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賈楠)10月30日是希望工程開始實施20週年紀念日。記者從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了解到,20年來,希望工程累計募集捐款超過56.7億元人民幣,資助346萬餘名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繼續學業,建設希望小學1.5萬餘所。
據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有關負責人介紹,20年來,作為希望工程的發起者和組織者,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始終堅持“助人自助”的核心價值觀,始終堅持希望工程“助農民的後代人人有書讀”的公益理念,動員社會,協助政府,為農村貧困家庭學生提供持續的、多方面的救助和支持,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繼續學業,提升能力,獲得發展。
這位負責人表示,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20年來,數以萬計的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包括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在希望工程的資助下完成學業,成人成才。如今,他們有的成為企業技術工人,有的回到農村擔任鄉村教師,還有的成為科研人員、高級管理者……希望工程改變了許多農村貧困家庭孩子的命運,甚至改變了整個家庭的命運。
據悉,20年間,希望工程在我國農村貧困地區援建希望小學共計15940所,其中,80%集中在西部、中部和東北三省。希望工程還陸續捐建了圖書室、數字電影設備、希望網校、快樂體育園地、快樂音樂教室等教育設施,使農村孩子得以享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希望小學已逐漸成為當地農村社區文化傳播的中心。
1989年10月30日,成立不久的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宣佈,面向海內外募集捐款,設立基金,開展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活動。此項工作被命名為“希望工程”。
中國青基會:新建希望小學不是簡單複製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賈楠)在希望工程迎來20週年之際,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顧曉今表示,建設新的希望小學並非簡單複製,希望小學應成為快樂學習的課堂、傳播文化的中心、志願服務的基地。
顧曉今説,希望工程要繼續動員社會力量,在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援建希望小學,並堅持“雪中送炭”的原則,以保護農民利益為前提,挑選在政府教育規劃範圍內、缺乏資金改造的鄉村危舊學校作為主要援建對象,使廣大農民的後代獲得快樂成長的機會。
顧曉今表示,今後,在建設新的希望小學過程中,要避免簡單複製,力爭使新建希望小學具備三個特徵:
--讓希望小學成為快樂學習的課堂。在傳統援建校捨得基礎上,希望工程將加大對圖書、體育、音樂、電腦、影視等教育資源的整合投入,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快樂地唱起來、跳起來,都能看到好圖書、好電影,並從中獲得文化滋養。同時,通過持續開展教師培訓工作,提高希望小學的教學質量和教育管理水平,使希望小學成為農民放心、滿意的學校,成為農村兒童快樂成長的精神家園。
--讓希望小學成為傳播文化的中心。通過發現、記住和傳承民間鄉土文化,喚起孩子們心中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的道德情操,使那些鮮活的民俗風情、傳統技藝、名人傳記等民間文化遺産得以世代傳承。
--讓希望小學成為志願服務的基地。動員城市誌願者到希望小學開展志願服務,把科普知識、現代信息、社會技能傳播到希望小學,從而培養孩子們的志願服務意識,使希望小學成為城鄉之間交流與聯絡的紐帶。
顧曉今説,建一所希望小學並不是我們唯一的目的,幫助農村青少年提高能力,成為一代有責任、有能力的新公民,才是終極目標。今後,希望工程將創新社會化動員方式,廣泛募集民間資金,動員各類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和志願人員,都參與到希望小學的建設和服務中來。