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跨越——新中國成立60年八大歷史性變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1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60年前的那個金秋,伴隨新中國的誕生,舊中國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中華民族任人宰割、備受欺淩的歷史一去不復返。這是幾千年曆史長河中劃時代的跨越,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歷史起點。

    站起來的億萬人民從這裡出發,60年間演繹了亙古未有、波瀾壯闊的歷史性變遷,譜寫出追求富裕、走向強盛的壯麗詩篇。

    體制機制跨越: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創造財富的活力奔涌而出

    25年前,40歲的柳傳志在中科院計算所傳達室裏憑藉20萬元資金,辦起了一家小公司。誰也不會想到,這家小公司如今已成長為在16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的聯想集團,躋身全球500強。

    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非凡跨越。聯想集團的成長軌跡,生動展示了這一跨越所迸發出的強大活力。

    “新中國成立時,國力貧弱,百廢待興,急需搞建設。計劃經濟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符合當時的認識和國情。”經濟學家厲以寧説。

    但隨著形勢的發展,計劃經濟體制日益凸顯“管得過多、統得過死”的弊端。“我記得當時一盒火柴,要提價兩分錢,得拿到省委常委會上討論決定。”曾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的任仲夷講述了這樣一個細節。

    “在探索和解決社會主義實踐中所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與矛盾過程中,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説。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改革開放春潮涌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並朝著完善的目標邁進。

    “將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結合起來,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創舉。這是60年發展中最關鍵的變革,最重要的跨越。”厲以寧説。

    這是一個充滿激情與夢想的時代。當市場經濟的閘門開啟,中國人的節奏和步伐陡然加快,創造、創業的朝氣噴涌而出……古老中國變得更加年輕、更有活力、更有力量。

    改革正向縱深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等其他各項改革也在有序進行,社會主義制度在改革中不斷完善,為生産力的解放、財富的創造打開更廣闊的通途和空間。

    對外格局跨越: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參與全球化、現代化的潮流之中

    9月10日,為全球矚目的夏季達沃斯年會第三次在中國舉行,中國與全球討論克服危機、重振增長的重大主題。開放的中國,與世界的命運日益緊緊聯絡在一起。

    60年前,面對西方國家的政治隔絕、經濟封鎖和軍事包圍,中國人基本處於封閉半封閉的狀態。

    從上世紀50年代的對蘇“一邊倒”,到60年代前期前蘇聯撤援後的“自力更生”,再到60年代後期的“閉關鎖國”……中國習慣了關起門來搞建設。

    1973年,中國佔世界出口額比重達到歷史最低點,僅有0.65%。

    打開國門搞建設,古老的中國向世界敞開胸懷。1979年,鄧小平提出試辦經濟特區,作為實行對外開放的窗口。接著,大規模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資金、智力以及興辦中外合資企業、外資企業等工作全面展開。

    打開國門搞建設,封閉的中國融入世界。“從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設立,開放進而向沿海、沿江及內陸和沿邊城市延伸。直至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誌著中國從一個半開放的社會向全面開放的社會轉變。”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説。

    發展開放型經濟帶來多少輝煌:如今,中國是世界第三貿易大國,2008年進出口貿易總額比1950年增長2266倍;利用外資規模連續多年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2002年以來一直居世界前3位;對外經濟合作從無到有,2008年合同金額達到1130億美元;中國外匯儲備從微乎其微到躍居世界首位……

    開放改變中國,中國改變世界。

    “未來十年哪個國家會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更大貢獻?”在剛剛閉幕的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一場近百人參加的投票中,中國得了67票。

    從G20華盛頓峰會到倫敦峰會,再到即將舉行的匹茲堡峰會,中國正以與其實力相當的角色發揮著這個發展中大國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隨著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的崛起,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世界銀行副行長詹姆斯·亞當斯説:“如同19世紀歐洲的工業革命、20世紀美國崛起一樣,20世紀中期後發生在中國的故事是世界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事件之一。一個貧窮的大國不僅改變了它的自身,而且使它成為國際舞臺上一個關鍵因素。”

    綜合國力跨越:從貧弱走向富強,邁入經濟大國行列

    上海世博會園區,巨大的展館前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忙碌。再過7個月,舉世矚目的世界博覽會將在這裡開幕。

    舉辦世博會是一國綜合實力的體現。150年前,世博會的前身、第一屆萬國工業博覽會在倫敦開幕。那時,英國的工業製成品佔到世界的三分之一,鐵路里程和船舶數量佔到世界的一半。

    150年後的今天,世博會首次來到發展中國家。這折射出中國綜合國力60年的巨大跨越。

    60年前,中國經濟總量由曾佔世界的三分之一快速滑落至只有世界的二十分之一。“新中國建立初期,中國經濟在世界上微不足道。”詹姆斯·亞當斯説。

    60年後,中國已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重新崛起於世界的東方。

    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東方大國,國力以滾雪球般加速增長:經濟總量從1萬億元到10萬億元,用了15年時間,從10萬億元到20萬億元,用了5年時間,從20萬億元到30萬億元,只用了短短兩年──書寫著驚人的“中國速度”。

    “從世界範圍看,60年中國經濟跨越之大、之快,是少有的。”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評價道。

    仔細掂量一下中國的分量──

    60年來,經濟總量增加77倍,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增長32.4倍,國家財政收入增長985倍,外匯儲備增加近14000倍,2008年一天創造的財富量就超過了1952年一年的總量……

    國力的跨越帶來國防實力的跨越:一個曾經領先世界兩千多年,又被動挨打100多年的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東方,告別了戰亂紛爭、備受欺辱的年代,正在建設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實現著富國和強軍的統一。

    “60年的跨越,實現了中國國力從衰落走向強盛的歷史性轉變。”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説。

    經濟建設跨越:從一窮二白到建立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

    回憶起開國大典的一幕,86歲的張利民自豪中帶著感慨:“當時我所在的石景山發電廠承擔了保證電動升旗的任務。”石景山發電廠是北京當時唯一的公用發電廠,發電能力只有5.5萬千瓦時,還不到今天的一個零頭。“電動升旗這一現在看來很簡單的技術,當時也費盡週折。”

    被西方的堅船利炮驚醒的中國,從19世紀中葉就開始了對工業化的追求,但到新中國成立前夕依然只是夢想:工業基本上處於空白。人均産紗、産原煤、發電、産鋼、産原油量,只及英國工業革命初期的水平。90%左右是分散的個體農業經濟和手工業經濟。

    “中國當時是一個被眾多先進工業化、現代化強國環伺的後發國家。實現工業化,是實現強國夢想的必由之路。”胡鞍鋼説。

    “一五”計劃時期建設156項工程,以及西南、西北內陸地區的“三線”重工業建設,成功構造起中國工業的基本骨架。

    鞍鋼、武鋼、攀枝花鋼鐵基地等,終結了一個堅信“沒有鋼鐵就等於被解除武裝”民族的憾恨;大慶石油會戰、華北石油會戰,徹底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西南成渝、寶成、成昆三大鐵路幹線建設,疏通著經濟的動脈……

    如今,一個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建立起來:鋼鐵、電力、煤炭、石油加工等傳統工業部門逐步壯大,航空航天工業、汽車工業、電子工業等新興産業從無到有,迅速發展。聯合國産業分類中所列的全部工業門類中國都有。

    60年艱苦奮鬥,60年輝煌跨越。中國,由一個只能製造初級工業産品的國家成為世界製造業大國,是名副其實的“世界製造工廠”。

    “放眼世界現代化進程,我們以60年走過發達國家工業化300年的歷史。這是一個世界上從未有過的奇跡。”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説。

    在工業化的浪潮中,有兩個中國獨有的世界奇觀格外引人矚目:一個是2億多農民離開土地,投身到工業化進程中;一個是數百萬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農村工業化,是億萬農民改變自己命運的自主行動和偉大創造。

    胡鞍鋼説,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的工業化進程,將中國從傳統農業社會推向了現代工業社會的軌道,因而趕上了世界前進的步伐。

    科學技術跨越:從重點突破到全面創新,向科技強國進發

    2009年9月1日,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大飛機C919項目正式開工製造機頭工程樣機,標誌著大飛機研製取得實質性進展。美國《紐約時報》評論説:中國“大飛機夢想”正在加速成為現實。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法國和俄羅斯等少數國傢具備製造大飛機的能力。

    歷史不能忘記:60年前的中國,科技的全部“家底”就是30多個專門研究機構,不超過5萬人的科技人員隊伍。

    新中國的誕生,是科技事業騰飛的光輝起點。1949年中國科學院成立,1956年制定實施“12年科技發展遠景規劃”……集中力量形成的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縮短了中國整體科技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也奠定了中國科技發展的堅實基礎。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産力”論斷,翻開了科技事業發展的嶄新篇章。科學技術從此突飛猛進。

    超級雜交稻培育成功,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建成,銀河系列巨型計算機研製成功,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問世,人類基因組計劃1%測序精確圖繪製,“太空漫步”成功實現,“嫦娥”探月工程實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記錄著科技跨越發展的腳步。

    目前,全國從事科技活動人員近500萬人。研發人員總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與研製“兩彈一星”傾一國之力不同的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科技與經濟、市場更加緊密結合起來,不僅國家倡導自主創新,企業和個人創新的激情也被點燃,迸發出強大的創造活力,

    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和科技仲介機構等各具優勢和特色的創新主體,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不斷加強,2007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佔全國的72.3%,企業研究開發人員佔全國的68.4%。

    創新無處不在,創新無時不有。高速鐵路、磁懸浮列車、新能源汽車等;抗SARS、甲型流感等疫苗和新藥;互聯網、多功能數字電視、高性能計算機、手機……科技不僅成為經濟發展的引擎,科技元素也已融入百姓生活。

    科技的作用,既在於支撐發展,也在於引領未來。當前,在迎戰國際金融危機的關鍵階段,中國正在能源、生物、信息和新材料、先進製造業等技術領域積極搶佔新一輪發展制高點。

    走過60年,中國已成為科技大國,正向科技強國進發。

    市場供應跨越:從處處短缺到物物豐盈,賣方市場轉型為買方市場

    憑票供應、排隊購物、露天電影、幾分錢一本出租的小人書、冬儲菜、停電等曾經是中國百姓習以為常的生活經歷。

    而在1993年,流通了41年的糧票取消了。2000年冬,全國最後一個為市民協調供應冬菜的“會戰指揮部”撤消了。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伴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生産力的極大解放,發生了商品短缺到物産豐富,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的根本性轉變,這標誌著中國農業生産、工業製造、服務能力的全面跨越。從此,普通群眾有了物質文化消費選擇的自由。

    被譽為“新中國第一店”的北京百貨大樓客流量的變化,是這一變遷的縮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不少顧客為了早買到憑票供應的緊俏商品,晚上來排隊,一排就是一宿。那時,二樓鞋帽櫃臺前,常年都有固定的鐵杠子,怕擠壞了櫃臺。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商品供應量迅速增大,搶購的現象漸漸少了。而現在,打折促銷也看不到排隊的現象。

    曾經無法解決的吃飯問題解決了。1998年中國農民第一次為賣糧而犯愁。這個曾經保證不了群眾口糧的國家,成為重要的糧食援助捐贈國。

    曾經的奢侈消費,變成了普通消費。家用電器、手機、計算機、轎車等,這些最初只有有錢人才能擁有的商品,如今都是普通人也能消費得起的商品。

    曾經的公務消費,變成了大眾消費。交通設施的快速完善,讓以往只有憑介紹信才能乘坐的飛機,在改革開放後成為普通百姓的交通工具。

    曾經的本地消費,變成了全國消費甚至是全球消費。市場流通的活躍,改變了人們出差捎回土特産、出國捎回洋貨的習慣,在家門口就可以買得到外地的、甚至是國外的商品。

    60年間,市場供求關係的跨越,徹底結束了在農業社會、計劃經濟年代的短缺經濟,進入了工業社會、市場經濟年代的富足時期。

    人民生活跨越:從溫飽到小康,生存型生活轉向發展型生活

    一場亙古未有的變革正在中國廣袤的鄉村展開:2009年8月19日,國務院部署在10%的縣市先行試點,10年內基本實現全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千百年來,“養兒防老”的傳統將被社會養老所取代。

    讓廣大農民“老有所養”,是繼免除農業稅、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之後的又一項重大惠農政策。

    “小康”生活是中國人民千百年來永不停歇的夢想。但在新中國成立前夜,人們連最低的生活都難以維持。那時中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只有35歲,4000萬災民等待救助。

    60年後,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長近158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近108倍,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餘額增加2.5萬倍,財産性收入進入尋常百姓家。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超過22個百分點,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準,分別屬於富裕型消費結構和小康水平。中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3歲。

    從短途的城市周邊遊到國內遊、出境遊,從簡單的跟團遊逐步發展到自助遊,旅遊成為人們生活的普遍需求。茶樓、酒吧、咖啡屋、書屋、度假村等多種休閒娛樂場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

    從貧困到溫飽,從溫飽到總體小康,邁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讓人人享受教育的權力,人人得到基本醫療保障,這是中國正在著力實現的美好圖景。

    “人民生活正在從關注溫飽的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也就是從單純地過日子變為享受新生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説。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是我們所有跨越的落腳點,只有實現了民生的跨越,我們所有的跨越才變得更加真實,更有意義。”石仲泉説。

    法制建設跨越:從無到有、從分散到形成體系,構築依法治國的堅強法律基石

    包鄭照,浙江蒼南縣一位普通農民,卻成為中國法治史上的一個標誌性人物──1987年,他因不服縣有關部門強行拆除其房屋的處罰,一紙訴狀將縣政府告上法庭,被稱為“民告官第一人”。

    22年後的今天,這樣的事情已很難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

    “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變化的背後,是一個大國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前進的腳步。

    “新中國建立初期,國家廢除了國民黨時期的六法全書,為建立新中國的法律體系及其立法、執法、司法制度,廓清了障礙,奠定了基礎。”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所長李林説。

    1950年新中國第一部基本法律婚姻法誕生,1954年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頒布……從新中國建立之初到“文革”前的17年,國家制定的法律、法令和法規多達1500多件。社會主義法制由此奠基。

    1979年,無疑是中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另一個重要節點。這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刑法、刑事訴訟法、選舉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等7部法律。新時期法制建設揭開了新的篇章。

    一部部事關國家權力、公民權利、經濟民生的法律不斷出臺。現行的1982年憲法又與時俱進,進行了四次修改……從無到有、從粗到細、從分散到形成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如今,我國生效的法律已達230多部,現存有效的行政法規600多件,地方性法規7000多件。

    這是人民享有民主、自由和人權的保障,這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基石。

    60年的艱辛探索,幾千年封建專制的古老中國,實現了“從人治到法制”、“從法制到法治”的重大跨越。

    “依法治國在改變中國社會的同時,也改變著人們的觀念,法治、民主、自由、人權、平等、公平、公正等理念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融入人們的生活方式。”李林説。

    9月的一個午夜,北京天安門廣場。這裡正在為新中國成立60週年進行著綵排,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一列列朝氣蓬勃的群眾組成方陣從天安門城樓前走過。

    這座修築于500多年前的雄偉城門,見證了中華民族命運的波瀾與坎坷。在1900年它見證了西方列強的野蠻,在1919年它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在1949年它見證了一個嶄新共和國的成立……今天,她正在見證這個偉大民族跨越新時代的步伐。(記者 趙承、陳二厚、張旭東、安蓓、周英峰、王宇)

 
 
 相關鏈結
· 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內蒙古經濟持續邁上新臺階
·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得到全面推進
· 新中國成立60年來突破了一批重大工程科技難關
· 專訪:潘基文讚揚新中國成立60年來取得巨大成就
· 新中國成立60年我國教育科技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 新中國成立60年特稿:“趕考”,永無止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