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環評法實施推動節能減排工作 促進産業結構調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2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 吳晶晶、陳菲)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27日説,環評法實施推動了節能減排工作,促進了産業結構調整。

    正在此間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陳至立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作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環評法實施從源頭控制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國務院提高了燃煤火電、鋼鐵、石化等13個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建設項目的環保準入標準。從2006年到2007年,原國家環保總局通過對涉及投資近1.5萬億元的377個“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性)項目的環評作出了不予審批或暫緩審批的決定,遏制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進一步惡化的勢頭。

    環評法實施還優化了産業結構和行業結構。內蒙古自治區通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環評,將煤炭年産能從5億噸調整為4億噸,淘汰落後火電裝機容量1100多萬千瓦。重慶市對三峽庫區産業發展開展規劃環評,科學指導産業發展。通過規劃環評,山東省全部關閉5萬噸以下的小制漿造紙廠。一些省通過規劃環評,合理限定區域排污總量,促進了經濟結構優化。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統計,造紙行業嚴格執行環評法,僅2006年至2007年,就淘汰落後産能450萬噸,減排COD約30萬噸。首鋼搬遷項目採用先進冶煉技術,共淘汰了1000多萬噸落後鋼鐵産能。

    此外,環評法的實施促進節能減排指標的完成。北京市2007年與上年同期相比,COD排放總量下降3.22%、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下降13.82%。2007年,寧夏萬元GDP能耗比上年降低3.52%,二氧化硫排放量、COD排放量分別比上年削減3.44%和2.07%。據環境保護部測算,環評法實施五年來,累計減少COD排放量1406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2510萬噸,有效促進了節能減排和“十一五”約束性指標任務的完成。

    “未批先建”等環境違法現象仍存在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 吳晶晶、陳菲)目前,一些地區和部門違反環評法規定的行為時有發生,“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未評先批”等違法現象仍存在。這是記者從正在此間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了解到的。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27日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作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陳至立説,一些地方制定的文件不符合環評法規定。據環保部門和監察部門統計,僅2007年全國就清理出51件與環評法有關規定不相符合的地方性文件。

    一些地區和部門存在著“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未評先批”等違法現象。據環境保護部反映,2007年原國家環保總局通報的涉及全國22個省(區、市)電力、鋼鐵等12個行業的82個項目中,有59個嚴重違反環評法。同時,一些企業“批小建大”造成環境隱患。陜西省黃隴煤炭基地大佛寺礦井環評批准生産規模為400萬噸/年,建設過程中擅自將工程規模變更為600萬噸/年。有些地方行政部門管理責任缺失,致使一些建設單位用環評備案代替環評審批,取得了建設行政許可,實質上是“未批先建”。

    在規劃環評方面,存在“不環評也審批”或“先審批後環評”的違法現象。據環境保護部反映,有的專項規劃有條件組織環評的,在未完成甚至未開展環評的情況下就通過了規劃審批。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重慶市深入貫徹《環評法》建立完善各項配套制度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