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記者周英峰)記者22日從海關總署獲悉,近年來烏魯木齊海關實施“集中報關、口岸驗放”的“大通關”模式,推動新疆日益成為西部地區的外貿“大通道”。
新疆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自古以來就是中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新疆與哈薩克斯坦等8個國家接壤,北起老爺廟,南到紅其拉甫,從霍爾果斯河畔到帕米爾高原,在新疆綿延5600公里的邊境線上,分佈著16個國家級一類口岸。
2007年,國務院下發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加快促進新疆對外開放,把新疆建設成為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轉集散地,進口能源大通道。
針對新疆海關機構布點分散的特點,烏魯木齊海關提出整合創新的工作思路,以實現南疆各關、局和伊犁河谷區域海關從相互獨立、分兵把守向集中管理、整體聯動的轉變,實施“集中報關、口岸驗放”通關模式,有效提高了海關把關服務能力。
整合之後,喀什海關駐口岸邊關的人員減少了25人,關員在高原工作時間縮短了50天;伊犁河區區域海關的通關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其中霍爾果斯海關進口報關單平均通關時間縮短2.16小時,出口報關單平均通關時間縮短3.11小時,均低於關區平均通關時間。
對於企業而言,通關成本降低了,通關時間減少了,口岸間的奔波也沒有了。“以前,辦理企業註冊備案要到烏魯木齊往返幾千公里,現在由喀什海關辦理節約了時間和成本。”新疆莎車縣三鑫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阿迪力·麥合木説。
2008年,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跨越200億美元關口,達到222.1億美元,同比增長62%,增速位列全國第二。在金融危機影響下,今年前7個月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為67.1億美元,監管貨運量1169萬噸,同比增長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