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2月14日電(記者 黃興華)湖南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堅守糧食生産、生態環境、節能減排、改善民生的“四條底線”,2008年糧食總産達到594億斤的歷史新高,稻穀産量居全國之首,全省森林覆蓋率達56%以上,萬元生産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雙雙下降,民生質量逐步提高。
地處內陸的湖南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農業大省,為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富民強省的目標,2006年12月,湖南省委提出經濟發展中要求守住四條底線,即確保耕地保有量不減少,穩定糧食生産;保持湖南的青山綠水,提高森林覆蓋率;節約資源,降低能耗;重視民生,發展社會事業,改善環境質量。
作為糧食主産大省,湖南一直把糧食安全放在特別突出的位置,並守住糧食生産底線。面對世界金融危機和糧食危機的嚴峻挑戰,湖南著手提高對全國糧食安全的貢獻率,糧食産業對富民強省的貢獻率,完善和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湖南每年改良100萬畝中低産田,建設1000萬畝無公害優質稻基地,超級稻推廣到1000萬畝,確保糧食生産面積、單産、總産的穩定增長。
生態環境惡化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湖南堅持守住生態環境底線。近兩年,湖南加強營林和森林保護,補植補造冰災毀損林地500萬畝,植樹造林和退耕還林250余萬畝,使全省森林覆蓋率達56.1%。同時,全面開展湘江流域污染綜合整治,停産治理一批污染嚴重企業,限期治理一批重點污染源,搬遷一批佈局不合理企業,僅2008年完成了63個治理項目,使湘江水質穩定好轉。
記者在長沙市採訪時,當地市民介紹,市區岳麓山風景區附近一塊600多畝的土地,前些年拍賣後擬作房産開發用地,對此市民反響強烈。當地政府充分考慮市民對生態環境的訴求,決定將其全部收回,建設一座生態公園。
湖南省委對全省人民鄭重承諾,讓群眾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新鮮的空氣,守住節能減排底線。湖南完善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節能減排機制,淘汰水泥落後産能600萬噸,關閉高耗能、高污染企業90多家和583家小造紙企業。2007年,湖南對洞庭湖區234家造紙企業陸續實施停産整頓,洞庭湖水質由劣五類凈化到三類,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記者在位於東洞庭湖的岳陽縣鹿角鎮水域採訪時,漁民張建設深有感觸地説,前些年那裏大大小小的造紙企業排出的污水,使附近水域受到污染,當地人連湖裏的魚也不敢吃,經過整治,湖水清澈多了,多年不見的江豚也頻繁出現在洞庭湖。
湖南還從四個方面加強公共産品供給和公共保障能力,緩解民生難題,提升民生質量。湖南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與所在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享受同等待遇。湖南還全面實施覆蓋城鄉的醫療保障體系,大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和就業服務能力,解決特困群眾的生存條件和生産生活困難。
湖南省委主要領導還深入到洞庭湖“水上人家”特困群體,組織有關部門出臺一系列惠漁愛民政策措施,對漁民集中安置,讓他們居有定所,並支持他們轉産轉業,受到當地漁民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