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再攀新高峰—寫在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成功之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28日   來源:新華社

實現新跨越 再攀新高峰
——寫在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成功之際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金秋時節,奮進在偉大復興征程上的中華民族再奏凱歌。在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又獲得圓滿成功,中國人的足跡第一次印在了茫茫太空。

    神舟七號飛天成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取得突破性進展。這一偉大壯舉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有志氣、有信心、有能力不斷創造出非凡的業績,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要的貢獻。

    飛天夢想,千年夙願。從1999年神舟一號初樣産品上天到神舟二號各種技術狀態與真正載人時一樣,從神舟三號裝載形體假人升空到神舟四號載人航天所涉及的各系統全面啟動,從神舟五號“一人一天”、神舟六號“兩人多天”航天飛行到神舟七號航天員出艙活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在短短9年間實現了7次重大突破。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又一偉大成就,是中國人民自強不息、自主創新的又一輝煌篇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又一壯麗凱歌。

    科技事業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騰飛的基石。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廣大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我國科技事業在一系列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為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制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作出的一系列工作部署,為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科技事業不斷邁上新的發展臺階指明了前進方向。正是幾十年來科技事業的長足發展,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不斷實現新突破奠定了堅實的科學技術基礎。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真正贏得發展、造福人類,必須注重自主創新。載人航天工程啟動16年來,參加工程研製、建設、試驗的各個單位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團結拼搏、勇於創新,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從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別達到97%和99.7%的運載火箭到達到20世紀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飛船,從 “三垂一遠”的發射模式到與國際接軌的陸海基測控網,從獨具特色的航天醫學工程體系到越來越多的空間科學實驗……中國航天人在世界航天史上書寫下“中國式跨越”的新篇章。載人航天工程的偉大實踐再次告訴我們,自主創新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民族進步的靈魂。

    作為一項涉及眾多科技領域的宏大系統工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員、空間應用、飛船、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通信、著陸場和空間實驗室8大系統,涉及眾多高新技術領域。在載人航天工程實施過程中,全國數千個單位、十幾萬科技大軍自覺服從大局、保證大局,同舟共濟、群策群力,堅持統一指揮和調度,有困難共同克服,有難題共同解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充分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

    我國航天科技的發展,已使1800多項空間技術成果應用於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衛星通訊導航、氣象預報、防災減災、食品生産等多個方面服務於社會生産和人民生活。載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次進步,都把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願望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在飛天夢想的牽引下,中華民族對航天探索的熱情正在持續高漲,對開發太空的無窮遠景充滿期待。中國人的飛天夢所蘊含的,是科技強國之夢,是民族復興之夢,更是造福全人類的和平願景。中國人民願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為和平利用太空而繼續努力,不斷為人類和平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貢獻。

    在一個民族的發展道路上,總有一些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會成為這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如同申辦、籌辦和舉辦北京奧運會一樣,載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實施,在當代中國的發展道路上,在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征程中,確立了新的坐標。透過這些坐標,我們看到了更加寬闊的世界,體認到了更加艱巨的責任,懷有了更為執著的夢想。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載人航天。”這是在實施、推進載人航天工程中,中國航天人發出的肺腑之言。改革開放積累的經濟實力、全球視野以及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意志和決心,是載人航天工程成功實施的重要時代背景。載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實施進一步證明,只有堅持改革開放,促進科學發展,才能進一步提高綜合國力,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們相信,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必將激勵全國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努力奮鬥。

    我們相信,“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必將激勵中華民族不斷創造出新的中國奇跡。

迎接神舟到草原
——記七次配合神舟回歸的草原民兵

    新華社內蒙古四子王旗9月28日電(周寧、劉傑、張雲傑)當舉國歡慶神舟七號飛船發射圓滿成功的時刻,有一群人只能把激動深埋在心底:他們蹲守在冰冷的草地上,為的是給神舟打造一個安全的“家”。他們就是七次配合神舟回歸的內蒙古杜爾伯特草原民兵。

    七次見神舟,一張相都沒照

    牧民孟克祖輩居住在杜爾伯特草原上,20年前就加入了當地的民兵組織。1999年11月神一發射前,他便與神舟結緣。

    那次飛船回收正值冬季,地面搜索部隊在暴風雪中迷了路,陷入困境的戰士們恰巧碰上了正在執行巡邏任務的孟克。10分鐘內,孟克便把部隊帶到神一的著陸地點,幫助部隊順利完成了任務。

    從神一到神七,孟克每次外出巡邏最少10多天,喝涼水、啃饃饃是家常便飯。“飛船在我們的家鄉落地,那就是我們懷裏的孩兒,要讓它感受到大草原的溫暖!”

    七次執行任務,七次親見神舟,可孟克一張相片都沒照過。“神六回收時我就在跟前。當時真想和它合個影,可來不及啊,必須以最快速度完成任務!”

    貢獻桑塔納,一分錢都沒要

    桑塔納——草原民兵那哈的巡邏車。車身上結痂的泥巴和劃痕、車輪外一道道褶皺正訴説著那哈在杜爾伯特草原值勤的故事。

    2003年10月16日,在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著陸後不到半個小時,一輛輛汽車風馳電掣般地駛向回收集結點,那是由50多輛汽車、300多人組成的草原民兵隊。這其中,就有那哈的坐騎。

    神五是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器。為提高執勤效率,那哈在發射前特地買了輛桑塔納用作民兵巡邏專車。當地部隊要主動提出給他補助,被那哈婉拒了。

    “我這點貢獻算個啥?有的牧民主動剪斷自家草場的鐵絲網圍欄,讓部隊通過;還有的為了神舟安全著陸,從主著陸區搬走。”那哈自豪地説,“我們牧民能為飛船回收出點兒力,這是一生的榮耀!”

    “草原110”,一次事兒都沒出

    牧民王凱是“草原110”中的一員。為改善飛船著陸區的交通環境,他發動當地群眾加入到政府的修路大軍中,不到1個月,路就修通了。

    “不僅要修路,開展對主著陸區周邊牧民的宣教工作更重要。”王凱説,主著陸區附近的礦山多,危爆物品和外來打工的人都不少。幾個月前,‘草原110’在落區周圍張貼了600多份緊急通告和500多張標語,向外來人員發放了3000多份宣傳單。

    “從神一到神七,先後有6000多名牧民參與並勝利完成了協助神舟飛船回收的各項工作,沒出過一次事故。草原民兵為神舟飛船安全回收提供了強大後盾,軍民魚水情深的故事必將續寫在杜爾伯特草原。”內蒙古主著陸區搜尋指揮部的一位負責人激動地説。

    全總決定授予對神七貢獻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獎章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記者 陳玉明、劉羊旸)中華全國總工會28日決定,授予在“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中做出突出貢獻的7個先進集體全國五一勞動獎狀、17名先進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全總在決定中説,我國“神舟七號”圓滿完成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首次實現艙外行走、多人多天飛行、有人參與的空間實驗活動,這是繼“神舟五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實驗成功之後又一舉世矚目的偉大壯舉。

    全總在決定中説,參加“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和幹部職工,在工程研製、建設、實驗和保障工作的進程中,面對新的更高的挑戰,大力弘揚“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精神,以國家利益至上,艱苦奮鬥、開拓創新、團結拼搏,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科技難關,實現了多項重大科技突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工程的順利實施做出了卓越貢獻。

 
 
 相關鏈結
· 五星紅旗太空飄揚——神舟七號航天員太空出艙記
· 中俄艙外航天服共助神舟七號航天員完成出艙任務
· 氣象局高度重視“神舟七號”載人航天氣象保障服務
· 神舟七號航天員在軌道艙內試穿艙外航天服
· 圖表:神舟七號飛船的橢圓軌道和近圓軌道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