相關鏈結
· 北京殘奧會特稿:共享同一個世界 共圓同一個夢想
· 孟加拉國看守政府總理將出席北京殘奧會閉幕式
· 北京氣象局殘奧會氣象服務進入Ⅱ級應急響應狀態
· 中國選手李端在殘奧會男子跳遠F11級決賽中奪冠
· 2008年北京殘奧會閉幕式期間(17日)交管措施通告
· 中國隊捷報頻傳|殘奧村裏度佳節|六協辦城市掃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